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腊八粥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腊八粥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4 13:22:2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腊八粥》学习单
一、字词检测
1. 读准字音,并给下列生字组词,注意规范书写。
腊là( ) 粥zhōu( ) 腻nì( )
灌guàn( ) 搅jiǎo( ) 稠chóu( )
嘟dū( ) 褐hè( ) 缸gāng( )
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再把课文中带多音字的词语圈出来,大声读两遍。
yān( )  匙 chí( ) 脏 zàng( )
咽 yàn( ) shi( ) zāng( )
yè ( )
3.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
(3)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
4.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 )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
(3)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
(4)“呃……”他惊异地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
二、理清课文思路
1.本文的作者 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説《 》《 》、散文集《 》等。
2.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找出相应的自然段读一读,体会八儿的心情变化,完成网络图。
3.作者哪些部分是详写的,哪些部分是略写的?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找出文中的句子,说说作者怎么写出八儿的馋样儿的。
三、阅读理解:
腊八粥
冰心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 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了煮腊八粥的哪些人?
2. 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哪三件事串联在了一起?
四、小练笔: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腊八粥》学习单(答案)
一、字词检测
1. 读准字音,并给下列生字组词,注意规范书写。
腊là(腊月 ) 粥zhōu(稀粥) 腻nì(细腻 )
灌guàn灌溉 ) 搅jiǎo(搅动 ) 稠chóu(稠密 )
嘟dū(咕嘟) 褐hè(褐色 ) 缸gāng(水缸 )
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再把课文中带多音字的词语圈出来,大声读两遍。
yān( 咽喉 )  匙 chí(汤匙 ) 脏 zàng(心脏 )
咽 yàn(吞咽) shi( 钥匙 ) zāng(脏乱 )
3. 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拟人 排比 反问
4. 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二、理清课文思路
1.本文的作者 沈从文 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説《边城 》《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2.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找出相应的自然段读一读,体会八儿的心情变化,完成网络图。
3.作者哪些部分是详写的,哪些部分是略写的?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详写等粥部分。略写喝粥部分。通过八儿的所见、所闻、所想来写腊八粥,结合八儿的心理变化,突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也展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
4.找出文中的句子,说说作者怎么写出八儿的馋样儿的。
文中句子,例如: 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
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三、阅读理解:
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了煮腊八粥的哪些人?
我 ; 我的母亲;孙子的母亲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哪三件事串联在了一起?
我的母亲给我煮腊八粥;我煮腊八粥纪念母亲;孩子们煮腊八粥纪念周总理 。
喝粥
急切
心满意足
盼粥
喝粥
急切
心满意足
分粥
等粥
期盼
猜粥
好奇
惊异
看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腊八粥》教学设计PPT
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
腊八粥
腊八粥来历
https://baike./item/腊八节/430373 fr=aladdin
传说一
传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17]
传说二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传说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17]
传说三
传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17]
腊八粥 腊八醋
腊八蒜 吃冰 腊八面
腊八节的习俗
走近作者
沈从文(1902—1988),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主要作品:《边城》《长河》《湘行散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试着用词语概括。
认读词语
腊八粥 甜腻 栗子 花生仁 咽下
唾沫 大匙 搅和 浓稠 嘟囔
孥孥 肿胀 呃 黄焖鸡 熬粥
深褐 染缸 脏水 筷子
腊八粥 甜腻 栗子 花生仁 咽下
唾沫 大匙 搅和 浓稠 嘟囔
孥孥 肿胀 呃 黄焖鸡 熬粥
深褐 染缸 脏水 筷子
多音字
搅和
劲敌
钥匙
和气
松劲
大匙
和面

chí
jìn
shi
huó
huo
jìng
yān( ) 匙 chí( ) 脏 zàng( )
咽 yàn( ) shi( ) zāng( )
yè ( )













我会写
本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八儿等粥、喝粥的经过。哪部分详,哪部分略?
爱粥
等粥
喝粥


