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02 23:0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及早年的革命活动;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分析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含义
2、过程与方法:以创设历史场景,让学生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史料的查找、收集、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让学生学?习孙中山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从而树立与价值观为民族的复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难点
【教学难点】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及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师:这是习近平对孙中山高度的评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讲授新课: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基本资料:
孙中山,名文,号逸仙。1866年出身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农民家庭。10岁时始进村塾求学,聪颖过人。14岁到檀香山就学意奥兰尼书院,后考入当地最高学府、美国教会学校“奥阿胡学院”。18岁以后回国在香港、广州两地学医。20岁进入香港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22岁考入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的前身)。26岁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考试成绩为“最优异”。
过度:孙中山在学医的过程中,看到中国社会当时的现状。如:展示图片“封建贪污的官员、列强瓜分的危机、吸鸦片的男子、愚昧贫穷的民众、裹小脚的女子”所以孙中山认为:
“中国现状之危,我人当起自救……必须先从改革政府入手,否则休谈其他。”
2、救国思想转变(1)从救人到救国(2)从改良到革命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6月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师设问(1)、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与一相比孙中山救国方法有何变化?
师生:希望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方法:以前是温和的改革,以后主张革命;
过度:主张革命之后,孙中山开始了早期的革命活动
早期革命活动:(1)成立兴中会
师:请同学们依据教材归纳以下问题
①时间、②地点、③宗旨、④纲领、⑤性质
师生:1894年11月;美国檀香山;“振兴中华”;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
过度:兴中会成立以后,全国各地纷纷建立革命的团体,比较著名的由光复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建立后着手发动起义。
(2)发动起义
师:归纳以下问题
①时间:②地点:③目标:④结果:
师生:1895年10月;广州;建立革命据点;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陆皓东亲手绘制青天白日旗,作为起义旗帜,为掩护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狱中遭受严刑逼供,宁死不屈,当庭奋笔疾书,"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1895年11月7日英勇就义。孙中山后来称誉他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
过度:广州起义失败后,主要革命党人辗转到国外,继续为革命而奔波。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同盟会成立:
(1)成立基础:①社会基础:《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②思想基础: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③组织基础: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华兴会、光复会)
④领袖基础: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中山先生是四万万人之代表也,是中国英雄 中之英雄也。
——陈天华于同盟会成立大会
-393700师:据以上表格讲解同盟会的相关知识点。
2、三民主义: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创立民国——民权——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
平均地权——民生——“核定地价”“国民共享”(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板书设计】
-172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