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
例题首先呈现了三幅涉及长度单位“千米”的图片,内容分别是铁路旁的里程碑、公路旁的指示牌和公路旁的限速标志,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产生认识千米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 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于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 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里的介绍包含了三个要点:第一,千米是一 一个长度单位,而且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第二.作为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通常被用来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即指明了它的应用范围;第三,千米的不同名称及字母表示方法。初步了解上述内容后,教材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思考“1 千米有多长”这个核心问题,并要求他们先到操场上看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长,再联系他们的具体感受,进一步明确: 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即: 1千米= 1000米。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认识并感受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 1000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推算、估计等活动中,初步了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数学推理、估测能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设计理念]
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体验、加深认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千米的实际应用,设计中用了多种方式让学生感知千米,建立1千米有多长的长度观念:①100米跑道三年级学生大约走200步推算揍2000步的路程约是1000米,即1千米。 ②六年级男生和女生跑1千米需要的时间感知1千米的长度。③学校环形跑道几圈就是1千米。④放学路上,从学校到那里的路大约1千米。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推算1千米约需要走多少步→多种方式感知1千米并肩立1千米有多长的观念→练习中体会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的过程,使学生掌握观察、比较、测量、推算、估计等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激趣导入:
⒈师: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名叫“智慧果”,他是智者的象征,老师要把智慧果奖励给爱动脑筋、积极发言的小朋友们。小朋友们,想得到智慧果吗?咱们一起来给自己加加油吧!
⒉师:你学习过哪些长度单位?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他们的名字。用字母可以表示为?请比划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有多长?
(设计意图:利用平板中的实物投影的功能现场拍摄孩子比划出的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既能让其他孩子看得清晰,又能检验自己及发言孩子的对错。)
⒊知识掌握得很扎实,送你一颗智慧果,再送你一个大拇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化成了什么山压住了孙悟空吗?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把手掌打开,从小姆指开始依次住着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猜猜,拇指峰上住着谁?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认识千米
二、探究学习,认识千米:
⒈师: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哪里听过或看过“千米”?你最想了解千米的什么知识?
师:这是今早韩老师从曙光双语学校开车来实验小学上课,从导航上截下的一幅图,这里圈出的5.4公里的公里是什么单位呀?5.4公里指的是从曙光双语到实验小学的距离。公里是千米的小名,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哪里听过或看过“千米”?你最想了解千米的什么知识?
⒉师:韩老师收集了这几张图片,这些图片中的数据你了解吗?
①这段铁路的长度是180千米。 ②到黄山还有98千米的距离。
③这条高速公路最低限速每小时60千米。小汽车每小时最高限速是120千米,大客车每小时最高限速是100千米,货车每小时最高限速是90千米。
师: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音频介绍: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千米,是由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跨江大桥。万里长城约长6700千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长江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让学生通过声音和画面了解到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师:千米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师: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了什么初步印象?
三、教学1千米与1000米:
⒈师: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想象下:
①用1米的米尺量1000次,量出的长度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②实地走一走: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走100米的视频。通过实验和计算我们得出了三年级小朋友的平均步长约是50厘米,走2步的路程约是1米。孩子们我们推算下走20步的路程约是多少米呢?那是因为10个1米是10米。再推算下,走200步的路程约是多少米?因为10个10米是100米。继续推理,走2000步的路程约是多少米?那就是10个100米就是1000米。
(设计意图:视频播放本班一个孩子走学校100米跑道,记录下步数和时间便于接下来的推算,设计用步数推算是为了体会到10个1米是10米,10个10米是100米,10个100米是1000米,记录的时间可以用来感受1千米的长度大约用时15分钟。)
⒉师:1000米是一段很长的距离,用米做单位时,数字很大是1000,所以我们把单位换成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数字就缩小成1,1千米 1000米 这两种写法都对,它们表示的长度是一样长的。
⒊我们再用时间来感受下1千米,走100米大约需要1分30秒,走200米大约需要3分钟,走1千米的路程大约需要几分钟呢?
板书: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
⒋ 师:我们再用学校的环形跑道来感受下1千米。你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5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4圈是一千米,标准跑道是400米一圈,2圈半是一千米。
⒌师:孩子们,放假时你们喜欢去九升广场逛一逛,看场电影吗?从九升广场开始走1千米能走到哪里呢?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象)
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去的九升广场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走的视频,让学生通过看和想象并闭上眼睛再走一遍感受到1千米的长度。建立1千米的模型。)
⒍看了听了这么多关于1千米,下面请你来描述下你心里的1千米:
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讨论)
⒎引导:那孩子们,韩老师家离学校约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韩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学校?有什么理由?平时返校你的家人是用什么交通工具送你回校的,你家离学校大约多少千米?需要多长时间?
四、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⒈师:下面这些出行方式,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呢?请你仔细比较后连一连。
(设计意图:通过平板中的练习发布,让学生采用批注的方式完成练习,自己上交后还可以翻看任意其他同学的作业,在翻看的过程中互相比对,发现问题。)
⒉请根据物体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天安门城楼的高度约是35( )
(设计意图:这道练习是通过平板中的投票功能,可以统计出正确率,也可以知道那些孩子选错,点选错同学起来分析自己的错误原因或者让选对同学进行讲解。)
首尾呼应,总结全课: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老大千米和老二米之间的进率却是1000,介绍长度单位的进率歌,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利用节奏鲜明的配乐,伸出手有节奏地读出长度单位进率歌,既有趣又能利用儿歌记住进率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