衡水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第I卷(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所谓“膜流”,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可作为“膜流”现象的例证
B.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的过程发生“膜流”现象
C.神经递质多是小分子,其释放过程不发生“膜流”现象
D.蛋白质类激素合成和运输过程中,高尔基体是“膜流”的枢纽
2.研究发现,V-ATPase为溶酶体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其形成过程类似于分泌蛋白。V-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到溶酶体内。研究发现,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是高度糖基化的,性质非常稳定。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由V-ATPase的特性可以说明溶酶体膜蛋白具有催化和运输的功能
B.与V-ATPase合成、运输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有利于防止溶酶体膜被自身水解酶分解
D.将细胞内的溶酶体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密度梯度离心法
3.细胞直接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的方式称为原发性主动运输;不直接利用ATP水解而是利用在Na+或H+顺浓度梯度扩散形成的势能,同时通过同一转运体(特殊蛋白)逆浓度梯度运输其他物质的方式称为继发性主动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纤维膜上的Na+-K+-ATP酶催化ATP水解吸钾排钠,属于原发性主动运输
B.溶酶体膜上H+-ATP酶催化ATP水解并将H+运入溶酶体,属于原发性主动运输
C.人成熟的红细胞通过膜上的葡萄糖载体吸收葡萄糖,但不消耗ATP,属于继发性主动运输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原发性主动运输和继发性主动运输转运离子的速率
4.某校四个生物兴趣小组用紫色洋葱不同部位进行了相关实验(如下表),但均未达到预期效果。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甲组所取细胞的细胞质中无RNA分布
B.乙组实验中未用盐酸处理鳞片叶内表皮
C.丙组实验中研磨不够充分是主要原因
D.丁组实验中可能未观察到分生区部位
5.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ATP水解酶基因是否表达,是判断细胞是否分化的依据之一
②细胞分化过程中DNA不发生变化,因此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发生改变
③衰老细胞内因为酪氨酸酶活性降低,色素沉积而出现老年斑
④目前普遍认为细胞衰老的原因是细胞中执行正常功能的D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损伤
⑤细胞凋亡是基因正常表达过程中断所导致的
⑥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使其产生原癌基因
⑦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
⑧细胞在分化、衰老、凋亡、癌变过程中都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A.④⑦⑧ B.②③⑤⑧ C.③④⑦⑧ D.③④⑤⑥⑦
6.下列对于细胞周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等
B.同一个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一定相同
C.精细胞与精原细胞的形成均有细胞周期
D.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周期受原癌基因调控,与抑癌基因无关
7.下图1和图2表示某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合成过程示意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两图中甲、丙均表示mRNA,可以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
B.乙和丁的移动方向均为从右向左
C.图1和图2所示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图1中不同的乙结构合成的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不同
8.果蝇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如图甲是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字母表示基因)及性染色体放大图,甲图中I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II、III片段分别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乙图所示实验。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甲图中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该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可以是II、III、IV、X、Y
B.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有些与性别无关联
C.乙图所示实验中,若F2在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若F2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的II区段
9.许多生物体的隐性等位基因很不稳定,以较高的频率逆转为野生型。玉米的一个基因A,决定果实中产生红色色素;等位基因a1或a2不会产生红色色素。A1在玉米果实发育中较晚发生逆转,且逆转频率高;a2较早发生逆转,但逆转频率较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a1自交后代成熟果实红色和无色的比例大于3:1
B.a1a2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多的小红斑
C.a1a2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少的小红斑
D.a1a2自交后代成熟果实一半既有小红斑又有大红斑,且小红斑数量更多
10.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大熊猫是其设计原型。大熊猫最初是食肉动物,经过进化,其99%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现在一个较大的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猫种群中全部B和b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
B.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雌熊猫概率为57.1%
D.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XbXb、XbY的基因频率分别为16%、40%
11.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到适宜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如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增大②侧K+浓度,则a点上移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II有关
C.b→c过程中,大量Na+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
D.b点时,细胞膜①侧和②侧电位相等
12.下列不一定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过程是( )
A.正常机体内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B.某种激素与激素受体的结合
C.肝脏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运输到肾小球
D.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到达突触后膜
13.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甲和乙代表不同的细胞,抗体1和抗体2只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抗体1或抗体2的存在会引起糖尿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C为胰岛素,是机体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B.图中影响甲分泌活动的信息有葡萄糖、神经递质和胰高血糖素
C.图中D能够作用于肝细胞,以加速肝糖原的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D.通过注射胰岛素即可降低血糖的糖尿病是由抗体2引起的
14.Glu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分别用GLu受体抑制剂、ATP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在突触前神经元上给予一个适宜强度电刺激后,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Glu受体可能为钠离子的通道蛋白
B.ATP处理有利于突触兴奋的传递
C.a组结果是因为突触前膜未兴奋导致
D.c组是Glu受体抑制剂与ATP共同作用的结果
15.下列关于下丘脑与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可以作为效应器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下丘脑中有参与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的中枢
C.下丘脑可通过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垂体来调节和管理内分泌腺
D.下丘脑受损后,人体的体温和血糖调节能力都将完全丧失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以测定的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
C.如果该植物原重Xg,置于暗处4h后重(X—1)g,然后光照4h后重(X+2)g,则该条件下植物重光合速率为3/4g/h
D.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所示的呼吸速率变化
17.当肝脏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导致细胞破裂后,会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成为判断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肝脏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B.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而导致组织水肿
C.因为气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因此细胞内液中O2浓度不可能比细胞外液中的高
D.血浆酸碱度的稳定主要通过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离子(特别是Na+和Cl-)来维持
