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内 战 爆 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蒋介石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的目的;知道《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知道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让学生感知内战爆发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以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加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和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教学难点】 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4年的抗战以中国的胜利而结束,但战争使城市成为一片废墟,家园被毁人们无家可归,而此时人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请同学们依据以下材料分析:
材料: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
生:渴望和平
师:展示材料: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在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
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美国外交文集》
我们这次大会是关系全中国4.5亿人民命运的一次大会,我们的任务就是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一种黑暗的前途和命运。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开幕词中讲话
设问: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国民党、美国政府、党的政治主张各是什么?
生:国民党要消灭共产党,维护一党专制,甚至不惜使用武力;
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维护其在华利益;
中国共产党争取民主与和平
过度:为此,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有两种前途:一种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另一种是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制统治
一个结局:内战不可避免,烽火必定再燃!
讲授新课:
师:发动内战时国民党既定的方针,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来重庆谈判。国共双方在谈判桌上的政治较量
重庆谈判
1、背景
师:展示材料资料1:八月十四日电: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资料2:八月二十日电:…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闵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资料3:八月二十三日电: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
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设问: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表面目的和真实目的是什么?
师生:表面目的:商谈国家大计,讨论和平建国问题
真实目的:一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二是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师:当时重庆谈判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为什么:
师生:重庆谈判将影响中国的命运,谈判成功则走向和平,失败则再次走向战争。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想通过和平谈判来避免战争。
一些民主人士认为:毛泽东敢冒险来重庆,是“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
师:既然蒋介石假意谈判,毛泽东该不该去?
师生:应该去:①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的局面,维护人民的利益②为了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权。 ③为了争取和团结那些中间势力(对美蒋尚抱有幻想)的人们。
2、重庆谈判结果
学生依据教材P110-111页
其一、签署《双十协定》(《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内容:(1)长期合作,避免内战,建设新中国;
(2)决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意义:使得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争取了主动。
未达成协议: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合法地位
其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请同学们完成一下知识点:①时间、②地点、③要内容、④意义
生:①1946年1月10日;②重庆;③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
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④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
过度:当蒋介石一切准备就绪,公然撕毁双十协定,国共双方开始了在军事上的较量
二、全面内战爆发
1、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1946年6月26日
师展示资料:全国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数据
美援助:装备军队 45个师、训练军事人员 15万人、给予贷款和物资 59亿美元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民党共产党力量对比
国民党:拥有军队430万人;武器装备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拥有人口3亿多;拥有地区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共产党:拥有军队130万人;武器装备基本上是步枪;拥有人口1亿多;拥有地区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
内战爆发初期,蒋介石给毛泽东出了几道难解的数学题
430万:130万=?
飞机+坦克+大炮+美元:步枪+手榴弹+小米+0=?
中华民国政府:延安边区政府=?
蒋介石+杜鲁门:毛泽东+0=?
师: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依据雄厚的实力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叫嚣:以20万军队,在48小时内消灭中原解放区;用3到6个月时间,完全消灭中共控制的解放区。
师:面对众寡悬殊和国民党的疯狂攻势,解放军采取了怎样的策略,最终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的。
师生总结:(1)思想上: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军事上:采取自卫反击战争战略战术;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为作战原则和方针。(3)经济上:土地改革
重点进攻
过度:通过以上策略, 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1947年3月开始发动了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师:为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又是如何做的?
生:1947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师:为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进行了哪些反击战?
师生:① “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②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战役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设问:为什么在军队人数和武器装备方面都占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其进攻就被人民解放军挫败了?
共产党正确的战略战术;解放军官兵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支持; 国民党失道寡助。
-120650【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