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荷塘月色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2 荷塘月色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5 09:3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荷塘月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
?平“语”近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习近平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典出] 汉·王充《论衡》
[释义] 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
[原文]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解读] 王充的话启示着为政者要走出庙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观察民情、听取意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个环节就是收集群众的意见和问题。有的干部下基层以后,遇见农民,谈不下去;遇见学生,谈不进去;遇见老干部,给顶了回去。这反映出来的,不仅是沟通方法问题,更是深层的作风问题,这能反映出干部是否真正了解基层情况,是否按照群众思维思考和办事。
?诗海拾贝
采莲曲二首(其一)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赏析】 本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采莲姑娘们争芳斗艳的景象。第二句正面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因为要划船竞采,顾不得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时的情景,她们来时被花儿迎接,可见花儿很乐意她们造访;也写出了她们对采莲这一活动的喜爱。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依依不舍地送别她们。“花迎入”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将采莲女的性格——活泼开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情态,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微电影,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而别有韵味。
?主题时文
写 荷
朱群英
因一湾碧水,我便开始写荷。
在水之湄,荷亭亭如盖。一叶碧绿平静地铺开,从水面缓缓地升起,水在荷叶的上面,亦在荷叶的下面,荷涌动,水便涌动。自池边往河心漫去。
于是想起伞,对天撑着,一束束的阳光收集在伞下,没有风,没有雨,荷便显得格外的幽远、明丽。目光踏着一片荷叶,一寸寸地远去,小小荷塘,竟无边的开阔。
荷是水中的君子,出污泥而不染纤尘。画荷是一种意境;唱荷也是一种意境;写荷仍是一种意境。平静的池面,荷叶慢慢升起,像一只张开翅膀的水鸟;又像一只小小的船,横于水面。阳光只是一片金黄色的落叶,与荷轻轻地摩擦,继而又被一阵风吹走,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之中。
雨中看荷,像是把自己平放在水上,细雨亲吻着嫩绿的荷叶,一种迷人的音乐把你融入荷叶之内,你摇动着,荷亦摇动着,便会有一种韵味,轻轻地咬你,细口细口地啄你。雨水积在荷心,又一叶一叶地倒入水中,宁静的荷捕捉着一种清新的动感,一滴晶莹的水珠,悬在荷心,挂在你的眼角。雨过以后,一弯彩虹横于荷塘,那聚在荷心的水滴,亮闪闪地滚动着,颤抖着,像是从荷叶上亮起的一盏小小油灯。
夏日的荷变得无边的茂密,整个荷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一层层地远去,把一个一个荷池连成一个整体,间或有一枝红红的荷花,倏地跃出水面,大摇大摆地把花瓣放开,露出黄黄的花蕊。含苞欲放的荷躲在叶下,很不容易被人看到,像是怕羞,再往上长,一直高进荷叶,花蕾慢慢地养大,像要胀开似的。有一线蜻蜓,一直飞进来,落在花蕾上,停住后一动不动。夏日的荷由浅入深,像是一种境界,放眼望去,竟有一种无限的空间。
夜幕降临,清新的荷塘便掠起一绺微风,轻轻地袭来,有一种沁凉,沿着荷叶一圈圈地荡开,月光很轻,从荷上移动。月下的荷塘,萌生一种使人茅塞顿开的朦胧,一朵莲花,仿佛开在梦里。一叶一叶的花瓣,挤开浓浓的黑夜,仿佛从污泥里抽出。配上蛙鼓,荷塘便喧闹起来,探荷的人仿佛一片荷叶轻飘飘地浮在水上,借着月色,荷叶依然青翠,碧透。像水一样青嫩的荷绿仿佛一池易碎的翡翠。没有月光的晚上有一缕清香自荷中掠起,沾在袖上,掸也掸不去。荷在宁静的夜色中,浓浓地抒情,于恬静的田园岁月是一个精致的点缀。天亮了,荷也一一地亮起来。
莲子熟时,一条窄窄的小船划破荷塘,向深处驶去,采莲女藕节一样的手像一尾鱼,在碧翠的荷叶中游动着,碧的水、绿的叶、红的花、白的手,无一不成为夏日荷塘的主题,便有一种斑斓,借荷为一种寄托,寓荷为一种归宿。
于是伏案写荷,纸上的荷渐渐地醒了过来。
便有轻轻的摇曳。
?文学常识
一、作者档案
【简历】
朱自清(1898~1948),诗人、散文家、学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为名。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作品】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
【评价】
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赞他和闻一多“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背景链接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失败,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血腥屠杀,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正处于苦闷彷徨中的作者由一直在呐喊、斗争的“大时代中一名小卒”而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他毫不掩饰地表白自己的思想变化:“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哪里走》)而面对现实的黑暗,他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三、文化常识
1.散文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样式。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其取材自由广泛,形式灵活多样;“神不散”是指其立意明确而集中。根据内容和性质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写景散文。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
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描写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说理散文就事论理或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抒发感悟。
写景散文则以描绘景物为主,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散文的表达方式以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等方式,常常是将记叙、议论、抒情综合起来运用,不拘一格。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
2.通感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典型例句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让读者通过联想、想象得到嗅觉、听觉上的双重美的享受,似真似幻,若隐若现,扑朔迷离。
       语言文字构建
一、认读字音
(一)单音字
(1)煤屑(xiè)    
   
