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04 17:3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2Fe+3O2
2Fe2O3
B.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C.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P+O2
P2O5
D.甲烷燃烧:CH4+O2=CO2+H2O
2.观察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一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实验二中高的蜡烛先熄灭,由此得到启发:从着火的高层楼房中逃生,身子应成站立姿势跑出
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由实验二得到启发: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
3.油锅着火时常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
A.降低油的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清除可燃物
D.降低油的温度
4.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森林火灾时砍伐出一条隔离带
B.大火烟雾较多时,用湿毛布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室内起火,快速打开门和窗
D.厨房煤气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5.伦敦奥运会闭幕式时,主火炬熄火过程采用等比例调节燃气流量,使火焰逐渐匀速降低直至全部熄灭.这一熄火过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氧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撤离可燃物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6.下列公共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8.盛装酒精的试剂瓶上贴有的标志是
A.
B.
C.
D.
9.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身上的衣物着火,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图书、档案失火,通常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C.“吹灭蜡烛火焰”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一定会爆炸
10.下列关于放射现象、原子核和核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对放射现象的研究,物理学家确认,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放射性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强剂量或长时间的辐射对人体有害
C.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D.核聚变的原料“铀”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有限
11.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气体点燃后,罩上干而冷的烧杯,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组成不可能的是


A.H2、CH4
B.H2、CO
C.H2、CH4、CO
D.CO
12.“珍惜地球资源,改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针对这一主题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水含量非常丰富,无需节约,可以任意使用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D.大力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等
13.下图是碳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的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相符的是
A.将秸秆直接烧掉
B.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C.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纯碱(Na2CO3)
D.将石油精炼,制备成各种化工产品
14.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的腐烂
B.动植物的呼吸
C.醋的酿制
D.蜡烛燃烧
1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
A
B
C
D
目的
证明二氧化碳溶于
水且能和水反应
证明碳与氧化铜能发生反应
探究同种溶质在不
同溶剂的溶解性
探究燃烧的条件是燃烧需要氧气
方案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燃料对人类社会非常重要。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属于(填“可”或“不可”)________再生能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既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_______。
17.实验室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反应制取H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8.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请你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______.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和______能.
19.同学们在实验室中一定观察过酒精灯内的酒精,现用胶头滴管从酒精灯中取出少量酒精于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酒精,产生淡蓝色火焰,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发现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出现,倒转烧杯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1)请描述出观察到的酒精的物理性质_____;
(2)写出酒精(化学式C2H6O)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
20.(1)水对航天员的生存非常重要,目前航天器中水的来源包括:
A.从地面携带水
B.由氢氧燃料电池提供水,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为飞船提供能量,同时生成水。请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C.通过蒸发和冷凝,把尿液中的
水和呼吸产生的水蒸气收集起来,处理再生。蒸发与冷凝过程中,分子的种类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2)“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推断题
21.如图是A、B、C、D、E、F六种物质问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省略).A、B、D是氧化物,且A、B为无色液体,C、E、F是单质,D、F为黑色固体.
(1)写出物质D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反应C→B、D→E的化学方程式:C→B:_____;D→E:_____.
四、实验题
22.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_____,铜片的主要作用是_____.
(2)通过实验2,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_____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
(4)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加热的作用
②实验1要有通风设备
③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铁丝
④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⑤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23.实验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中:
(1)用___________的方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
(2)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如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现象及结论
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分别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     
          
燃着的小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立即熄灭,在空气的瓶中持续燃烧了一会儿再熄灭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②__________________。
取两片干燥的玻璃片,其中一片放在空气中,向另一片呼气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4.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轻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nCaS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值是________;
(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
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_____?
25.随着经济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煤、石油和_______通常成为化石燃料,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
(2)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产生CO2、SO2、NO2、CO等气体和粉尘,其中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的是________,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只写出一种)。
(3)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根据化学方程式,试计算4g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C
6.C
7.B
8.A
9.A
10.B
11.D
12.C
13.A
14.D
15.A
16.
石油
甲烷
CH4+2O2CO2+2H2O

节省石油资源
17.稀硫酸锌Zn+H2SO4=ZnSO4+H2↑
18.冰融化或碘的升华等


19.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C2H6O+3O22CO2+3H2O
20.2H2+O2
2H2O
不变
不可
CH4
风能
核能或地热能或氢能或潮汐能等
21.CuO
2H2+O22H2O
2CuO+C2Cu+CO2↑
22.温度达到着火点
导热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②④⑤⑥
23.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含量很少
呼气后玻璃片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
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
对比方法
24.2
64t
25.(1)天然气;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2)CO2;SO2或NO2(3)3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