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04 17:1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测试题
(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有关叙述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
A.钛合金制人造骨
B.化学合成药物,保证人体健康
C.生产食品添加剂,为人体补充某种元素
D.水稻杂交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
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清除污染。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
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
C.研究开发利用氢能源
D.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
3.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铁铸成锅
B.葡萄酿成酒
C.木柴燃烧
D.面包发霉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6.量取15
mL水,应选用的量筒是(

A.10
mL量筒
B.20
mL量筒
C.50
mL量筒
D.100
mL量筒
7.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闻药品气味
B.加热液体?
C.洗涤仪器
D.熄灭酒精灯
8.下列描述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能导电
B.硬度最大
C.常温下呈气态
D.会生锈
9.人们的习惯性动作中也大有学问,例如: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子、锅盖、酒瓶、饮料瓶的盖子等,这些盖子取下后应该怎样放在桌面上,才符合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A.反放
B.正放
C.随意放
D.平躺
10.向试管内装入某种药品,操作方法如下:先把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口以后,再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由此可知向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

A.固体粉末
B.块状固体
C.液体
D.可能是块状固体或粉末
11.下列对于科学探究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B.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C.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
D.科学探究始于问题
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药品一般取1~2
mL
B.没有火柴时,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器中
D.实验剩余的化学药品不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13.加热15
mL水,如图所示,用到的仪器是(

14.某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通过操作发现金属工艺品未被吸引,在该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观察与问题
B.假设与预测
C.实验与事实
D.解释与结论
15.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用白瓷板放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粉末状物质
B.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
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上出现水雾
D.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7分)
16.(2分)请写出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带有刻度的仪器名称(列举两种):


17.
(15分)根据下图所示仪器回答:
(1)写出A、D、F仪器的名称:



(2)E、G两种仪器的作用分别是:


(3)用上述仪器编号回答问题:既可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4)使用量筒时,量筒必须
,视线要跟
保持水平。上图H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
mL。
(5)夏欣同学欲用容积为30
mL的C盛装液体加热时,她最多可盛液体
mL,用试管夹从它的
套入,夹在
处,然后用酒精灯火焰的
焰加热。她加热了一会儿,发现试管炸裂了。请你帮她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是

(至少写出两条)。
18.(9分)(1)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
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炭,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变化。
(2)下列情况只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只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两种性质均体现的是?????
?????。
①相同体积的铁块比木块质量大
②人们利用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取暖、做饭
③河水中溶有少量的氧气
④点燃蜡烛时,蜡烛先熔化后燃烧
(3)请用“一定”、“不一定”、“一定不”填空。
①物理变化中????
???发生化学变化;
②化学变化中????
???发生物理变化;
③有发光、发热现象发生的变化????
???
是化学变化;
④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是化学变化。
19.(8分)如下图所示,四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请根据要求作简要回答。
(1)图甲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的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的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丁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家庭生活中的许多物质的性质是不同的,你能区分以下物质吗?模仿示例填表:


区分方法




例如:①铜片和铁片
观察颜色
分别显红色和银白色
呈红色的是铜片,呈银白色的是铁片
②白醋和白酒
③冰块和玻璃
④食盐和面粉
⑤天然气和空气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21.(12分)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镁与铝组成的合金常用于制造各种材料。在一些烟花和照明弹中也含有镁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结合教材实验探究镁的性质,请你参与。
【实验与事实】(1)用砂纸打磨镁带,观察外观。镁带是______________(填镁带的颜色、状态)。
(2)把镁带折弯、扭断。镁带质软、易弯曲、易折断。
(3)用打磨好的镁带连接一节干电池和小灯泡,观察到灯泡发亮,说明镁带_____________。
(4)取一段打磨好的镁带,用_____________夹持,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1)实验中探究了镁带的颜色、状态、导电性等,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镁带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2.(12分)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如图1)。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3)如图2,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查阅资料】一氧化碳和石蜡均可燃烧,石蜡的凝固点较低。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若观察到
,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若观察到
,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若观察到
,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C
5.D
6.B
7.B
8.D
9.A
10.B
11.C
12.B
13.D
14.D
15.B
二、填空题
16.量筒
温度计(烧杯、托盘天平等,合理即可)
17.(1)胶头滴管
药匙
烧杯
(2)用于给物质加热,提供热源
收集和暂时储存少量气体
(3)C
(4)平放
液体凹液面最低处
44
(5)10
底部
距试管口1/3

未预热,直接加热
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就加热(合理即可)
18.(1)物理
化学
(2)①③


(3)①一定不
②一定
③不一定
④一定
19.(1)
滴管倾斜伸入试管,与试管壁接触
(2)
铁块落下砸破试管底部
(3)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4)物品和砝码位置放反了,且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
20.


区分方法




②白醋和白酒
闻气味
分别有酸味和酒味
有酸味的是白醋,有酒味的是白酒
③冰块和玻璃
加热
只有一种融化为液态
融化的是冰块,不融化的是玻璃
④食盐和面粉
加水溶解
一种完全溶解,一种呈糊状
完全溶解的是食盐,呈糊状的是面粉
⑤天然气和空气
点燃
一种能燃烧,另一种不能燃烧
能燃烧的是天然气,不能燃烧的是空气
三、实验探究题
21.【实验与事实】(1)银白色固体
(3)能导电
(4)坩埚钳
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解释与结论】(1)物理
(2)氧化镁
22.(1)小(2)c
外焰
(3)导管口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
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冷凝的固体
导管口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可看到冷凝的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