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试题(一)
一.选择题
1.若一组数据﹣3,﹣2,0,1,x,6,9,12的平均数为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0
B.1
C.1.5
D.2
2.某小组有15人参加捐款,其中小明的捐款数比15人捐款的平均数多2元,下列说法正确的序号是( )
①小明的捐款数不可能最少;
②小明的捐款数可能最多;
③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明的捐款数一定比中位数多;
④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明的捐款数可能是众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发射前的零件检查,应选择抽样调查
B.一组数据6,5,8,8,9的众数是8
C.甲、乙两组学生身高的方差分别为S甲2=2.3,S乙2=1.8.则甲组学生的身高较整齐
D.篮球运动员易建联在CBA联赛场均能得到24.2分,因此他下一场比赛的得分一定会超过20分
4.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均为9.5环,其中甲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为0.03,乙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为0.0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更稳定
B.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更稳定
C.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
D.甲、乙两人的成绩不能比较
5.某校在计算学生的数学期评成绩时,规定期中考试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王林同学的期中数学专试成绩为80分,期末数学考试成绩为90分,那么他的数学期评成绩是( )
A.80分
B.82分
C.84分
D.86分
6.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学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小颖的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85分、90分、92分,则她本学期的学业成绩为( )
A.85
B.90
C.92
D.89
7.若一组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17,方差为2,则另一组数据x1+1,x2+1,…,xn+1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 )
A.17,2
B.18,2
C.17,3
D.18,3
8.甲、乙、丙、丁四支仪仗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及方差如表所示: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cm)
177
178
178
179
方差
0.7
1.6
1.1
0.9
则身高较为整齐的仪仗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某篮球队5名场上队员的身高(单位:cm)是:183,185,188,190,194.现用一名身高为190cm的队员换下场上身高为185cm的队员,与换人前相比,场上队员身高的( )
A.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小
B.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大
C.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小
D.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大
10.永宁县某中学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学生每日测量体温,九(5)班一名同学连续一周体温情况如表所示:则该名同学这一周体温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天
体温(℃)
36.2
36.2
36.5
36.3
36.2
36.4
36.3
A.36.3和36.2
B.36.2和36.3
C.36.2和36.2
D.36.2和36.1
二.填空题
11.长沙市某中学为积极响应“书香长沙,全民阅读”活动,助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随机调查了51名学生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统计结果如表所示,则在本次调查中,学生阅读时间的中位数是
.
时间(小时)
0.5
1
1.5
2
2.5
人数(人)
12
22
10
4
3
12.随机从甲、乙两块试验田中各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计算高度的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为:=12.5,=13,S甲2=3.6,S乙2=15.8,则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
(填“甲”或“乙”).
13.九名同学参加定点投篮测试,每人投篮六次,投中的次数统计如下:4,3,5,5,2,5,3,4,1,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
14.甲、乙两人参加“新冠防控知识”竞赛,经过5轮比赛,他们的平均成绩都是98分.若两人比赛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甲2=3.85分,S乙2=2.52分,则两人中比赛成绩更加稳定的是
.如下表:(单位:分)将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三项测试得分按1:3:1的比确定每人的最后成绩,被录用的是
.
应聘者
阅读能力
思维能力
表达能力
甲
85
90
80
乙
95
80
95
三.解答题
16.小冬与小夏是某中学篮球队的队员,在最近五场球赛中的得分如表所示: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小冬
10
13
9
8
10
小夏
12
2
13
21
2
(1)根据上表所给的数据,填写下表: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小冬
10
10
2.8
小夏
10
12
32.4
(2)根据以上信息,若教练选择小冬参加下一场比赛,教练的理由是什么?
(3)若小冬的下一场球赛得分是16分,则在小冬得分的四个统计量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与方差)哪些不变,哪些发生了改变,改变后是变大还是变小?(S2=
[(x1﹣)2+(x2﹣)2+…+(xn﹣)2])
17.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5分,不回答扣2分;一共10个题,每个队的基本分均为0分.A、B、C、D前8题的答题情况如下表:
参赛队
题目数量(题)
答对(题)
答错(题)
不回答(题)
得分(分)
A
8
6
0
2
56
B
8
4
1
3
C
8
4
3
1
D
8
5
3
0
(1)A队前8题的得分是:6×10+0×(﹣5)+2×(﹣2)=56分,按照这种计算方法:B队前8题共得
分,C队前8题共得
分,D队前8题共得
分.
(2)如果A队最后两道题都答错,本次知识竞赛C队的得分可能超过A队吗?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3)A队队员小明计算了目前各队的得分,然后告诉其他队员:“如果我们最后两题不回答,我们仍然是冠军.”队长小颖却说:“最后两题我们至少要答对一题,我们才一定是冠军.”你同意谁的说法,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18.体育课上,老师为了解男学生定点投篮的情况,随机抽取8名男学生进行每人4次定点投篮的测试,进球数的统计如图所示.
(1)男生进球数的平均数为
、中位数为
.
(2)投球4次,进球3个以上(含3个)为优秀,全校有男生1200人,估计为“优秀”等级的男生约为多少人?
19.随着冬季的来临,“新冠”疫情再次肆虐,育才中学为确保学生健康,开展了“远离新冠珍爱生命”的防“新冠”安全知识竞赛.现从该校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百分制)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成四组:A.80≤x<85,B.85≤x<90,C.90≤x<95,D.95≤x≤100,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七年级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是:80,86,99,96,90,99,100,82,89,99,八年级1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在C组中的数据是:94,94,90.