(2)蓊蓊郁郁(wěnɡ)
(3)阴森(sēn)
(4)踱着(duó)
(5)弥望(mí)
(6)点缀(zhuì)
(7)羞涩(sè)
(8)霎时(shà)
(9)酣眠(hān)
(10)梵婀玲(fàn)
(11)鹢首徐回(yì)
(12)棹将移(zhào)
(13)敛裾(jū)
(二)多音字
(1)荷    
(2)曲
(3)处
(4)娜
(5)颤
(6)挨
(7)差
(8)脉
二、辨识字形
(1)
(2)
(3)
(4)
(5)
(6)
三、积累词语
1.没精打采:没有精神,不振作。多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
2.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3.袅娜:柔美的样子。
四、辨析词义
1.宁静  安静
课本原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巧辨巧析
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但二者适用范围不同:“安静”多用于环境;“宁静”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2.幽僻  偏僻
课本原句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巧辨巧析
“幽僻”指幽静,偏僻,侧重于环境幽静,少有人来;“偏僻”指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侧重于地点的偏远。
3.斑驳  斑斓
  
课本原句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巧辨巧析
“斑驳”侧重于颜色、花纹相杂,不单纯,不统一,常形容旧壁、旧画;“斑斓”侧重于形容色彩错杂,灿烂多彩。
          总揽全局
【活动设计】
1.通过作者的行踪变化,概括每段内容,然后梳理文章结构。
答:                                    
                                    
[明确]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去荷塘,写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写行在小路上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9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10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10段)写“景中人”(情)。
2.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请概括。
答:                                    
                                    
[明确] 明线:游踪(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3.活动总结
          精钻细研
【活动设计】
1.作者在第四段描写月下荷塘美景,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答:                                    
                                    
                                    
[明确] 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营造了一种清幽恬静的氛围。
2.请找出第四段中的几个比喻句并分析其作用。
答:                                    
                                    
                                    
[明确] 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荷花像“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则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在月色中的光华,激发了读者的美好想象。
3.
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什么特点?为了描摹可感的月光形象,作者又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试结合语境分析运用这些动词的妙处。
答:                                    
                                    
                                    
[明确] 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缥缈的特点。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出了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特点,这里以动景写静景,描绘出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呈现出一种乳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
作者在第五段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与第四段的哪句一样?第四段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明确] 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与第四段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样。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引发读者更加深远的想象和联想。
5.
第六段写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有什么作用?接着又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答:                                    
                                    
                                    
                                    
