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学习活动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学习活动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5 10:2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活动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探究一词多义
【活动指导】
一词多义又叫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同时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义项。当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多义词只有一个义项。根据多义词各义项的关系,可以把它们区分为本义和引申义。
1.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最基本的意义,是这个词刚出现时的意义。如“亡”的本义是“逃跑”。如: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2.词的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推衍联想而产生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亡”由逃跑不见,引申出了物的丢失不见和人的死亡。如:②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亡:丢失)③花落人亡两不知。(亡:死亡)
3.词的比喻义
比喻义是词的引申义里面的一种特殊情况,是经常打比喻产生的词义。如“草芥”本来指小草,后比喻轻微、无价值的东西。如: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草芥:不值钱的东西)
例如:爱

学习一词多义要注意三点:
一要抓住本义,贯通其他意义,举一反三。
二要抓住常用义,多加积累和整理。
三要紧密联系上下文,确定它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任务设计】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身
(1)首身离兮心不惩(《九歌》)
________________
(2)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________________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________________
(4)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经·大雅》)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身体 (2)亲自 (3)自己,自身 (4)身孕
2.士
(1)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送董邵南序》)
________________
(2)士大夫之族(《师说》)
________________
(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男子的通称 (2)知识分子的通称 (3)士兵
3.相
(1)伯乐学相(xiànɡ)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论衡·订鬼篇》)
________________
(2)出郭相(xiānɡ)扶将(《木兰辞》)
________________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________________
(4)杂然相(xiānɡ)许(《愚公移山》)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察看 (2)相互 (3)丞相 (4)代词,代指愚公
4.国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________________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
(3)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国都,京城 (2)国都,京城 (3)国家
5.假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__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________________
(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________________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借 (2)凭借,借助 (3)假装 (4)借助,利用
6.兴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________________
(2)夙兴夜寐(《诗经·氓》)
________________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兴起,发生 (2)起,起来 (3)兴办,举办
7.知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________________
(2)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________________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________________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________________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知道,懂得 (2)识别 (3)同“智”,见识 (4)懂得 (5)了解
       把握古今词义的不同
【活动指导】
由于词义的引申演变,有些词在古代汉语中和现代汉语中形相同义却不同,称为古今词义差异,俗称为古今异义。包含以下情况:
1.词义扩大:就是说一个词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较狭窄变为较广泛。
词语
古 义
今 义

专指黄河
所有的河流

专指长江
所有的江水
  
2.词义缩小:就是说一个词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较广泛变为较狭窄。
词语
古 义
今 义

儿子和女儿
专指儿子
丈夫
成年男子
已婚女子的配偶
  
3.
词义转移:是指一个词语由表示甲事物变成表示乙事物。
词语
古 义
今 义

古时香气或是秽气
难闻的味道

开水、热水
烹调后汁水特别多的食物


行走

离开
到……去
  
4.感彩变化: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彩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
词语
古 义
今 义
走狗
奔走效劳的人
比喻受人豢养的帮凶
粉墨登场
演员化装上台演戏
比喻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爪牙
动物的尖爪和利牙,或勇士
坏人的党羽
  
掌握古今词义的差异,还要注意一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双音节的词,在古代汉语里可能是两个单音节的词,即在古代是一个词组而不是一个词。如:“妻子”,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词,指“男子的配偶”,而在古代汉语里是两个词,“妻”指妻子,“子”指儿女。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就是指妻子和儿女。
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有利于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掌握的方法主要靠积累,不要望文生义,同时可以和含有古代词义的成语相互参证。如:“走”古义有“跑”的意思,“爽”古义有“差错”的意思,这可以从成语“走马观花”“屡试不爽”中得到印证。
【任务设计】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________________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________________
3.万里悲秋常作客
________________
4.屠自后断其股
________________
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________________
6.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
________________
7.古之学者必有师
________________
8.暮去朝来颜色故
________________
9.先帝不以臣卑鄙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可爱
2.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3.远离故乡
4.大腿
5.告诫、告诉
6.中原地区
7.求学的人
8.容颜
9.卑贱鄙陋
       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义
【活动指导】
词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词语的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阅读古诗文时,要注意避免以今律古。
学习现代汉语词语,尤其是从古代沿用而来的成语,容易望文生义而误用。了解成语的来历,或者理解成语中某些字的含义,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词义。如“不赞一词”,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不赞一词”是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来也指一言不发。如果将“赞”理解为现代常用义“赞扬”,就会歪曲成语的意思而误用。
成语
望文生义
爱莫能助
“爱”意为“同情、怜惜”,不是“喜爱”。形容心里非常愿意帮助,但限于力量或条件的限制却没有办法做到。
不刊之论
指不可更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文章”。
久假不归
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休假在外不回”。
差强人意
“差”意为“稍微”。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不学无术
不是“不学习没有技术”,而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
筚路蓝缕
形容创业艰难。不是“生活困顿、拮据”。
【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一 下面这些句子中,加点的部分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如何理解?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答:                                    
                                    
答案:地方 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古义:两个词,土地方圆。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史记·项羽本纪》)
痛恨 今义:极端憎恨。古义:两个词,痛心遗憾。例如:痛恨高贤不再逢,临岐泣别两情浓。(《三国演义》)
无论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古义:一个词,不要说,(更)不必说。例如:无论再缱绻,已是安苍黄。(杜甫《入衡州》)
任务设计二 查找资料,搜集容易理解错误的成语,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这些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如何避免误用?
答:                                    
                                    
答案:①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是贬义词,易感彩失当。)
②叹为观止:叹,赞叹。观止,看到了止境,看到了尽头。指赞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是褒义词,易感彩失当。)
③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只用于人,易使用对象失当。)
④良莠不齐:良,善良,指好人。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坏人。
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注意适用对象,多指人的品质,不指水平、成绩等。)
⑤出奇制胜: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注意搭配,易误带宾语。)
⑥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话语。(注意“溢美”与“过分”之类词的重复。)
⑦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形式。)
⑧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易望文生义,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⑨离群索居:索,孤单。意思是远离人群,孤独地生活。(易望文生义,常附会为寻找。)
⑩文恬武嬉:形容文武官员只知贪图安乐,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恬,安适。(常附会为坦然。)
?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因多义而误用。)
?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注意谦敬辞,不是指不及时感谢。)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