细读第1自然段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人人喜爱腊八粥,也说明了腊八粥十分美味。
腊八粥
材料丰富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诱人
香气
材料丰富
怎样写具体的
人人爱吃
食材丰富
香气诱人
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
大碗大碗,
大匙大匙
小孩子,大孩子
老孩子,
软糯香甜 美味可口
小练笔:写一种你喜欢的食物
提示:从食物外观、材料、味道、做法几方面来写。
作者将八儿“等粥”分成了四个层次,分别是哪几个
盼粥
分粥
猜粥
看粥
画出第2—8自然段中描写八儿的句子,说说这些是什么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夸张——写出了八儿的兴奋样儿。
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神态描写:表现了八儿迫不及待的心情。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语言描写:写出了八儿为了早些吃到腊八粥而撒谎的馋样儿,天真可爱又有一点狡黠,颇有童趣,让人忍俊不禁。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品读8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做腊八粥不容易
反问句:强调八儿对腊八粥虽然望眼欲穿,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苦苦等待。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呀! 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馋样儿
这种八儿能吃三碗半的粥在他心中是什么样子的?读第13自然段,找出八儿的猜想。
猜粥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熟悉的食物
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让他看到粥时,八儿心里是怎么想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看粥
如他所猜的样子(前后照应)
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围着锅边一圈。
惊讶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有点嫌弃
第三部分中,八儿终于如愿吃上了腊八粥,作者是如何描写八儿一家吃粥的情景的?(略写)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心满意足
八儿等待腊八粥,到喝粥的过程他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焦急—期盼—好奇—惊异—心满意足
文中多次写到腊八粥在锅里“叹气”,为什么要这样写?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
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
拟人:把锅里正煮着的腊八粥当作人来写,明写腊八粥“叹气”,暗指八儿等得心急。
拟人:“有声无力”形象地写出了粥在锅中被小火慢熬的情景。
拟人:“叹气”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在锅里煮的时候的状态。
板书设计
腊八粥
爱粥
等粥
喝粥
盼:迫不及待
想:苦苦等待
猜:妙不可言
看:出乎意料
浓浓亲情
和谐气氛
补留白,体会文本妙处
1.略写吃粥部分,留下想象空间。
2.《穷人》一课,桑娜心理活动部分
3.《三打白骨精》
4.发挥想象,续写八儿喝粥的情景。
(注意突出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神态、动作、心理,可以进行侧面描写,运用恰当修辞手法描写)
阅读全文,感受人物形象及情感
1.八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活泼可爱、天真烂漫
2.妈妈:对儿子的宠爱,不辞劳苦
3.腊八粥软糯香甜,饱含浓浓的家的味道,表达作者对家的思念。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下)第 一 单元 备课教案
课 题 2.腊八粥 课 型 精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学习字词,积累叠词,会写“腊八粥、感觉”等18个词语。2.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分清详略并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3.能找出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与同学交流感受。 4.能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一种自己的喜爱的食物,写出其特点及对它的喜爱之情。
重点 1.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2.说说课文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难点 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体会浓郁的民族风情,仿照课文,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板书设计 腊八粥人人喜爱腊八粥盼粥 - --迫不及待分粥 ---聪慧狡黠 浓浓亲情等粥 猜粥---好奇期待 和谐氛围 看粥---惊异新奇喝粥 —— 心满意足
分层作业 1.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2.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腊、粥、腻、栗”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糊涂、搅和、浓稠、可靠、猜想”等词语。2.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 学习课文细腻描写腊八粥的部分,照样子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回顾《北京的春节》活动读句子“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农业展览会。”体会老舍先生笔下的腊八粥食材丰富,表达出作者的喜悦自豪之情。老舍先生还写到了腊八节的什么习俗呢?(泡腊八蒜)2.你还知道腊八节的哪些习俗?(还有吃腊八面,吃冰……)3.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或赞美,或怀念,或憧憬佳节的团聚以及这自然的馈赠,粘粘的腊八粥包裹着的却是中国人浓浓的情,深深的谊,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板书:腊八粥 沈从文) 4.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1902 -1988年),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他主张“美在生命”,中篇小说《边城》。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注音并组词。腊là(腊月 粥zhōu(喝粥)腻nì(细腻)栗lì(板栗) 咽yàn(咽下)匙chí(汤匙)灌guàn(灌溉)搅jiǎo(搅和)稠chóu(浓稠)嘟dū(嘟嘴) 熬áo(熬粥) 褐hè(褐色)缸gāng(水缸) 脏zāng(脏乱) 筷kuài(筷子)三、再读感知,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行为详略1.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能否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提示: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板书:等粥 喝粥)2.交流讨论:文章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等粥写得十分详细,分别写了八儿在等粥的过程中的变化。四、精读赏析,作者如何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的1. 细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2.学生汇报,引导读句子,体会喜爱之情“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甜甜的腻腻的”人人喜爱(排比、反问)“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天以上的唾沫了,”(食材丰富 拟人)衬托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做铺垫。 “甜甜的腻腻的”“大碗大碗,大匙大匙”(香甜可口)3作者从材、熬、吃三方面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调动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形象地把腊八粥的熬制过程再现出来,那情形,如在眼前,那香气,如入五腑六赃,吃者痛快淋漓,衬托出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做了铺垫。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提示:写出食物的外观、食材、做法、味道,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介绍,注意每段的过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2. 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学设计:一、品细节,感受语言魅力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一碗碗美味可口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欲滴,住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的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赏析,分析人物形象作者浓墨重彩地写了八儿等粥的事情,八儿是怎样等粥的?试着用小标题概括,批注细节描写。 汇报交流(板书:盼 想 猜 看)1.盼粥(1)默读第2—8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画出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学生汇报①“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之情吗?②“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一种怎样的心情 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提示:对粥的喜爱与盼望之情。(板书:迫不及待)③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第四五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④怎样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问句?出示: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提示: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2.想粥。(1) 分角色朗读第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又改变了?(2)分角色朗读。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3.猜粥(1)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出示: 栗子会稀烂到认不清楚了把,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起来总已是面面的了!……(2)自己读一读,看看粥里的栗子、赤饭豆、花生仁儿、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圈出来。(3)文章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奇妙)4.看粥(1)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课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的心理?(板书:惊异)(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画出相关词语。出示: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3)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文题为“腊八粥”,课文在前半部分详细描述了等腊八粥的过程,作者又是如何描绘吃腊八粥的过程的呢?运用动作描写“靠”“斜立”等词和比喻修辞方法“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突出了八儿粥吃得多、吃得饱、吃得尽兴。(板书:心满意足)朗读喝粥部分(18-19),体会抓住一两个细节描写抓关键词,体会八儿心情虽说……但…… 味道不错 “一面小鼓” 吃的尽兴 等粥——————喝粥心情变化:焦急-期盼-好奇-惊异—心满意足补留白,体会文本妙处略写吃粥部分,留下想象空间。《穷人》一课,桑娜心理活动部分《三打白骨精》发挥想象,续写八儿喝粥的情景。(注意突出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神态、动作、心理,可以进行侧面描写,运用恰当修辞手法描写)阅读全文,感受人物形象及情感八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活泼可爱、天真烂漫。妈妈:对儿子的宠爱作者沈从文语言简练有传神,腊八粥软糯香甜,品味家的味道,表达对家的思念。六、作业1.小米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等你来品,将这浓浓的腊八情义融进短信里,送给你的亲人、朋友、老师和同学。祝福他们腊八快乐!2.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