[明确] 作者用这些声音反衬自己依然苦闷哀愁的心情。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情而不得,自然伤感。
          见仁见智
【活动设计】
1.《荷塘月色》中作者所写荷塘月色的宁静和谐与作者心里的“颇不宁静”是否矛盾?
[我的理解] 二者不矛盾。正因为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所以他才到月光下的荷塘去寻求宁静与超脱。月下荷塘里那弥望的荷叶、袅娜的荷花、缕缕的清香、凝碧的波痕,是那么清新自然,如诗如画;那薄薄的青雾、弯弯的杨柳、斑驳的树影、和谐的月色,是那么朦胧静谧,如烟如梦。这样的境界正是作者所要寻求的,他心中的哀愁不禁变得淡淡的,同时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也油然而生。可是这宁静与喜悦只是暂时的,蝉声与蛙声已把它打得粉碎,剩下的是内心更为深重的苦恼和烦闷。
作者的思绪就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的过程而抒发出来的。
2.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你的看法呢?
[我的理解] (观点一)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文中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求得片刻宁静的淡淡的喜悦。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制,是观景时矛盾心理变化的两个方面。但作者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节制的(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还是喜悦,都是“淡淡的”。
(观点二)本文只是记述了一个普通人的平常的思想情绪,描绘了一次不平常的夏夜之游。不宁静的心人人都可能有,时时都可能出现。有了这样的心绪,就有可能去到一个清静的所在,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寻找一个人所能得到的一时的自由空间。在这样的时空里,看到的景物可能使我们忧愁,也可能使我们喜悦,我们也会由此而想到久远,想到其他人和事。这样看来,朱自清不过是写了一个普通人一种极为平常的思想情绪,只不过我们普通人没有他这样的妙笔,写不出像《荷塘月色》这样能够感染人的心灵、引起人共鸣的文章而已。
(观点三)这篇散文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作者用细腻而真实的笔触,勇敢而真诚地袒露了一个正直而文弱的知识分子在面对暴行时的愤怒但又无奈的心路历程,强烈地鞭挞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和对人民的残酷镇压,从而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奋起抗争,推翻黑暗统治,建立自由民主的新社会。
锤炼语言
【课内挖掘】
本文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进行描写。如把“白花”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贴切传神。又运用了一些特殊的修辞手法,如通感。作者把月色写成了“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使得这篇作品脍炙人口。二是大量叠词的运用。如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营造了一种沉寂的氛围,也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忧愁。类似词语还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等。还有些词,如“田田”“亭亭”,本来是古歌辞里的词,作者在这里都运用得极为妥帖。
【技巧指导】
1.精选动词
要想使文章的语言优美,就要恰当选用动词。
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描写出青雾与叶子和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也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
2.善用叠词
恰当运用叠词,可以传神地描写出事物特征,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如“蓊蓊郁郁”不仅说明树木之多,而且突出了心情的不宁静、夜晚的寂寞、荷塘的幽僻,那种情景交融的氛围,既传神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态,又使行文轻缓舒徐,读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
3.巧用修辞
读语言优美的文章,犹如欣赏一幅富有神韵的山水画,令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又犹如聆听《高山流水》,使人荡气回肠,神清气爽,而修辞则是装扮语言的最好方法。
(1)巧用比喻摹形象。我们写作文不一定要全部“实话实说”,有时要“借物妙说”。运用比喻借物妙说可变陌生为熟悉,可化平淡为生动,可使抽象为具体,引发人去联想。
运用的时候要注意新颖和独特,别人用得很多的比喻,我们最好不要再重复用,要多用些新颖的比喻。如写月亮,把它比作“银盘”“玉盘”“仙女的脸”等是常见的,而一位同学写月亮时把“仙女的脸”稍稍改换了一下:“银色的月亮,像是一个有些褐斑的美女,她的眼神是清澈的,她的笑意是皎洁的。”比喻很是独特美好。
(2)借用排比增语势。恰当地运用排比,不仅能使句式整齐而庄雅,语势流畅而紧凑,而且会使文章底蕴丰富,气势十足。如: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这段话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大大增添了作文语言的气势。
(3)善用夸张壮意境。行文中为了突出形象、渲染气氛,往往使用夸张手法。如“他一年四季说不到八句话”“他酒还没沾唇,人早就醉了”等。夸张手法的使用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拟人拟物显生动。运用拟人手法,不仅会使事物的形象鲜明,更能使人倍感亲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要是春天,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时,风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和脚踝,你赶也赶不走。”无形的风被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得可见可感,写出了风的轻柔,写出作者感受到来自故乡的温馨、亲切。
【针对训练】
朱自清用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下荷塘图,他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也给了我们审美的愉悦。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幅关于“荷”的图画,不少于150字,注意锤炼语言。
答:                                    
                                    
