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曹刿论战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曹刿论战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4 11: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


《左传》
背景链接
长勺之战的背景——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庄公8年(前686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前685年)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打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文体链接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读准字音
曹刿(guì) 小惠未徧 (biàn)
小信未孚(fú) 又何间焉 (jiàn)
公与之乘(chéng) 长勺(sháo)
辙(zhé) 轼(shì) 遂逐齐师(suì)
彼竭(jié)我盈(yíng) 望其旗靡(mǐ)
预习与交流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遍 一作:徧)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课文
译读课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军队
攻打
请求拜见
大官们谋划
参与
目光短浅
深谋远虑
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
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
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
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独占
徧:通“遍”,遍及
听从,服从
指猪、牛、羊等
虚夸
信实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战则请从。”
为人所信服
信用
赐福、保佑
案件
即使
根据
实情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凭借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
遂逐齐师。

代曹刿

击鼓
代指军队
溃败
驱车追赶
代指齐军
代齐军
车前横木
就,于是
追赶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
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
逐之。”
已经
战胜
代曹刿那样指挥
缘故
发语词
振作
第二次
士气旺盛
埋伏
兼词,于之,在那里
倒下
推测
总结
曹刿问战
曹刿参战
曹刿论战
曹刿请见
三问—三答
可以一战
取信于民
曹刿的性格特征:
曹刿的活动
曹刿的性格
曹刿请见
爱国热情(有德)
论何以战
政治远见(有识)
从战指挥
军事才能(有才)
论何以胜
谋略过人(有学问)
远 谋
战前
战中
战后
取信于民
捕捉时机
分析胜因
课文中哪两个字最能概括曹刿这一人物的特点?
分析鲁庄公的性格特征:
故事内容 庄公性格
三问三答
政治上无能
公将战
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
公问其故
军事上无知

古今异义1.齐师<伐>我 (古义:进攻 今义:讨伐)。2.齐<师>伐我 (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3.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轻视,看不起) 。5.衣食所<安>(古义:养 今义:安稳)。6.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7.<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8.弗敢<加>也 (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 。9.必以<信>(古义:实情 今义:诚信)。10.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 。11.必以<情>(古义:以实情判断 今义:感情)。12.<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13.忠之<属>也 (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14.<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 。15.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16.< 再>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一词多义1.故:原因,缘故 (公问其故) 。所以(故逐之) 。2.(民弗从)从:跟从  。(战则请从)跟随   。3.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 (其乡人曰)。他们,指齐军   (吾视其辙乱)。4.以:凭借   (何以战)(可以一战)。按照  (必以信)。把 (必以分人)5.请:请求   (曹刿请见)。允许  (战则请从)。6.之:助词,的  (小大之狱)。代词,代曹刿  (公与之乘)。
一词多义
7.加:戴上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虚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8. 间:暗暗地,私自(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间,当中 (颓(tui)然乎其间(jīan)者)。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表示房屋的量词, (安得广厦千万间)。一会儿,顷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断, (虽与外人间隔)。时刻, (奉命于危难之间)。偶尔, (时时而间进)。9.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又何间焉)兼词,于此,在哪里。(惧有伏焉)
通假字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 文言句式 1.夫战,勇气也:判断句“……,……也”,表判断。2.忠之属也:判断句“……,……也”,表判断。3.可以一战:省略句“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 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2.公将鼓之: 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3.忠之属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4.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5.下视其辙: 名词作动词,下车。6.齐师败绩: 名词用作动词,大败。7.必以情:名词用作动词,(以)实情判断。
强化训练
7.关键句子翻译
(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答案: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答案: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答案: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答案: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5)既克,公问其故。
答案: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
(6)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答案: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