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03 09:2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当阳关陵
三国遗迹
第16课
三国鼎立
黄巾起义
历史背景
沉重打击东汉统治
董卓入京:废少帝、立献帝,专擅朝政。
关东军的成立:以袁绍为盟主,“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
《三国志·文帝纪》
第十九路
十八路诸侯
讨伐董卓
消灭董卓以后,各诸侯相互发动兼并战争,连年混战。东汉名存实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形成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涣散。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相对较弱。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VS袁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了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1、背景:军阀割据,长期混战
2、战役
一、官渡之战
表格一:
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
(1)政治上:
(2)经济上:
(3)军事上:
(4)人才的使用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
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战术得当
曹操招贤纳士,
而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知识探索
曹操
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北方。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的志在哪里?
挥军南下,一统天下!
看图说话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葛亮《隆中对》
三顾茅庐
隆中对策
三分天下
襄阳
江陵
乌林
夏口
樊口
柴桑
(襄樊)
(荆州)
(洪湖东北)
赤壁
(赤壁西北)
(九江西南)
(鄂州西)
(汉口一带)
刘备
孙权
曹军进攻方向和驻屯地
刘军退却方向
孙、刘联军驻屯地和进攻方向
曹军败退方向
主要战场
孙、刘联追击方向




(九江西南)
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
刘备派诸葛亮前往联合孙权。
周瑜率3万兵马沿江西进。
5万孙刘联军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操水军相遇。
最终曹军败退,孙刘联军乘胜追击。
赤壁之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孙刘联军胜利
作用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探究:为什么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赤壁之战曹操在占据优势的条件下反而失败呢?
2.曹操骄傲轻敌
1.曹军士兵多为北方人,不习水战。
3.孙刘联军战术得当
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启迪呢?
启示:
(1)骄兵必败。战场上不能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2)要树立信心,坚定决心,事情才有可能成功。
(3)知己知彼,百战不怠。战争前既要估计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也要了解对方的大致情况。
(4)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因素对于战争来说都很重要。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天时不好,诸葛亮借来“东风”烧了曹操的战船。
赤壁之战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孙权---巩固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统一条件不成熟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洛阳

成都

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
三、三国鼎立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
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建立魏国——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222-263年).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使东汉末年的割据状态走向了局部统一
时间
国号
建立者
都城
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222年
(229年)

孙权
建业(南京)




曹魏重视农耕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
翻车

屯田
发展概况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船只
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条件


群雄并起
政权林立
三个局部统一政权
三国处于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探究: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影响?
三国鼎立局面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影响: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而且三国都注重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因此,三国鼎立局面是历史的进步。
曹操
统一北方
东汉
末年
军阀
混战
袁绍
曹操
208
赤壁之战
课堂小结

220

221

229
三国鼎立
孙刘联军
200
官渡之战
三国鼎立正式形成
一、
选择题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二、快速抢答
4、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曹操建立了魏国,这句话有没有错误?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