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02 23:4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学习目标
掌握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知识。
2、掌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分析苏联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难点: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三、自主学习
(一)新经济政策
1. 背景: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 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 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2、开始时间:
3、内容:(1)以 代替余粮征集制(2)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 (3)允许私人经营 (4)实行 的工资制
4、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 ,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 ,促使 稳步发展。
(二)苏联的成立:
1、时间:
2、全称:
(三) 苏联的工业化
1、时间:
2、重点:优先发展
3、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 变成了强大的 。
4、评价:一方面,使苏联在短时期内集中 实现工业化
另一方面,这种排斥 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的 日益僵化。
(四)农业集体化
1、背景:1927—1928年,苏联发生了严重的 。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 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2、开始时间:
3、措施::(1)开展了消灭 。(2)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 。
4、评价:积极:为 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消极: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 长期停滞。
(五)苏联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公布了
2、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评价:积极:①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 快速发展②也为苏联军民夺取 发挥了重要作用
消极:但由于没有尊重 ,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 
四、合作探究
比较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模式
所有制

经济体制

工业化道路

农业发展道路
五、课堂练习
1、“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这是评价苏俄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
2、1933年1月,斯大林在报告中指出:193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与1928年相比,其水平增加到219%。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计划经济体制发挥积极作用
C.政府重点发展重工业 D.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3、“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这一描述反映了苏联实行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市场经济体制 D.斯大林模式
4、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 D.形成了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参考答案
三、自主学习
(一)1、社会矛盾 “战时共产主义” 2、1921年春 3、征收粮食税 出租土地 自由贸易 中小企业 按劳取酬 5、生产者的积极性 工农联盟 国民经济
(二)1、 1922年 2、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三)1、1926年起 2、重工业 3、农业国 工业国 4、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市场和商品经济 经济体制
(四)1、粮食收购危机 农业集体化 2、20世纪30年代初 3、富农运动 国家的生产计划 4、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民的利益 农业生产
(五)1、新宪法 3、苏联经济社会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经济规律 严重体制障碍
四、合作探究
单一的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农业集体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五、课堂练习
1-4 BD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