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一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语文试卷(必修5)
命题人:蒋美军
分值: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恁地(nèn) 央浼(miǎn) 怂恿(sǒng ) 茶峒(tóng)
B、东皋(gāo) 流憩 (qì) 潦(liǎo)水 陨(yǔn) 首
C、付梓(zǐ ) 桅(wéi)杆 梵(fàn)文 锱(zī)铢必较
D、榫(sǔn)眼 内疚(jiù) 亵(xiè)渎 怙(gǔ)恶不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迤逦 稀罕 遵徇 徇私舞弊
B、 干躁 恶梦 嗔怒 战战兢兢
C、 讥诮 鞶鼔 辖制 高山流水
D、 岑寂 步署 滑稽 垂涎三尺
3、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边城》——沈从文——小说
B、《装在套子里的人》——莫泊桑——小说
C、《滕王阁序》——王勃——散文
D、《陈情表》——李密——散文
4、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张继落榜之后,失意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内心的痛苦无以复加,途经苏州时创作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B、朱光潜先生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在学术上做到了学贯古今,融会中西,可谓学富五车,汗牛充栋。
C、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
D、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想一蹴而就是可以理解的,但许多时候往往欲速而不达。这就需要我们事前思考更周密一些。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们即便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这些规律去预言遥远的未来。。
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学海导航》这套丛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面向高二年级的老师和学生。
D、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式的所谓“野蛮的犬吠”,而是文明的人话,并且是谈话而不是演讲。
6、填入横线处使上下句衔接最顺畅的的一项是( )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好。 ,
。 ; ,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文学借文字表达情感。
我们必修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情感还没有凝练。
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有透彻。
A、③①②⑤④ B、③②①⑤④
C、⑤④③②① D、⑤④③①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共6分)
弘扬科学精神:两种思路
今天到处都能听到弘扬科学精神的呼声。总的来看有两种思路。一个广泛持有的思路是,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意义上,特别的张扬科学的优越性。这种思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上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因为科学之区别于非科学、科学之特别的有效用,就在于科学方法;第二部分,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不仅不折不扣地运用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而且要运用到更广泛的日常社会生活领域中去。我把这样的主张定义成科学主义:主张在科学领域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可以而且应当在非科学领域普遍使用。按照这种定义,弘扬科学精神的第一种思路就可以概括成: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就是弘扬科学主义。
在这种思路下人们对“什么是科学精神”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关于“什么是科学方法”的总结概括。对于一个非科学家,或者对于一个正处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家来说,有没有必要把科学的方法也同时运用起来呢?弘扬科学主义的人所希望的正是这个。“让科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这句广告词彰显的就是这种科学主义的理想。然而,科学主义的实施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无条件的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
我可以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对所有的对象一视同仁,忽略掉它们的特质,从而用数学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处理,这是典型的科学方法。但是,忽略掉个体的特质,肯定不是没有缺陷的,特别用在人与人交往的领域。教育学里有一个原则叫“因材施教”,如果培养学生像搞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一样,那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
