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复习 
教材依据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总复习《面积的复习》。 
设计思路 
整理与复习应以知识整理为手段,学会整理、复习知识是目的。复习不再是呆板的知识回顾,习题练习。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体验脑子里的知识从零乱到系统的过程,逐步让学生形成自己归纳知识的意识,到具有归纳的能力,实现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巩固面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 
通过知识点的复习,进一步掌握面积计算和运用的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整理和构建知识的能力,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与面积有关的基础知识。 
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熟练解决有关面积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摸几个物体的表面,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动作猜一猜今天的学习内容。(相机板书:面积、物体的表面) 
二、整理沟通 
 1、提问:关于面积,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你准备怎样复习?教师介绍一些好的复习方法。 
 3、复习“面积单位”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书中是如何规定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的? 
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②课件出示:A、一张邮票表面的面积4 ; 
B、一块手帕的面积是5 ; 
C、一张八仙桌桌面的面积约为1 。 
③问:大约多少块手帕的面积为1平方米?引出并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4、复习“进率” 
①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②提问:你怎么知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 
③小结: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100。 
5、复习“面积的计算” 
①小刚家窗户上的玻璃有一块破成下图形状,你认为应该换上一块多大面积的玻璃呢? 
②引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6、复习“面积的意义” 
①判断“ ”这些图形有面积吗? 
②什么样的图形有面积? 
③总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7、复习“面积与周长的比较” 
①判断:有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与周长相等。 
②周长和面积究竟有哪些区别? 
引导学生完成下表: 
长方形 
面积 
周长 
意义 
大小 
长短 
单位 
面积单位 
长度单位 
计算方法 
长×宽 
(长+宽)×2 
三、练习 
 1、 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30米,洒水宽度是3米。这辆洒水车25分钟洒水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面积是3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李奶奶分别用36米长的篱笆围了3个正方形的养鸡棚,第一个围在场地中间;第二个一面靠墙;第三个围在墙角,两面靠墙。分别求出三个养鸡棚的占地面积。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面积的复习 
意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