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之文言文系列《潼关》 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之文言文系列《潼关》 课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共1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3 14:21:2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词系统复习
【原文再现】
【文题解读】
【作家作品】
【背景信息】
【诗歌解读】
【结构图解】
【主旨点睛】
【写作特色】
【考点梳理】
考点一:文学常识
考点二:名句积累
考点三:文本品析
【模拟演练】
目 录
【原文再现】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文题解读】
选自《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途经潼关的所观所想。
【作家作品】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害,为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今辑有《谭嗣同全集》。
【背景信息】
当时谭同随父亲赴甘肃上任,途经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的风景所震撼,故作此诗。透过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了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结构图解】
终古高云簇此城
紧扣诗题
秋风吹散马蹄声
点明时节
山入潼关不解平
河流大野犹嫌束
豪迈情怀
【主旨点睛】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祖国山河壮丽景象的描写,反映了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写作特色】
情感升华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而这同当时神州大地上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考点梳理】
考点一:文学常识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______家、______家。清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_________,失败后被杀害。
政治
思想
戊戌变法
(1)谭嗣同的《潼关》中写被高云簇拥的孤城寂寥、辽远的诗句是: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2)《潼关》中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渴望冲决罗网、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是: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考点二:名句积累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第一、二两句描写的景象。
天空中翻卷着一团团云雾,异峰突起,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那景象壮阔极了。一阵阵猎猎的秋风吹来,将清脆的马蹄声吹散了,古城又显出了它的寂寞。
考点三:文本品析
2.请赏析“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这两句诗。
这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与秦岭山脉的磅礴气势。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秦岭山脉入潼关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了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阅读谭嗣同的《潼关》,完成各题。
潼 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模拟演练】
1.“秋风吹散马蹄声”展现了一个空旷辽阔的境界,请你展开想象进行描写。
示例:诗人在潼关道上单骑孤行,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的秋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2.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豪情?
表现了诗人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