18.将正常生长的玉米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待其经历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后,再转入不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再经历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此时获得的子细胞内DNA分子的标记情况可能为(只考虑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 )
A.① B.② C.③ D.④
19.如图表示科研人员测定大鼠皮肤冷绝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的敏感温度范围相同
B.环境温度越低冷觉感受器越敏感
C.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减小
D.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20.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其中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和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强度不是等同的。利用心得安和阿托品进行如下实验(心得安是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对两组健康青年分别注射等量的阿托品和心得安各4次,给药次序和测得的平均心率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8次心率的测定
B.注射阿托品后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副交感神经作用加强
C.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D.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
第II卷(共5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0分)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意:“[ ]”内填图中字母,“_______”上填文字)
(1)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b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细胞膜的结构b和大多数c是可以运动的,这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材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这是肝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最可能是图中的[ ]__________。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后,能加快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5)真核生物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且不会互相干扰。能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光呼吸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O2/CO2值异常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理过程,该过程借助叶绿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共同完成(如图所示),是光合作用伴随的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请据图分析回答:
(1)据图1可知,光呼吸与光合作用都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为原料,但光合作用在暗反应阶段实现了该物质的再生,而光呼吸最终将该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并产生______________。
(2)有观点指出,光呼吸的生理作用在于干旱天气和过强光照下,因为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此时的光呼吸可以消耗光反应阶段生成的多余的________________,而光呼吸产生的_________又可以作为暗反应阶段的原料,因此光呼吸对植物有重要的正面意义。
(3)光呼吸被冠以“呼吸”二字,你认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从与有氧呼吸进行比较的角度回答)
(4)下表是研究人员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的实验结果。
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该植物在10℃、10klx光照5小时后,转入20℃黑暗环境19小时,氧气的积累量为___________mg。
23.(12分)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性别转换基因T(transformer),隐性基因在纯合(tt)时导致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但在雄果蝇中没有性转变效应。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之分,由基因B和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Y染色体)。将某亲代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得F1,F1中雌、雄果蝇之比为1:3,且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
(1)研究表明:如果雌果蝇胚胎不能合成雌性专一Tra蛋白,则双重性别基因转录物剪接成雄性专一的mRNA,编码的蛋白质将抑制雌性性状而促进雄性性状的发生,最终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该过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雌果蝇胚胎细胞合成雌性专一Tra蛋白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题干信息判断,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亲本果蝇的基因型:雌果蝇_______________,雄果蝇_________________。
(4)F1中雄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F2中雌、雄果蝇的性别之比为_____________,F2红眼雄果蝇中可育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24.(11分)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和胎儿的巨大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预防、诊断及治疗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请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特异性结合并转运性激素。
材料二: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含量正常而靶器官对其敏感性低于正常的一种状态,这是妊娠期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抵抗。此现象随孕周增加而加重,为代偿下降的胰岛素敏感性,其分泌量也相应增加(用“→”表示)。尽管所有孕妇在妊娠期都有上述调节过程,但少数人却发生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衰竭而使血糖升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
(1)细胞中合成性激素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参与肝细胞合成SHBG过程的RNA的种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中器官甲是_______________;“器官甲→垂体→器官乙→雌激素”的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调节。
(3)雌激素水平升高使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表现为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量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弱”)。SHGB的分泌过程中,雌激素与胰岛素表现为___________作用。
(4)为更好地研究激素的作用机理,现利用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实验方案如下:
①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
②用含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请指出上述方案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已高居世界第二位且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宫颈癌与HPV(人乳头瘤病毒,一种DNA病毒)的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抗癌效果的新型抗癌药物,水溶性差,必须用DMSO作为溶剂溶解。
(1)宫颈癌的早期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HPV病毒感染检查。TCT检查即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出现角化细胞或凹空细胞,因为癌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点。
(2)为了探究雷公藤红素的抗癌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
①将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接种于动物细胞培养液后置于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然后制备细胞悬浮液用于实验。
②用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处理Hela细胞,对照组添加等量的______________,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每天定时取样并测定细胞数量的相对值,结果如下图所示。
③由图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雷公藤红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由上图可知,经雷公藤红素处理后,Hela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说明雷公藤红素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定Hela细胞在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处理后的凋亡情况,结果如下表:
(注:“+”的多少代表相对含量)
由表格数据可知,雷公藤红素可以_____________(填“诱导”或“抑制”)细胞凋亡,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