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教学目标
1、抓住文章主线,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2、理解文章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着议论和抒情
3、理解作者反复提及“感谢母亲”,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读第一段
找出:
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母亲的本质特征(线索)
呼应题目,引出下文
第一段
题解
读题目,文章应该围绕那个字展开?
“忆”
“忆”什么?
“忆”
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反抗压迫
支持革命
2—4
任劳任怨
5
整日劳碌
6
艰苦,节衣缩食
7
周济穷人
8
遭受更多困难
支持外出读书
不反对,而是为我慰藉
回家继续劳动
实际行动支持革命
9
10
11
12
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
爱母亲
爱党
爱人民
突破家庭的范围,则从等广阔的背景下写出母亲的平凡而伟大
13
小结
品析人物
母亲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思想品质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退佃、搬家和天灾;没有灰心,反感为富不仁者
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勤劳俭朴、聪明能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 爱憎分明、朴素的阶级意识
有远见、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深明大义
热爱劳动 勤劳一生
……
母亲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
勤俭节约、简朴能干
任劳任怨、宽厚仁慈
有远见、识大体
同情革命、支持革命
……
第五段
情感
第6段
情感
表现
第12段
情感
第13段
情感
探究
1.对于文章结构的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最后两段是一部分,一种认为最后四段是一部分。怎样划分更恰当?
提示:
1、从文章内容和结构的前后呼应来看
2、从文章的表达方式来看
这两种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
文章内容和结构
30%
40%
从文章内容与结构的前后呼应看,文章第14、15段,承接上文叙述的事例,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一是"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这两段说出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与文章开头照应,又自然引出下文。文章最后两段则表达对母亲的沉痛悼念以及作者报答母亲的决心。
表达方式
30%
40%
从文章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前文是具体叙述母亲"勤劳一生",而从第14段开始的最后四段,转而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第14、15段,是表达对母亲的感谢,第16、17段,抒写母亲离我而去所带来的哀痛和自己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最后这四段,写作者感谢母亲以及由爱母亲到爱党和广大人民,是感情深化、主题深化的部分。
总结
文章按照 顺序记叙了母亲的一生,紧扣母亲的特点选材,以母亲 为主线先 ,后概括叙述和 。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时间
勤劳一生
记叙和描写
议论抒情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