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二(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1-03 18:4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单元测试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连接正确的是(

A.黑色人种一欧洲
B.白色人种一非洲中部
C.黄色人种一亚洲西部
D.混血人种一拉丁美洲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民居,可以反映当地自然环境某方面的特点.观察下面两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甲是我国北方民居院落,院墙很高,其主要原因是(

A.平原广大
B.降水较少
C.太阳光照弱
D.冬季风力强
3.乙图为我国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典型民居—吊脚楼,它反映了当地的(

A.生产方式
B.地形条件
C.气候条件
D.土壤条件
2017年6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沙特阿拉伯。完成下面小题。
4.随行翻译除了母语外,还应精通的语言是(

A.英语
B.法语
C.西班牙语
D.阿拉伯语
5.随行人员看到最多的宗教建筑物是(

A.教堂
B.清真寺
C.寺庙
D.佛塔
6.下列有关人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口问题只是在少数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
B.从全球范围看,目前人口增长较快,某些地区粮食不足
C.一个国家人口越多越好
D.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7.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压力(

①就业困难
②饥饿贫困
③交通堵塞
④住房紧张
⑤人多力量大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A.在崇文塔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
B.官山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
C.洞山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D.商贩在陶渊明故居设置饮食、烧烤摊点
世界人口分布具有不均衡性,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人种、宗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该宗教是(

A.基督教
B.天主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10.某跨国公司专门为白色人种生产了某品牌化妆品。此化妆品在下列地区中,最可能有销售市场的是(

A.亚洲东部
B.东南亚地区
C.欧洲西部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1.使用英语,又信奉基督教的地区或国家是(

A.法国、印度
B.南美洲和大洋洲
C.美国和澳大利亚
D.非洲北部
12.欧洲地区的一些居民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这有利于(

A.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B.避暑
C.保护头部
D.御寒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中人口总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因素
B.地形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16.最易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B.人口增长过快,是所有国家都普遍存在的问题
C.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
D.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读下面的四国人口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英国
巴西
德国
尼日利亚
出生率
1.20%
2.03%
0.97%
4.01%
死亡率
1.08%
0.73%
1.04%
1.23%
18.通过计算,可得出英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0.18%
B.0.12%
C.1.08%
D.1.02%
19.通过计算,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英国
B.巴西
C.德国
D.尼日利亚
20.下列有关各地风土人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纽特人在冰天雪地中捕鱼
B.南美热烈的足球比赛和狂欢节
C.非洲质朴粗矿的传统舞蹈
D.法国威尼斯“水城”的独特风情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1.
(22分)观察世界三大宗教的代表建筑物,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三位老汉分别是英国的汤姆、沙特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和中国的李明,在一次旅游时乘上了同一架飞机。他们分别使用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到下图所示的宗教场所进行宗教活动。汤姆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__,信仰
__________教,每个星期天要到__________(填字母)去做礼拜。穆罕默德所在的国家位于西亚地区,这里的人种主要是_______人种,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__,信仰__________教,他的宗教活动在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老李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__
,信仰佛教,他的宗教活动是在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
(2)三位老汉要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生活情况,他们最有可能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___。
(3)区别人种的主要根据是_______
A.经济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B.居住地区和生活水平
C.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D.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体质特征。
22.
(18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E地区的居民主要属于
人种,通用的语言是

(2)B地位于
洲,这里的居民主要属于
人种。
(3)A地的居民主要信仰
教,主要人种是
,通用的语言是

(4)C地人口稀疏,其主要原因是

(5)D地人口稀疏,其主要原因是

23.
(20分)读如图三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聚落可分为

两大类。
(2)左图反映了
聚落的特点,中图反映了
聚落的特点。
(3)右图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
聚落.三种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

(4)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5)从上题分析来看,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