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竞赛成绩统计表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平均数
92
92
中位数
93
b
众数
c
100
方差
52
50.4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上述图表中a,b,c的值;
(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掌握防“新冠”安全知识更好?请说明理由(一条即可);
(3)育才中学七、八年级共2160人参加了此次竞赛活动,估计参加此次竞赛活动获得成绩优秀(x≥95)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数据﹣3,﹣2,0,1,x,6,9,12的平均数为3,
∴(﹣3﹣2+0+1+x+6+9+12)=3,
解得:x=1.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后为﹣3,﹣2,0,1,1,6,9,12;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故选:B.
2.【解答】解:∵小明的捐款数比15人捐款的平均数多2元,
∴小明的捐款数不可能最少,故①正确;
小明的捐款数可能最多,故②正确;
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明的捐款数不一定比第8名多,故③错误;
将捐款数按从少到多排列,小明的捐款数可能是众数,故④正确;
故选:A.
3.【解答】解:A、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发射前的零件检查,应选择全面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B、一组数据6,5,8,8,9的众数是8,故此选项正确;
C、甲、乙两组学生身高的方差分别为S甲2=2.3,S乙2=1.8.则乙组学生的身高较整齐,故此选项错误;
D、篮球运动员易建联在CBA联赛场均能得到24.2分,因此他下一场比赛的得分不一定会超过20分,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甲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为0.03,乙运动员成绩的方差为0.05,
∴S甲2<S乙2,
∴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更稳定;
故选:A.
5.【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80×40%+90×60%=86(分),
答:他的数学期评成绩是86分.
故选:D.
6.【解答】解:她本学期的学业成绩为:20%×85+30%×90+50%×92=90(分).
故选:B.
7.【解答】解:∵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17,
∴数据x1+1,x2+1,…,xn+1的平均数为17+1=18,
∵数据x1,x2,…,xn的方差为2,
∴数据x1+1,x2+1,…,xn+1的方差不变,还是2;
故选:B.
8.【解答】解:由表格数据知甲身高的方差最小,
∴身高较为整齐的仪仗队是甲,
故选:A.
9.【解答】解:原数据的平均数为×(183+185+188+190+194)=188(cm),
方差是:
[(183﹣188)2+(185﹣188)2+(188﹣188)2+(190﹣188)2+(194﹣188)2]=14.8(cm)2;
新数据的平均数为×(183+190+188+190+194)=189(cm),
方差是:
[(183﹣189)2+(190﹣189)2+(188﹣189)2+(190﹣189)2+(194﹣189)2]=12.8(cm)2;
所以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小,
故选:C.
10.【解答】解: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列为36.2、36.2、36.2、36.3、36.3、36.4、36.5,
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36.2,中位数为36.3,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解答】解:∵一共调查了51名学生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
∴中位数应为第26个数,
而第26个数是1,
∴中位数是1.
故答案为:1.
12.【解答】解:∵S甲2=3.6,S乙2=15.8,
∴S甲2<S乙2,
∴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甲,
故答案为:甲.
13.【解答】解:∵5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
故答案为:5.
14.【解答】解:∵S甲2=3.85分,S乙2=2.52分,
∴S甲2>S乙2,
∴两人中比赛成绩更加稳定的是乙.
故答案为:乙.
15.【解答】解:甲的成绩是:=87(分),
乙的成绩是:=86(分),
∵87>86,
∴被录用的是甲.
故答案为:甲.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6.【解答】解:(1)小冬各场得分由大到小排列为:13,10,10,9,8;于是中位数为10;
小夏各场得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2,所以众数是2.
故答案为:10,2;
(2)教练选择小冬参加下一场比赛的理由:小冬与小夏平均得分相同,小冬的方差小于小夏,即小冬的得分稳定,能正常发挥.
(3)再比一场,小冬的得分情况从大到小排列为16,13,10,10,9,8;
平均数:(16+13+10+10+9+8)=11;
中位数:10;
众数:10;
方差:S2=
[(16﹣11)2+(13﹣11)2+(10﹣11)2+(10﹣11)2+(9﹣11)2+(8﹣11)2≈7.33.
可见,中位数、众数不变,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小.
17.【解答】解:(1)B队得分:4×10+1×(﹣5)+3×(﹣2)=29(分),
C队得分:4×10+3×(﹣5)+1×(﹣2)=23(分),
D队得分:5×10+3×(﹣5)+0×(﹣2)=35(分),
故答案为:29,23,35;
(2)不可能,
A队最后两题都错误,得分为:56+(﹣5)×2=46(分),
C队最后两题都正确,得分为:23+10×2=43(分),
∵46>43,
∴C队不可能超过A队;
(3)若A队最后两题不答,则最后得分为:56+2×(﹣2)=52(分),
若A队最后两题对一错一,则最后得分为:56+10﹣5=61(分),
若D队最后两题全对,则最后得分为:35+2×10=55(分),
∵52<55<61,
∴同意小颖的说法.
18.【解答】解:(1)由条形统计图可得,男生进球数的平均数为:(1×1+2×4+1×3+4×2)÷8=2.5(个);
∵第4,5个数据都是2,则其平均数为:2;
∴男生进球数的中位数为:2;
故答案为:2.5,2.
(2)样本中优秀率为:,
故全校有男生1200人,“优秀”等级的男生为:1200×=450(人),
答:“优秀”等级的男生约为450人.
19.【解答】解:(1)八年级成绩在“C组”的有3人,占3÷10=30%,
所以“D组”所占的百分比为1﹣10%﹣20%﹣30%=40%,
因此a=40,
八年级10名同学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都是94,因此中位数是94,即b=94;
七年级10名学生成绩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9,因此众数是99,即c=99,
所以a=40,b=94,c=99;
(2)八年级的成绩较好,理由:八年级成绩的中位数、众数都比七年级的高,而方差比七年级的小,成绩比较稳定;
(3)2160×=972(人),
答:育才中学七、八年级参加了此次竞赛活动2160人中获得成绩优秀(x≥95)的学生大约有9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