                                    
[参考示例] 这是一片碧湖之上的荷。这里没有“接天连叶无穷碧”的迤逦连绵和蔚为大观,却如同一位固执的画者在这巨大的纸张上恣意地挥洒,东一朵西一朵,率性而为,多了一些江南的清婉、隽秀之气。水中肥叶如扇,左摇右摆,憨态可掬,千点粉红隐在其中,如千双纤纤素手,美玉天成,擎出水面,濯弄起一湖碧波涟漪。有的荷花开得热情奔放,无拘无束,倾其所有;有的半开半掩,羞涩腼腆;有的垂首兀立,春容含笑;有的三五成群,窃窃耳语;有的孑然一身,高傲冷漠,孤芳自赏;有的出淤泥而不染,立于高处凝神眺望,望穿秋水;有的隐匿于荷叶碧波之间,静静做着一场春梦,埋藏一世荣华;有的冰清玉洁,天然去雕饰;有的粉黛繁华,艳若桃花;有的大如瓷碗;有的小如凝拳。夏风吹来,这西湖便成了盛极一时的大舞台,花枝摇曳,碧叶依依,正如从大唐盛世的一首《霓裳羽衣曲》的古典悠远中走出的一群衣容辉煌的少女,翩翩起舞,裙袂飞扬,自然如泉水流淌,空灵如鸿羽飘旋,在无数游者视野里舞出个歌舞升平的盛况。
【课内挖掘】
在《荷塘月色》里,朱自清先生用超然的态度来看待外在事物。无论荷塘里多么热闹,他隔着不能朗照的月色看过去,不觉吵闹得无法忍受,也不去禁止蝉噪和蛙鸣,只是这么远远地观看,居然还看出一些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先生在这么嘈杂的荷塘旁,仍能感受到和谐,这种心态是努力的超然。他在尽力追寻一种美景,通过“另一世界”,来安慰自己的心灵。《荷塘月色》里所寻求的美景,正是这种“追求”心态的写照。光与影、蛙与蝉、荷叶与流水、远山与柳树,都是不同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然而在“不能朗照”的月色下,这些朦胧的外在事物都有着和谐的共性,给了作者片刻的心灵慰藉。
[适用话题] 和谐 追求
【运用范例】
心灵一荷塘
月下,秉一支心烛,驻足荷塘,静观游鱼拨动水的涟漪,轻闻荷花细瓣上的幽香,聆听小草休憩时的呼吸,还有那里星月的私语……就在这月下,赏玩花间,徘徊池上,看点点流萤,数丝丝落蕊,别有风情。
当朝阳升起的时候,停下你疾驰的脚步,留心一下你周围的点点美丽,毕竟花瓣留不住露珠,朝霞锁不住清霜。不要总是为物质的享受而不停地奔波,心灵也需要沐浴阳光,也需要觅得一处宁静。所以,当我们埋头苦干至深夜时,我们也应该给自己的心灵一个自由的广场,去感受月下独步,去领略心灵的轻松。
疲惫了,就离开你的书桌,放下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到屋外去看看寒梅绽雪,秋菊披霜。就让这短暂的美景装饰你空荡的心灵。站在户外的天地里,闻一闻淡淡的青草香,伸开双臂拥抱一下向你奔来的和风。若是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就抬起头,让淘气的小雨滴吻一吻你紧皱的额角。仰望蓝天,让春愁随云散;俯视江河,看飞花逐水流……总有一点美会驱散你的疲惫。
就像这样:朱自清在月夜漫步荷塘,让一颗心在花间轻松游荡,是一种情趣;郁达夫租一椽破屋,在院中细数一丝丝的阳光,是一种闲情;陆蠡囚住一枝常青藤,是对生命的一种爱恋;梭罗栖息瓦尔登湖,是一种自由。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片属于自己心灵的自由天地,给心灵一片空间,你会收获许多美丽。霞映澄塘,你会想到云外仙池之美;松生空谷,你会感悟到生命姿态之美。
为心灵觅得一荷塘,让快乐的心自由飞翔,人生才会雅趣无量。
绿
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吗?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佳作赏析】
《绿》一文之所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不仅在于它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奇异”“醉人”的绿,还在于它字里行间所洋溢的那一种浓郁的诗味。它不仅具有诗的构思,诗的结构,更有诗的情感,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可以说做到了以诗为文,文中有诗。而真挚充沛的情感,大胆丰富的想象,生动传神的语言,正是构成《绿》的诗意特征的主要因素,是《绿》的独特魅力所在。
【写作借鉴】
1.学开头
开头只用了一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开头点了题,使读者对本文抒写的中心一目了然。
2.学铺垫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写瀑布的飞流直泻,飞花碎玉般的美景,正是为了映衬梅雨潭奇异、可爱的潭水;写梅雨亭,正是为了过渡到写亭下深深的梅雨潭。这都在为下文着意刻画梅雨潭的“绿”做铺垫。
3.学用词
“招引”与“追捉”这两个词配合默契,把梅雨潭的绿对“我”的强烈吸引,与“我”想要领略那可爱的绿色的急切心理,融为一体,至此,情与景真像水乳那样难分解了。
4.学比喻
作者通过比喻不仅描绘了潭水静态的美,“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使作者禁不住产生抱住她的妄想;更形容了她那动态的美,“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随着作者的笔触,随着作者感情的波澜,不仅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肌肤间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作“女儿绿”,感情柔美到了极点。
5.学对比
作者由梅雨潭的绿而心驰神往,把思绪驰骋到地北天南,将几处名胜的草木之绿和水波之绿与其比较,结果是什刹海拂地的绿杨太淡了,虎跑寺的绿壁太浓了,西湖的碧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波又太暗了——只有这梅雨潭的绿色,是那么浓淡相宜、明暗适度。这不由得使人想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佳句。