还有,对所有的对象,只注意它表现出来的东西,不关注它表现不出来的东西,这也是典型的科学方法,或称黑箱方法,因为科学要求一种可操作性,追求一种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话,那人际之间的许多问题就不是能够用黑箱方法解决的。
还可以提出一种人们可能最不赞同的科学方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从效率的观点、从目标管理的观点、从操作的观点看,这确实是可接受的。而这些观点,又恰恰是科学方法所必须采纳的。但是,离开科学研究的比较单纯的境域(context)进入一个比较复杂的境域中,某种科学方法就变得太荒谬而不可取了。就像没有人会认同“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原子弹、做核试验”一样,虽然其方法是高效的。
怀特海说得好,“科学从来不为自己的信念找根据,或解释自身的意义”,它的根据和意义必得从更一般的人类思想中找寻。科学主义不是科学的一个必然产物,而是技术理性支配下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伟大的科学家们都不是科学主义者,他们深知科学的好度。
第二种思路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思路。这里弘扬的不是与人文相对立的意义上更具优越性的科学的方法,而是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它与第一种思路的效用的精神、权力意志的精神、科学至上的精神相对立。在中国,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充分意识到了,科学的“精神”之高出具体“科学”的地方就在于“追求真理”。如何“追求真理”?竺可桢概括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不计利害”对于一个崇尚实用理性的民族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这正是我们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不计利害”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包含着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
7.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作者所肯定的对“科学精神”的理解的一项是( )
A.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方法,它崇尚效用的精神、权力意志的精神、科学至上的精神。
B.科学精神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它高出具体“科学”的地方就在于“追求真理”。
C.科学精神在“追求真理”时,“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D.科学精神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包含着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弘扬科学精神有两种思路,一个是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一个是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不仅不折不扣的运用在实际的科学研究和日常社会生活领域中去。
B.没有人会认同“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原子弹、做核试验”是高效的方法。
C.弘扬科学精神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意义,特别的张扬科学的优越性;另一个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思路。作者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
D.科学主义不是科学的一个产物,而是技术理性支配下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第一种思路,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就是科学主义。
B.“让科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彰显了科学主义的理想,有气魄,有力量,作者大为赞赏。
C.教育学里有一个原则叫“因材施教”,在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今天,那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
D.伟大的科学家们都不是科学主义者,他们深知科学的限度。由此可知,科学主义的错误就是把一些科学方法不加限制地运用到日常社会生活领域中去。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共6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吏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奉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危险)
B、而刘夙婴疾病(绕)
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查和推举)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不久)
11、以下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B、臣之进退 之二虫又何知
C、且臣少仕伪朝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则以刘病日笃
