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 1 《沁园春 长沙》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 1 《沁园春 长沙》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3 19:3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课
《沁园春·
长沙》
第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
品味诗歌,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
过程与方法
诵读诗歌,体悟感情基调;
品味诗歌,注重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表达自己独特的诵读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和伟人情怀。
教学重点
体味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了解作者的情怀。
教学难点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关键
结合意象,抓住关键字词,想象诗歌画面。


诵读课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交流——归纳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
明确
学习目标
预习检测
读与感
(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诗歌感情)
读与品
一、新课导入:(1分钟左右)
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赞誉他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柳亚子先生赞扬他的诗词: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他们口中的他是谁呢?(毛泽东)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经典词作《沁园春·长沙》,共同来探究他的诗词究竟美在何处,可以令千古词人共折腰。
二、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左右)
首先,我们一起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朗读、品读的方法,赏析《沁园春·长沙》情景交融的特点,感受诗人的情怀。
【过渡】在诵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三、预习检测(2分钟左右)
为了更好地赏析诗词,我们先梳理一下诗词中的基础知识,主要有两个方面:字音、词义。
四、诵读诗歌,感受情感。(6分钟左右)
【过渡】疏通了字词,我们就可以信心满满地踏上赏析文章的康庄大道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显然读文章是赏析诗歌必要的步骤。
1、明确朗读任务目标:
①读准字音和节奏。
②尽可能地读出情感。
2、学生诵读,教师评价激励。
①学生个读
②学生齐读
3、再读入境,把握节奏
【过渡】刚才同学们读的很流畅,基本字音比较准确。但是我们说朗读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流畅,基本上读准字音;第二层,起伏,能够注重抑扬顿挫,节奏富有变化;第三层是情感,读出内心的真实感受。接下来,我们听一遍范读,注意在脑海中想象词中场景,初步感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4、想象场景,把握基调
读完课文之后,同学们能否用几个词语来概括这首词的情感基调?
(提示:豪迈慷慨激昂

【过渡】没错,我们虽然对这首词还不太理解,但我们从整体上能感受到一种情感上的崇高美,充满了豪迈之气。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这首词到底美在何处?
五、合作探究:美点品析
欣赏诗歌画面意境之美。(20分钟左右)
1、自由朗诵诗歌,选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诗句,从诗歌画面、意象、意境、情感、用词等方面鉴赏诗句,和同学们分享你喜欢的诗句。
示例:我喜欢前三句诗,画面美,意境美。作者描绘了一幅独立寒秋图。诗词开篇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
2、提示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讨论:
抓住关键意象,描绘诗歌画面
赏析你认为用得好的字词
③体悟情感
3、同学们发言,老师评点:
①画面之美----诗歌描绘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②用词之美----万山,写山势之绵延;层林,写树木之深茂;漫江,写河水之充盈;百舸,写船只之众多;长空,写秋空之开阔;浅底,写江水之明澈;红遍,遍字写出红之广;争、击、翔写出了秋的强健自由;竞字写出了秋貌、秋神;恰、正、方写出了他们的年华之美;茂、遒写出他们的才情之美。
③情感之美----诗词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4、同学们激情诵读诗歌。
导入
板书
课题
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
引导学生
诵读课文
教师引导
板书
美在何处——壮阔秋景
峥嵘岁月
激发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诵读诗歌
讨论交流
小组交流
合作梳理
书面表达
课堂小结
六、课堂小结。(3分钟)
《沁园春·
长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诗词,通过这首诗词的学习,我们可以说是收获颇丰。体会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佳境,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毛主席的壮志豪情。
七、随堂练习(5分钟)
提示学生
多角度回顾
多媒体展示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
适当笔记




沁园春·
长沙
教师板书:(根据课堂生成补充)
(
壮阔秋景
)
美点赏析
(
峥嵘岁月
)
作业布置
背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