6.学结构
文章采用情经踪纬的别致结构。一般文章结构是以行踪为经线,以情感为纬线来把美景串联起来,而本篇却是以情感为经线,以游踪为纬线把梅雨潭的美景串联起来,而且情感之经线在首尾重章复沓,在文中细腻绵密。
课时作业·任务落实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一、语言运用(3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囚绿记》中蕴含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之道。把个人意志强施于别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种痛苦。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是因为旁观者和当事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度导致的。如果总是让别人来操纵自己,(    )。
在养子育子的教育过程中,很多孩子成为家长操纵的对象。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犹如一群________的骆驼,在漫漫求学的道路上苦苦前行。由于课业的繁重,学时的紧迫,他们常常是________,没有甄别决定教育种类和教育内容的时间。家长对各种艺体培训及重点科目的补习往往________,孩子只好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满足家长预设的任务。久而久之,他们的大脑意识中渐渐忽略了自己的个性爱好,甘愿沦为父母眼中的“乖乖娃”。更有甚者,不少家长忽视了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总是想方设法地借助各种培训辅导企图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中龙凤,这种________的行为,其实是真爱中最大的伤害。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是旁观者和当事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度导致的。
B.当事人和旁观者有着不同的认知度的理由,是导致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原因。
C.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是当事人和旁观者有着不同的认知度。
D.旁观者和当事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度,是导致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
解析:选C。画线句句式杂糅,可去掉“导致的”;“理由”和“因为”重复,“的理由”与“因为”可去掉一个;“当事人”和“旁观者”的关系主次不同,句中“我们”应指“当事人”,所以“当事人”和“旁观者”的位置不能颠倒。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就有一种被束缚了手脚的感觉,心甘情愿地顺从父母的安排
B.就有思想被别人侵略的痛苦,甚至是一种被束缚了手脚的感觉
C.就有思想被别人侵略的痛苦,心甘情愿地顺从父母的安排
D.就有一种被束缚了手脚的感觉,甚至是思想被别人侵略的痛苦
解析:选D。A、C两项“心甘情愿地顺从父母的安排”对下文内容概括不全面。B项“甚至”表示递进,前后内容颠倒。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任劳任怨  急于求成  置若罔闻  舍本逐末
B.忍辱负重  急不暇择  视同至宝  揠苗助长
C.忍辱负重  急于求成  视同至宝  舍本逐末
D.任劳任怨  急不暇择  置若罔闻  揠苗助长
解析:选B。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屈辱,承担重任。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急于求成:不顾一切地想要马上取得成功。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视同至宝:比喻将某样东西看成是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舍本逐末: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各种通感现象里,最早引起注意的也许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著作里已说:声音有“尖利”和“钝重”之分,那是比拟着触觉而来的,因为听、触两觉有类似处。我们的《礼记·乐记》中有一节极美妙的文章,把听觉和视觉拍合,“故歌者,……累累乎端如贯珠”。孔颖达《礼记正义》对此做了扼要的说明:“……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这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大珠小珠落玉盘”是说珠玉相撞击的声音与琵琶声相似,并非“令人心想其形状”。一句话,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视觉和触觉向听觉的挪移(或“视觉、触觉、听觉之间的相通”等类似的话) ②以耳为目(或“视觉、听觉的相通”) ③他只是把听觉联系听觉,并未把听觉沟通视觉
5.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5分)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                                    
                                    
