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2整式的加减(四)-1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2整式的加减(四)-1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04 15:2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整式的加减(四)
教科书
书名:数学
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
6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法则.
2.让学生体会整式的加减运算来源于实际,是实际的需要,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整式的加减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感受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整式比数字更具一般性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法则.
教学难点:整式加减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
复习回顾
二、
获取新知
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规律,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回顾一下(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用符号表示为:
(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用符号表示为:
练习1.填空: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规律,利用它们可以将一个多项式进行化简,我们来看例1:
例1.计算:
解:
第一小题是两个整式的和,两个括号前面都是+1,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去完括号后我们再合并同类项;
第二小题是两个整式的差,第一个括号前面是+1,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第二个括号前面是-1,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去完括号后再合并同类项;
下面我们在例1的基础上来进行一个变式练习:
练习2:
(1)求多项式

的和
(3)求多项式

的2倍的差
分析:(1)求这两个多项式的和首先要将两个多项式用括号括起来,再用加号连接.
(2)求两个多项式的差首先要将两个多项式用括号括起来,再用减号连接,不加括号的话,就会改变了原有的运算顺序,出现错误,第二个括号前面是-1,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去括号后再合并同类项;
(3)这里多项式
的2倍,要把多项式
用括号括起来,前面的倍数是2,最后求的是差,要用减号连接,即
;在这个运算中既有乘法,又有括号,最终的运算是减法。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如何进行运算呢?
由此,同学们可以总结出整式加减运算的方法吗?
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
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下面我们来看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在实际应用问题中的应用。
三、
典例精析
四、
课堂小结
五、
布置作业
例2:笔记本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y元.小红买3本笔记本,2支圆珠笔;小明买4本笔记本,3支圆珠笔.买这些笔记本和圆珠笔,小红和小明一共花费多少钱?
解法1:小红买笔记本和圆珠笔共花费
元,小明买笔记本和圆珠笔共花

解:小红和小明一共花费(单位:元)
按代数式的书写规范,代数式后面有单位,要将代数式作为整体加括号,求两个代数式的和,再用加号连接.
解法2:小红和小明买笔记本共花费
元,小红和小明买圆珠笔共花费
元.
解:小红和小明一共花费(单位:元)
对于同一个问题情景,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可以列出不同的式子,但最终得到同一结果。
我们再来看一道应用问题
例3:
做大小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寸如下(单位:cm)
(1)做这两个纸盒共用料多少平方厘米?
(2)做大纸盒比做小纸盒多用料多少平方厘米?
长方体一共有六个面,上下、左右、前后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相等,
所以小纸盒的表面积是
大纸盒的表面积是
解:(1)做这两个纸盒共用料(单位:cm)
解:
(2)做大纸盒比做小纸盒多用料(单位:cm)
这里同样强调要把大小两个纸盒的表面积加括号后用减号连接,不加括号的话,就会在后两项的符号上出现错误。
1.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
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2.注意:
(1)在去括号时注意每项都要乘以倍数因数,不能漏乘,还要注意去括号后原来各项的符号是否改变。
(2)在求整式和差的实际问题中,要把整式作为整体加上括号,
再用“+”
或“-”连接。
教科书69页1、2题
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