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03 07:5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了解东晋取胜的原因。(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具体分析民族融合的表现、分组对比回答、讨论等方法,化难为易,从而轻易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融合的前提条件。(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三、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四、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
前秦统一北方,南下政府前秦一统天下,双方在淝水展开激战,最终前秦失败。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讲授新课:师:阅读课本93页到94页找出前秦失败的原因
733425428625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年拓跋珪重整旧部,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即代王位。396年拓跋珪即皇帝位,定都平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其孙拓跋焘于431年灭匈奴人建立的夏,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统一了北方地区,结束了十六国时期。
师补充史料:鲜卑人因兴起于大兴安岭鲜卑山而得名,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风俗习惯同匈奴相似。
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北魏建立后,逐步接受中原汉族农耕生活方式,但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奴隶制残余。特别是在北魏统一北方后,广大汉族臣服于北魏,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生产方式上的差距日益明显。为了更好的进行统治,改变落后的统治制度,吸纳接受汉人先进的文明。向汉人学习,成为必然选择。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展示材料:
北魏前期官员没有俸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掳掠与赏赐战利品的办法,统一北方后,战争与掠夺的机会少了,于是,官员开始公开贪污受贿,搜刮百姓。霸占农民土地,农民流离失所,激化了阶级矛盾。
阶级矛盾激化
在战争中往往驱使汉人为先锋,鲜卑骑兵在后面督阵并任意践踏汉人。民族矛盾激化
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
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为此,孝文帝进行改革:
“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洛阳为数朝之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方面,洛阳和平城相比具有哪些优势?思考: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
师生: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人口的需要;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为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
汉化措施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这些改革措施起到怎样的作用?
措施:语言、姓氏、服饰、通婚
南朝的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在我国历史大量存在,且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一是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汪洋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
171450387350意义: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板书设计
190502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