答案:(示例)悠悠白云中,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中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
6.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品味下面的句子,然后仿照其修辞手法写一句话。(5分)
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答: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题干要求“仿照其修辞手法”,所给例句为通感手法,是以听觉写视觉,作答时,要注意这一点。
答案:(示例)突然映入眼帘的绿茸茸的草地,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7.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
A.十分重要
B.有一定的作用,但需要加入现代意识
C.过时,作用比较小
D.没什么用
(1)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2分)
(2)对于上述图表所显示的现状,请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提出一条建议。(不超过45个字)(4分)
答:                                    
                                    
                                    
答案:(1)大多数90后大学生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自己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少部分学生还没有意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2)建议借助媒体等多种途径,大力弘扬;同时,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融入现代意识,使之与时俱进,让更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二、阅读提升(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②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③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致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④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⑤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⑥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⑦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⑧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⑨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⑩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蓇葖,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
?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是绿油油的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笔下的荷花红艳耀目,迎风弄姿,与众不同,使人从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B.第⑦⑧两段都写到了夏月美丽的荷塘给作者(或其家人)带来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写得都很美。
C.荷花从无到有,从稀少到繁茂的发展历程,表现出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以欣慰和希望。
D.这篇散文题为“清塘荷韵”,详写了叶之神、花之韵,还在第④~⑥段详写荷叶的生长,表现了作者对荷的挚爱之情及对其顽强生命力的歌颂。
解析:选B。应该是⑨⑩两段。
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文中为表现荷韵,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并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多种表现手法。
B.本文语言清新自然、朴实真挚,描写生动有趣,给人一种禅境的理趣和强烈的美感体验。
C.本文与其说是写荷花,还不如说是写季先生的人生感悟;对荷抒情,以荷喻人,借荷明理,是这篇散文最大的成功之处。
D.本文与朱自清《荷塘月色》相比,创作背景不同,但描写重点相似,手法和情趣也大同小异。
解析:选D。描写重点不一致,手法不尽相同: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重点是描写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荷塘与月色,是从视觉、嗅觉、听觉的角度来写的。而季羡林的《清塘荷韵》,重点是写荷塘的清韵,侧重荷塘韵味之美。
10.燕园的“季荷”有什么特点?根据文章加以概括。(6分)
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时,要注重对散文描写部分的理解,对具体内容加以概括。
答案:①荷花红色浓;②花瓣繁多;③迎风弄姿;④使荷塘呈现西湖景象;⑤填补了作者未见西湖莲花的遗憾。
11.作者为什么说“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又有怎样的寓意?(7分)
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句的理解以及前后句子的关系。作答时,要注意结合语境来理解。
答案:第一问:①经过三年的苦苦盼望和等待,抛入湖中的莲子终于出现绿意,没有叫作者失望。②绿叶细弱单薄,平卧水面;叶片太少,虽有希望但令人灰心。③第四年,作者终于等到了在池塘中心突然长出大片绿叶,扩张速度快、范围大,具有无法抗御扩展蔓延力量的洪湖莲。
第二问:①荷花的冬眠,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一种顽强而高洁的生命在黑暗和淤泥的包围中开始萌芽,孕育新一轮生命,是新生命的起点。明年将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而尽显风韵,成为人们眼中的一道风景。②再联想季老的人生遭遇,这种顽强而美丽的生命,正是作者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③惨败、凋零、新生从而使作者在耄耋之年有一种生命再新之感——凤凰涅槃。从荷花的妙境中憧憬美好的未来。④荷花的平静、飘逸、洒脱,是彻悟生命的智者。可以领悟到季老豁达超然、充实丰厚的人生境界。
1.《故都的秋》中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而《荷塘月色》中作者也提到江南采莲的故事,并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结合文章及写作背景分析:两篇文章中提到“南国”和“江南”时,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分组讨论,并推举代表形成答案。
答:                                    
                                    
