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4灯笼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4灯笼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4 13:24:2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有些事,如一阵清风,过去了就过去了;有些事,逝去了,便成为永恒;而有些事,如散落在记忆深处的珍珠,永不褪色,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 只是孩童的 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伯箫的《灯笼》,看灯笼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
导入新课:
知识卡片:
灯笼 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1931年日本侵略者在沈阳精心安排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作者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和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背景介绍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什么zhēng sòng( )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lǐng yù( )的。
(2)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wò xuán( )着的情事。
(3)那种xī xī rán( )庭院的jìng mù( ),是一辈子sī mù( )着的。
争讼
领域
斡旋
熙熙然
静穆
思慕
(4)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
chàng wǎng( )。
(5)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qiāng rán( )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
(6)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mǎ qián zú( )。
怅惘
锵然
马前卒
(7)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
liáo yuán( )的一把烈火!
(8)那时自己对rén qíng shì gù( )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燎原
人情世故




































































































3、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揭示了我与灯笼的缘分?
(1)夜聊掌故(祖孙缘)
(2)母接灯笼(母子缘)
(3)村口挂灯(游子缘)
(4)张灯结彩(元宵缘)
(5)垂珠帘珑(家族缘)
(6)朱红纱灯(书法缘)
(7)幽悄深宫(深宫缘)
(8)挑灯看剑(英雄缘)
(9)马下前卒(现实缘)
怀恋过往,表明灯笼对“我”的意义重大。
寻缘




































































































5、自由读10-11自然段,思考:关于宫灯的想象和对古时将军挑灯看剑的描写有什么深刻意义?
对宫灯进行想象,体验深长的历史况味。
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升华
6.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7.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1、学勾画,学品评,自由读3-12段,用文中词语表达我与灯笼的各种缘分中蕴含的情感?
祖孙缘(温情)母子缘(深情)
游子缘(暖情)元宵缘(忘情)
家族缘(伤情)书法缘(雅情)
深宫缘(愁情)英雄缘(豪情)
现实缘(壮情)
品缘
1.感情变化明晰,结构严谨。
这篇文章由小时候喜欢的火、光自然过渡到灯笼,又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通过对宫灯的想象,体验到了深长的历史况味,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由个人的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2.运用典故。
此文写于抗战时期,故作者在文章最后说“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辛弃疾,表达的是杀敌卫国、抵御外辱的主题。作者说 “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鲜明地表达抗敌卫国的感情。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本文回忆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文化层面及个人情感层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达了“我”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总 结
写缘
如今,华夏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你凝视“嫦娥”登月,
你照亮“蛟龙”入海,
你陪伴“天眼”雄视宇宙,
你笑看“高铁”独冠全球。
春天最美的花开
是你绽放的笑容
春天最美的身影
是你逆行的从容
因为有你
我们一起担当生命之重
爱是最鲜艳的彩虹
为了大地的葱茏
你选择无怨无悔的英勇
你是逆行的勇士,你是最美的星
情是最深切的感动
和人民生死与共
你选择义无反顾向前冲
你是逆行的勇士,你是最亮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