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02 22:1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教学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材料: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却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设问: 阅读材料可知英国认为《南京条约》签订后对中国销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生: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
师: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生自主学习,完成一下四个问题
1、时间:2、根本原因:3、导火线(借口)4、开始标志:
师生总结,师简单地了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事件: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不想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执照(1856年9月27日期满失效,被捕获前,已6天没挂英国旗),硬说是英国船,甚至捏造中国水师曾扯下船上英国旗。无理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10月10日,叶名琛派人把审讯证明不是海盗的9名水手送回亚罗号,巴夏礼拒绝接收。21日,巴夏礼发出最后通牒,限24小时内释放全部人犯,并公开向英国道歉。22日叶名琛把12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拒收,连叶名琛送去的信件也拒绝拆阅。23日英驻华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马神甫事件:咸丰三年(1853)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1814~1856)潜入广西西林县非法活动。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结土豪恶霸,肇事多起,激起当地人民极大愤慨。1856年2月29日,新任西林知县张鸣凤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依法判处马赖等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路易·波拿巴)及其政府,为进一步取得天主教支持,巩固军事独裁及扩大资产阶级的海外权益,借口挑起侵华战争。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过度:英法以此为借口悍然发动了第二次侵华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
师: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为1856年10月~1858年6月,英法攻陷广州,继续北上攻陷大沽炮台,直逼天津,威胁北京。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第二阶段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占领天津,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师展示材料1: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 美国东亚外交史》
材料2:当英国与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战争时,俄国则保持中立, 只是在当战争快结束时才插手干预。结果,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战争,……俄国得到好处。……当英国终于决定打到北京,……俄国——正好在这个时候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恩格斯《俄国在远东的成功》
请同学们分析此次战争中,英法美俄各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师提示:材料1中美国所指的树上的伙伴是谁?他出来调停会站在谁的一边?俄国保持中立,最后却在中国得到最大利益。
生:英法武装侵略(主凶),美俄假“调停”实帮凶!
过度:英法为主要侵略者,美俄为帮凶,战争最终结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三、战争的结果:
1、签订《天津条约》 1858年6月 美俄英法四国
师出示条约条款,引导学生分析没条款内容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②、十口通商──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长江中下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仅使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行权,且便于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也有利于列强的军事侵略
④、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资本主义经济文化进一步渗入中国社会。
⑤、向英法两国赔款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2、签订《北京条约》1860年
①《天津条约》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使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 ④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过度:侵略者通过签订条约获得大量利益之外,还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师: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五千二百亩。它本是明代一故园。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一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无匹的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还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师:就是这样一个皇家宫苑,珍宝馆,被侵略 这付之一炬。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不能搬运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10月18日英军骑兵3500人手持火把在园内到处纵火┅┅
法国作家雨果谴责这两个强盗: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 罪恶,把这些财富归还被劫掠的中国。
师:流落到世界各地的原圆明园珍贵文物(物证)就是证据。
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可能毁于战火,没有留存下来,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过度:在这些文物中,我们了解一下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
“12生肖铜像”原位于圆明园海晏堂前一个扇形喷水池上,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我国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各铜像会按照它所代表的时辰喷水报时。每一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俗称水力钟。
师:“12生肖兽首”被侵略者掠走,目前已经回归的有5件: 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另外5件——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铜像至今下落不明,儿回来的物件还是花了巨资卖回来的。
铜牛首、铜猴首与铜虎首是2000年保利集团花费近3000万港元拍回;铜猪首和铜马首是澳门爱国人士何鸿燊(shen)于2003年和2007年,分别斥资700万港元和6910万港元买回捐献祖国的。唯一没有拍卖公司介入、而是以公益方式回归的是猪首铜像,不过也与何鸿燊有关。
2003年初,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寻访到猪首铜像的下落。经过努力争取,美国收藏家同意将猪首铜像转让给该专项基金。2003年9月,何鸿燊向该专项基金捐款人民币600余万元将猪首铜像购回。
除夕之外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流失的文物仅就绘画而言,美国收藏最多,仅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就有1200余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近500幅;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在瓷器方面,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最佳,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就地方志和古籍而言,美国最多,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4000多种地方志;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
过度:除英法火烧圆明园外,俄国趁火打劫,通过签订一些列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东北西北领土达150多万。
过度:根据以上所讲内容,请同学们概括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师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小结】师通过以下表格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板书设计】
438150108585
4857752749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