12、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表文写得情词动人,又十分得体。李密反复申说祖母的养育之恩和本人终养祖母的愿望,同时还摆出了“圣朝以孝治天下”的道理,使人感到他的陈情无懈可击。此外为防备皇帝疑心自己仍在怀念蜀汉故国,又加说了“不矜名节”等语。
B、第二段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称颂皇恩浩荡,后申诉委曲矛盾的心理层次。
C、骈体文要求表达方面的声韵美,注意句法整齐,渐渐发展为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四字句、六字句交互使用。这些特点在本文中可以窥见,形成骈散结合,和谐而又错综,流畅而又婉转。
D、本文动之以情,说之以理,是一篇情理兼备的好文章。美中不足的是李密所陈之情,无非是孝养祖母,这仍属于宣扬封建道德。
四、文言文翻译、古诗鉴赏和默写(共20分)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 :
②、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
。
③、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
。
(2)有人说三、四两句将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得自然无痕,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3分)
15、根据原文,在横线上补写句子。(5分)
①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以盘桓。
②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 ,死当结草。
五、阅读下面文学类文章,完成16——至18题(共16分)
静夜思(朱铁梅)
①停电了,周围一片黑暗、沉寂。
②这是冬日的傍晚,本是华灯初上家家丝竹乱耳户户饭菜飘香的时刻,但不期然的停电打乱了这一切。一个按照惯性轰轰嚷嚷运转的世界骤然停止,静了下来。做什么呢?我突然发现整天风风火火生活在电中的人们一旦电断是多么的手足无措、百无聊赖。睡觉?不,才只有六点半。我只好坐在了窗前。
③窗外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它干枯的黄叶疏疏朗朗占满了整个窗际。底子,是冬日里苍茫的暮色。夕阳熟透了的橘红散漫开来,和着天空那一汪水晶蓝涂抹出一方晶莹剔透瑰丽的夜空。起风了。宁静得近乎神秘的夜空被沙沙作响的梧桐叶子分割开来,斑斑驳驳,摇荡成一片片美人飘飞的裙裾,在风中沉醉地歌着舞着。
④忽然生出一种幽远宁静的感觉,恍若隔世。小时候,没有电的夜晚,总是坐在院子里,一个人,呆呆地看月亮,看星星。春天太招摇,夏天太吵闹,秋天里夜空太远太高,独独爱上冬天,爱它尘埃落定般的清凉和寂寥。
⑤古人在没有电的夜晚如何度过呢
⑥“危冠广袖汉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明月如霜,好风如水.一位清幽的女子独步闲庭,以钗击竹,在丁丁当当的击节声中自自在在地歌唱,清歌一曲,如水般流淌在清凉的夜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位悠然的雅士,在梅子黄时淅淅沥沥的夜雨中静听蛙声一片,抚弄棋子,在跳动的烛光中静候友人来对弈。其实,客来与否对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自然的声息中从容地安顿着自己的生命。更多的时候,他们是伴一盏孤灯读书,或如现在的我,静坐窗前,看,听,或者冥想自然。我曾经惊讶于他们对于“窗”这个意象的挚爱。在现代人眼中,窗不过是一个与钢筋混凝土没有任何分别的稀松平常的建筑构件。但在他们,却要竭尽巧智,把窗塑造得千姿百态,再绘上飘香的花儿,游走的鱼儿,翩飞的蝴蝶,活泼泼,鲜灵灵,尽态极妍。倘还不尽兴,索性开它一面“景窗”,尽去雕饰,纯归天然,让活生生鲜亮亮的自然万象一股脑儿涌进来,填个满窗满眼。在他们笔下,窗更是被赋予了无尽的情韵与内涵。他们或取窗作意象,或用窗为名字——“绿窗”、“草窗”、“竹窗”、“淡窗”、“轩窗”……南宋词人吴文英更自号“梦窗”,梦与窗相连,窗外是绿色满天,一川烟草,茂林修竹,落花无言,窗内是“梦阔水云窄”,窗外的自然与梦中的世界就这样透过窗这一众妙之门浑成一片“绿满窗前草不除”,他们沉醉其间,也便会这般珍视,把这一切呈给自己的窗。
⑦“电来了!”周围一片沸腾;被阻断已久的电流像冲决堤坝的洪水,以更强劲的力量撞击着眼睛,把每一个角落照得雪亮。因为双眼一时无法适应这灼热的明亮,我赶忙把目光投向窗外——呀!天地间漆黑一片,飘舞的黄叶和斑斓的夜空魔术般消失殆尽。我下意识地拉灭灯,再看,美丽如梦幻般再现,叶子依然在飘,夜空依旧绚烂。我猛然警醒,人类发明了电,在我们把自己照得雪亮的同时,自己以外的世界却黯然失色,失去了原初的美和鲜艳。中心越明亮,中心以外的世界便越暗淡。每天被“巧夺天工”的人造像浸淫着的眼睛再也无心、无暇、无能力去看鲜活的自然。
⑧我站在窗前,贪婪地注视着天边的那最后一抹晚霞,它燃烧将尽了……
⑨楼道里一如既往地飘出有些古怪的邻居某王老师每天此刻必放的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其中杜丽娘的唱段——“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该看新闻了,我恋恋不舍地打开了灯。
(选自《散文百家》07年第9期)
16.作者在文章第③段描写窗外景色的用意是什么 (6分)
。
17.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在现代人眼中,窗不过是一个与钢筋混凝土没有任何分别的稀松平常的建筑构件。(2分)
。
(2)我站在窗前,贪婪地注视着天边的那最后一抹晚霞,它燃烧将尽了……(2分)
。
18.文章以听王老师《牡丹亭》和看新闻结尾,对表现主旨有什么作用 (6分)
。
六、作文(40分)
平庸就是如同跳高能跳1.5米却把标杆设置在1米左右;拒绝平庸就是在跳过1.5米之后继续将标杆升高,不断刷新自己的记录。
拒绝平庸,追求卓越,是个人、集体、民族自立和自强的根本所在。
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高#考じ试⌒题#库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