(6)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关于世界人种的分布,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混血人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故选D。
2.D
3.B
【分析】
2.
由图可以看出,图甲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四合院,院墙很高,尤其是北部更高,这是由于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风很强,这样可以更好地阻挡冬季风,故选D。
3.
由图可知,乙图表示的是吊脚楼,之所以这样搭建,这是由于这些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地无三里平,耕地少,房屋一般建在山脚下,主要是受地形条件的影响,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南北方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4.D
5.B
【分析】
4.
由题目可知,美国总统去访问沙特阿拉伯时,随行翻译除以要懂母语外,还要精通沙特阿拉伯使用的阿拉伯语,故选D。
5.
沙特阿拉伯地处西亚,属于中东国家,居民多以阿拉伯人为主,信仰的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所以在当地看到最多的建筑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清真寺,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中东地区语言和宗教有关知识。
6.B
【分析】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也是有限的。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详解】
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一个国家或地区应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这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人口增长较快,某些地区粮食就会不足,人口问题在多数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故选B。
【点睛】
该题考查世界人口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7.D
【详解】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问题。例如,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求,要消耗更多的自热资源,给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如果短时间内增加人口太多,就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社会问题,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人多力量大是人口过多的好处,不属于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综上所述,题中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D完全正确,故选D。
8.B
【详解】
以上四种做法中,“在古代建筑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洞山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和“商贩在陶渊明故居设置饮食、烧烤摊点”都不利于保护文化遗产,只有“官山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故选B。
【点睛】
9.C
10.C
【分析】
9.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最主要的民族为阿拉伯民族,主要信奉伊斯兰教。选项C正确。
10.
亚洲东部和东南亚地区主要是黄色人种;欧洲西部主要是白色人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是黑色人种;故C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人种及宗教的分布。
11.C
【详解】
法国的语言是法语,信奉基督教,印度使用英语,主要信仰印度教,故A错误;南美洲的语言主要是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大洋洲使用英语为主,他们都主要信仰基督教,故B错误;美国和澳大利亚使用英语,且信奉基督教,故C正确;非洲北部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12.D
【详解】
欧洲地区纬度较高,是白色人种的故乡,这里的一些居民鼻子高而窄是因为这里冬季气温低,鼻子通道长可以对呼进去的空气进行预热再吸进肺里,有利于御寒,故选D。
【点睛】
13.B
14.C
【分析】
13.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如图该国到②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增长最快,然后出现下降趋势,到③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故选B。
14.
阅读地图,图中②时段以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正值,说明人口一直在增长,②时段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说明人口在减少,图中人口总量最大的是③,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的地图能力,认真读图是关键。
15.A
16.A
【分析】
15.
由图可以看出,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说明影响其聚落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故选A。
16.
图中四个地点中,最容易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①,因为此地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交通更为便利,条件更优越,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聚落分布及影响因素。
17.D
【详解】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故A不符合题意。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在欧洲一些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故B不符合题意。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一定高(比如欧洲西部,人口的密度大,有的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故C不符合题意。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8.B
19.C
【分析】
18.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读表可知,英国人口自然增长率=1.20%-
1.08%=0.12%。故选B。
19.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结合表格数据计算可得,英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2%,巴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0%,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0.7%,尼日利亚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8%,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德国。故选C。
【点睛】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最高的大洲是非洲;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
20.D
【详解】
因纽特人在冰天雪地中捕鱼,故A正确。南美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区,有热烈的足球比赛和狂欢节,故B正确。非洲有质朴粗矿的传统舞蹈,擅长击鼓,故C正确。威尼斯位于意大利,故D错误。故选D。
21.【答案】
(1)
英语
基督
A
白色
阿拉伯语
伊斯兰
B
汉语
C
(2)
英语
(3)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A是基督教的代表性建筑物--基督教教堂,建筑多为尖顶,有钟楼;B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物--清真寺,建筑多为圆顶;C是佛教的代表性建筑物--寺庙,特色建筑是佛塔。
【详解】(1)汤姆使用英语,信仰基督教,每个星期天要到A教堂去做礼拜。穆罕默德所在的国家位于西亚地区,这里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他的宗教活动在B清真寺进行。老李使用的语言是汉语,信仰佛教,他的宗教活动是在
C寺庙进行。
(2)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所以三位老汉要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生活情况,他们最有可能使用的语言是英语。
(3)区别人种的主要根据是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体质特征。
22.【答案】(1)黄种人
汉语
(2)非
黑种人
(3)基督
白种人
英语
(4)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荒漠广布,不适合人类居住
(5)纬度高,气候过于寒冷,不适于人类居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三大人种、三大宗教及其语言的分布。
【详解】(1)由图可知,E地区是位于亚洲东部的中国,这里的居民主要属于黄种人,通用的语言是汉语。
(2)由图可知,B地是位于非洲,这里是黑种人的故乡,非洲以南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人。
(3)由图可知,A地是北美洲,这里的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通用的语言是英语。
(4)C地人口稀疏,其主要原因是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荒漠广布,不适合人类居住。
(5)D地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这里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气候过于寒冷,不适于人类居住。
23.【答案】(1)城市
乡村
(2)城市
乡村
(3)乡村
沿河分布
(4)B
B处在两条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和物集散

(5)先有乡村聚落

(6)不合理;因为C处在河流上游,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
【解析】
(1)聚落可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大类。
(2)左图反映了城市聚落的特点,这里的建筑物高大密集;中图反映了乡村聚落的特点,这里的建筑物稀疏矮小。
(3)右图中A、B、C三处聚落都面积狭小,属于乡村聚落,三个聚落的选址共同点都是沿河分布。
(4)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B处,因为B处在两条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和物的集散。
(5)从上题分析来看,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中是先有乡村聚落再有城市聚落。
(6)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不合理的,因为C处在河流上游,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