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燃料》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金刚石和石墨
D.氢气和液氢
2.下列用途利用了单质碳的还原性的是( )
A.刻划玻璃
B.石墨电极
C.吸附毒气
D.冶金工业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氢气
C.天然气
D.石油
4.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下列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处理燃气罐着火:先用浸湿的被褥盖灭,迅速关闭阀门,再转移到安全地方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5.下列物质的用途及其依据的性质均正确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制造钻石——金刚石硬度大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石墨是一种能导电的金属
C.氮气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D.液氧用作火箭的燃料——液氧具有可燃性
6.关于金刚石、石墨判断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
B.同种元素
C.同种单质
D.同种结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需将导管先伸入集气瓶中,再点燃酒精灯
B.高锰酸钾制氧气若未塞棉花团,一段时间后水槽中的液体可能会变红
C.检验二氧化碳可使用燃着的木条,若熄灭,则为二氧化碳
D.吹灭蜡烛瞬间产生的白烟为石蜡蒸汽,也可被点燃
8.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为了节约用纸,双面使用草稿纸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将垃圾分类回收
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
9.实验室制选用的合适药品为(
)
A.木炭燃烧
B.燃烧
C.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
D.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
10.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项目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操作方法
A
KNO3
MnO2
足量的水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H2
水蒸气
适量的NaOH溶液
洗气
C
硝酸
盐酸
过量的硝酸银溶液
过滤
D
CO
CO2
足量氧化铜
加热
A.A
B.B
C.C
D.D
11.下列涉及化学学科素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粒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结构观: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守恒观:20mL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与20mL水混合后的体积为40mL
D.转化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2.只用一种试剂或一种方法,就能区分氧气、二氧化碳和空气的是
A.水
B.稀硫酸
C.紫色石蕊试剂
D.燃着的木条
二、填空题
13.生产电脑芯片的材料主要是高纯硅,可以说没有硅就没有我们喜欢的计算机。请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它的含量仅次于______元素;硅原子中有______个质子;
(2)SiO2是沙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R,其中R的化学式为______;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反应;有科学家正研究将硅作为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较,硅燃烧没有CO2排放,因而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14.小组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收集并检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连接
A、B
装置时,应将
A
装置中的
e
连接
B
装置中的_______
(选
填“a”或“c”).实验中:
(1)在
A
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2)打开
a、c,关闭
b,向
B
中集气瓶内充入气体.
(3)关闭
a、c,打开
b,用冷毛巾捂住
B
中集气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B
装
置中烧杯内液面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
(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它们都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二氧化碳(CO2)和氮气(N2).
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该过程中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B.该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该过程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
②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为
(填序号)
A.使用清洁燃料
B.
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C.低碳出行
(3)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把计算机模型应用于化学研究的三位科学家.针对他们的研究,下列项目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填序号).
A.计算机的操作过程
B.揭示了植物绿叶中发生的光合作用过程
C.电子完成从一个原子核外向另一个原子核外的迁移.
三、实验题
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选填装置字母序号,下同)。检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该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其目的是____。
(4)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气体发生装置___→____→_____(选填装置字母序号)。
17.我们已经学习过实验室制取一些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及收集方法,请根据下图仪器及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可选用上图仪器中的A、C、H以及_______(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CO2用到的方法是向上排气法,其中“向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排气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制取和收集O2,已用到的仪器有B、C、E、G、J,则制取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18.有
A、B、C、D、E、F、G、H
初中常见的八种物质,
常温下
A
和
B
是液体,D
、E、G
是气体,A
和
B、D
和
G
组成元素相同。E、F、H
是单质,且
F
为红色。八种物质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
F、G
两种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__,
G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反应
。
(4)指出
D
和
G
在化学性质上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_。
19.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C______,F______,G______,H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
①A→B+C___________;
②C→B+H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图中表示中学几种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G为黑色的粉末,C为最常见的无色液体,H为亮红色固体。(部分条件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B_____H_____
(2)D物质和CO2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3)F和G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
五、计算题
21.小李把含碳酸钙60%的石灰石和100克稀盐酸装入图示装置中用天平称量装置与物质的总质量,发现总质量的减小值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最后还有少量石灰石剩余。(收集装置省略未显示)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李粗心大意,未将漏斗下端浸没至液面下,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
(2)小李修正错误后,正确操作得出如图信息,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克。
(3)所有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不计水蒸发和稀盐酸的挥发)。
22.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制取铜。若用8
g氧化铜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反应,能制得铜的质量为多少_____?
23.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及剩余物的质量
150g
12g
157.6g
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
⑵该石灰石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5.C
6.B
7.B
8.B
9.D
10.A
11.D
12.D
13.氧(O)
14
CO
化合
温室效应
14.a
下降
.
15.(1)AB;C;(2)①B;②ABC;(3)BC.
16.铁架台
分液漏斗
B
F
为防止集气瓶中的空气排不干净,造成收集的气体不纯
B
G
D
17.锥形瓶
D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18.Cu
CO2
化合
D可燃,G不可燃
19.H2O
CO2
SO2
H2
20.CaCO3
CaO
Cu
黑色固体逐渐变为亮红色,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1.(1)收集到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小;(2)4.4;(3)7.3%
22.6.4
g
23.4.4g
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