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1 透镜》同步练习卷(word版 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1 透镜》同步练习卷(word版 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04 17:2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
透镜
一.选择题
1.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3.下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  )
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
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
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5.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  )
A.会聚作用
B.发散作用
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D.无法判断
6.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a
B.b、d
C.c
D.a、b、c、d
7.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8.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C.甲、乙都是凸透镜
D.甲、乙都是凹透镜
9.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
A.
B.
C.
D.
10.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11.关于光现象,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
A.影子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
B.缥缈不定的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C.“老花眼”戴“老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朗朗夜空的星光闪烁﹣﹣光的折射
12.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透镜的焦距是(  )
A.5cm
B.10cm
C.15cm
D.30cm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甲透镜/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 
 (近视/远视)眼的矫正。
14.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空气泡下方处较 
 (选填“亮”或“暗”),这是因为太阳光射向空气泡和水如同射向 
 透镜一样,折射光线会 
 (选填“发散”或“会聚”)。
15.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 
 透镜,乙透镜应是 
 透镜。(两空选填“凹”或“凸”)
三.作图题
16.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7.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右焦点处有一平面镜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束光AB经凸透镜和平面镜怎样传播?画出光路图来。
18.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19.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两个焦点,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焦距以内,请在图中用作图法画出烛焰S点的像S′。
20.如图是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A、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应该过焦点。故A错误。
B、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B错误。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C正确。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图中的凹透镜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2.解:由题意可知,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则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由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可知,此透镜是一个凸透镜。
故选:A。
3.解:如图,中间比边缘厚的ABC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D是凹透镜。
故选:D。
4.解:A、据图可知,该装置是透镜,所以光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由于不知道该光斑是不是最小、最亮的那一点,所以不能确定该点是否是焦点,故B错误;
CD、据图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解:根据空气泡的形状可知,空气泡两侧的水相当于是两个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的作用,所以容器水中的空气泡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发散作用。
故选:B。
6.解:从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是凸透镜,且入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发出的,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
故选:C。
7.解:由图可见,阳光通过眼镜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是凹透镜。
故选:D。
8.解:光通过甲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了,因此甲为凸透镜;而光线经过乙之后,折射光线推迟会聚了,故乙应为凹透镜,如图所示。
故选:A。
9.解: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应该是B瓶口,因为B瓶口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
故选:B。
10.解:
利用会聚太阳光法测焦距时,要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白纸(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白纸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可得凸透镜的焦距。可见ABD错、C正确。
故选:C。
11.解:
A、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缥缈不定的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折射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
C、“老花眼”是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变弱造成的,戴“老花镜”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C正确;
D、朗朗夜空的星光闪烁是因为星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B。
12.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若光斑是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则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如图
若光斑是已过焦点会聚,则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如下图所示,D为焦点,CD为焦距。
已知光斑的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
==2,则CD=2DE;
而CD+DE=15cm,即CD+CD=15cm,解得CD=10cm;
即凸透镜的焦距f=CD=10cm。
故选:B。
二.填空题
13.解:从图知,通过甲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所以甲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甲是凸透镜。
通过乙透镜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乙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乙是凹透镜。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过强引起的,所以要用凹透镜对光线进行发散。
故答案为:乙透镜;近视。
14.解: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在气泡的下面对应的位置较暗。
故答案为:暗;凹;发散。
15.解:通过甲透镜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甲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甲是凹透镜。
从图知,通过乙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所以乙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乙是凸透镜。
故答案为:凹;凸。
三.作图题
16.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17.解: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向焦点F;
(2)射向焦点F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点为F,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该反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再次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
18.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19.解:
由S发出的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为S的像S′,如图所示:
20.解:
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