                                    
答案:示例:(1)朱自清所惦念的南方,是指他在南方的转徙教书生涯。因为在这五六年的转徙生活中,他体验到一种值得怀恋的“人生味”:在江南辗转教书的五六年里,与俞平伯、叶圣陶等几位志同道合的新文学朋友,在吟诗、作文、切磋学问中度过了一段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光。这个时候他在创作上也获得了丰收,先后创作出长诗《毁灭》、小说《笑的历史》、诗歌散文集《踪迹》。而这时他身在北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很多进步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四处躲藏。所以朱自清对江南的感情是一种对安宁、自由、快乐时光的留恋,是对友人的惦念和对时局的迷茫。
(2)而郁达夫提到的江南是他回国后一直到1927年僻居上海,在大学教职和作家、杂志编辑两种身份之间奔波的艰难时光。时常为生计问题而烦恼,甚至为了生存把棉袍当了来换米;再加上从1927年到1934年,时局动荡,日寇入侵北平,这使从小在北平长大的他渴望拥有一个安定、温馨的生活环境,江南再好,也是他乡。才有了他笔下江南之秋与北平之秋的不同的比喻。
郁达夫提到的江南是一种“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的避乱江南,表现了他归乡不得的无奈。
2.《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写于大致相同的年代,同属于情景交融的散文。试比较这两篇散文在写景、抒情方面的不同之处。
分组讨论,并推举代表形成答案。
答:                                    
                                    
                                    
答案:示例:(1)写景。①《故都的秋》主观热情地写景,景与情一并呈现,文中所写无非情语,“人化”特点突出。《荷塘月色》冷静客观地写景,写景占了文章的主体,文中所见皆物,“物化”特点明显。②《荷塘月色》写景呈变异倾向,描写的是幽暗情境中的非常态的景物,它们绝非景物原状本色的真实再现,如同梦幻一般奇妙。《故都的秋》则直观景物,直述印象,如“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完全是本色的,与寻常所见并无二致。③《荷塘月色》写景不只冷静客观,而且细腻、精致、全面,试读第4、5、6段荷叶荷花、月光月景、塘边杨柳的生动描绘,应能感悟所谓“工笔画”良有以也。《故都的秋》则无意精雕细刻,仅是撷取印象最深的片段景物,不求完尽,但求代表性,此亦足证所谓“写意画”本非虚无妄说。
(2)抒情。《故都的秋》是直线式的直抒胸臆,浓烈的欣喜欢快和悲哀之情溢于言表,作者急于与读者沟通心灵,热切地袒露自己的胸怀,情意世界是开放的、明朗的、温暖的。《荷塘月色》抒发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之情,那只是推测,并不见诸文字,此时此地的他是深掩情感的。可是这里的深掩、含蓄并不意味着文中富有深意或玄理,《荷塘月色》的特色在于写景而非抒情,写景精彩传神,抒情写意平平常常。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