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五六单元的设想[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五六单元的设想[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9-19 23: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五、六单元备课思路
一、总体目标:
1、结合以前学过的文言诗文,梳理和区分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
2、加强诵读,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作品的思想观点。
3、了解课文的论述方式,体味作品的语言风格。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背诵,掌握常用文言词语,初步认识作者思想主张,学习作品的论述、叙述方式及语言特色。
2、难点: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三、教学过程:
(一)综合性学习
五、六单元所选课文是先秦诸子散文或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在学习这两个单元之前,可以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初步了解先秦散文的概况,这样有助于五、六单元的学习。
1、查阅、搜集、摘录资料(信息课查网上资料、阅读课查图书资料)
(1)先秦散文产生背景
(2)诸子百家名家概况(最好附图片)
(3)先秦名家小故事
2、整编孔、孟小档案(或其它名家小档案)
(二)口语交际——先秦散文知识竞赛(或先秦名家故事会)
1、布置班中4——6人,利用前面搜集到的资料,结合课文,分块出题,然后汇总编题,注意题型的多样化。
2、由主持人组织口语交际活动课,全班同学分别组合成竞赛小组参加竞赛。
3、故事会也可采用小组竞赛形式,并由各小组派代表组成评委组。
(三)阅读第五单元课文
(四)写作
在开展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活动、上完第五单元之后,再进行写作,这样会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深刻,体会也能更丰富实际。
以下是教材中对本次写作的要求:
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内容不限,题目自拟,600字左右。注意立论要有依据。
(五)阅读第六单元课文
(六)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详见教材185——189页)。
四、 五、六单元课文备课要点
课 文 文 学常 识 疑 难字 词 名 句难 句 思 想内 容 特 色赏 析 比 较阅 读
17、公 输 墨子,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创始人。 起、请、义、胡、见、子、说、文轩、敝舆、褐、虽然、距、圉、诎、所以、绝 ①夫子何命焉为?②宋何罪之有?③然胡不已乎?④胡不见我于王?⑤此为何若人?⑥愿借子杀之。⑦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记叙了墨子力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体现墨子“非攻”的主张,表现出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 语言艺术:①劝说艺术(说理加实力)②富有表现力(表现人物精神、性格特征) ①读鲁迅的小说《非攻》,比较墨子的形象。②与《曹刿论战》比较阅读。
18、《孟子》两章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大师,被尊为“亚圣”。 环、池、兵革、以、域、固、威、至、畔、发、举、是、苦、饿、空乏、拂、曾、恒、敌国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③委而去之。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⑤“故天将降大任……曾益其所不能。” ①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的观点,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反映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②论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 大量的排比句(气势磅礴,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二章比较:①类比论证。②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同。
19、鱼我所欲也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苟得、患、辟、如使、由是、蹴、辨、何加、乡、与、已 ①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孟子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 ①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②排比修辞方法的运用。比喻、对比的运用。 与《孟子》二章比照,体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雄辩、善辩,气势。)。
20、《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是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道家经典之一。 相、或、止、于是、安、全、云者 ①子知之乎?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③安知我不知鱼之乐?④请循其本。 第一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第二则由庄子、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 比喻巧妙贴切。 两则短文比较,探讨两人的关系,性格的差异。
21、曹刿论战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中时人所编,是史学、文学名著。 伐、间、鄙、乃、安、专、加、信、孚、福、狱、虽、情、忠、可以、鼓、败绩、驰、遂、既克、作、再、盈、靡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何以战?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主要记叙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说明在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①详略安排。②人物对话。 与《子鱼论战》比较阅读。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诸国之事。 修、服、窥、甚、及、若、美我、私我、诚、左右、蔽、面刺、谤讥、闻、间、期年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④群臣进谏,门庭若市。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生动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设喻说理的方法(生活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 与《出师表》比较说理方法的不同。
23、愚公移山 列子,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方、且、惩、塞、迂、谋、毕力、指、献疑、以、诸、尾、荷、箕畚、反、惠、彻、穷匮、亡、感、厝、陇断 ①杂然相许。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④甚矣,汝之不惠!⑤其如土石何?⑥何苦而不平? 文章通过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选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①思想意义。②对比衬托写法(愚公与智叟,太行、王屋山的高大与愚公的气魄,操蛇之神的“惧”天帝的“感”)。 与《精卫填海》比较阅读。
24、《诗经》两首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雎鸠、窈窕、逑、荇、寤寐、蒹葭、溯洄、湄、跻、坻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①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感情率直、淳朴、真挚、健康。②是首怀人诗,“伊人”是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 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音乐美。 与《木瓜》对照阅读。
注:
1、疑难字词:生字词、古今异义、一字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2、名句难句:名句指成为后人广为流传的名言警句,或演变为成语的(见红色字)。难句指特殊句式,句意较难理解、较难翻译的句子。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