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全章复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全章复习-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04 15:2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文本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全章复习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八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年6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巩固因式分解的定义与方法,并利用因式分解解决有关问题;
2.了解型式子因式分解的方法.
教学重点:多项式因式分解的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因式分解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


一、
复习
回顾
上节课了解了本章的知识结构,具体复习了整式的乘法,我们这节课来复习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的定义:
因式分解是整式的一种恒等变形,是与整式的乘法方向相反的变形.
整式的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整式.而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知道了这种关系,不仅有助于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而且也可以把整式乘法的过程反过来,得到因式分解的方法.
2.因式分解的方法:
(1)先提公因式:
(2)观察项数:
(3)检查分解是否彻底.
对于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2具有非负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
12


二、
典例
选讲
例1.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分析:(1)审题:从左到右的变形
(2)选项A,等式右边没有化成乘积的形式,它是两个整式相乘,得到了一个新的整式,属于整式的乘法;
选项B,等式右边没有化成乘积的形式;
选项C,首先从形式上符合因式分解,分解的是否正确呢?,我们不难判断出,选项C是正确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是相反的变形,来进行判断;
选项D,等式右边出现了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它不是整式,不属于因式分解.
小结1:判断变形是否属于因式分解,这个变形要符合因式分解定义的每一个条件.
例2.分解因式:
(1);
(2).
分析:观察代数式的特点,结合因式分解的步骤分析.
解:(1)
小结2:分解因式中,提公因式是我们的首选方法,检查因式分解是否彻底也是很关键的一步.
(2)
法一:
法二:
小结3:通过观察代数式的特点,如果能够直接分解因式,就可以直接分解因式,如果没有观察出来,也可以先整理,然后再分解因式.
巩固练习:分解因式
(1);
(2).
解:(1)
(2)
因式分解作为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在一些问题的解决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3.(1)已知,,求的值;
(2)若,求的值.
(1)分析:观察题目已知中的代数式与,与所求值的代数式之间的关系.
解:
将代入,
原式=.
(2)分析:观察题目中的条件,如何确定x,y值?
解:
.
小结4:通过观察题目中代数式的特征,从比较复杂的条件入手,利用分解因式进行计算,或者化简,从而解决问题.
10分

三、
知识
拓展
探究:分解因式:
观察这个代数式发现,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都不能将其分解因
式,下面一起来探究,某些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如何
分解因式.
利用整式乘法可以得到:,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方向相反的变形,,某些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可以分解为两个一次二项式乘积的形式,关键确定m,n的值,下面以为例:
拆:
凑:
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十字相乘法.
能使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的式子的特征:
三项;(2)二次;(3)二次项系数为1;
(4)常数项mn,一次项系数m+n.
注意:1.竖拆二次项系数和常数项;2.横写分解因式结果.
小结5:型式子因式分解的步骤:
1.拆常数项;2.凑一次项;3.横写结果.
当然我们在拆凑的过程中,可以先观察常数项与一次项系数的符号.常数项6>0,有四种拆法,分为两类,同正,同负,而一次项系数为5>0,分得的两数的和为正,那么只拆凑同正的情况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减少尝试的次数,提高做题的速度.
例4.分解因式:
解:
拆:
凑:
小结6:先观察符号,再进行拆凑,多次尝试,不断积累经验,会比较迅速地找到正确的结果.
巩固练习:分解因式
解:
拆:
凑:
十字相乘法也可以分解某些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二次三项式,
同学们课下可以尝试一下.
1


四、
归纳
总结
1.复习因式分解的定义与方法,并利用因式分解解决有关问题;
2.了解型式子因式分解的方法.
五、
课后
练习
1.分解因式:
(1)
(2)
(3)
(4)
2.已知,,求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