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426000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内容;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的困难局面、东欧剧变的情况等内容。
2. 通过学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过程,理解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遭遇的挫折。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苏联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自主学习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二战后,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东欧的 等;亚洲的 等;拉丁美洲的
2、经互会
(1)背景:随着 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2)建立: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 ,简称“经互会”。
(3)影响 ①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 ,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 的轨道。②苏共还加强了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 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3、中苏建交
1950年,中苏缔结了 ,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1953)
(1)措施:①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 ; ②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广种玉米;取消 ,改行收购制;改革 体制。
(2)评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
(1)措施:①经济:推行 ,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②军事:同美国展开 ,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2)评价:①改革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 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国民经济呈现出 发展状态
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
(1)措施:①实施加速 的方案②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
(2)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 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加剧。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原因: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②各国虽然都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 日益尖锐
③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推行 战略;
④ 改革的影响
2、实质:东欧各国 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 的市场经济。
3、苏联解体:(1)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8名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失败,这次事件后, 辞职, 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2)时间:
四、合作探究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五、课堂练习
1.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下列关于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成立于1949年,以苏联为首 B.其成立标志着冷战局面形成
C.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
D.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轨道
2. “敢于冲击体制先,小修小补难挽天。”对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首先形成冲击的历史事件是( )
A.赫鲁晓夫改革 B.俄国二月革命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列宁新经济政策
3. 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
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大规模开垦荒地
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D.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4. 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相同之处有( )
①使人民生活得以改善 ②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③使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④引起国家的各种矛盾突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三、自主学习
(一)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波兰 中国、朝鲜、越南 古巴 冷战局面 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济困难 计划经济 苏联模式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二)个人崇拜 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工业管理 苏联模式高度集中 “新政策” 军备竞赛 高度集中 畸形 经济改革 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无政府状态
(三)社会矛盾 “和平演变” 戈尔巴乔夫 社会制度 私有化基础上 戈尔巴乔夫 叶利钦 1991年底
四、合作探究
1.从国情出发,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加强党的领导地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4.防止西方国家和平演变
五、课堂练习
1-4 BA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