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04 17:3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与人关系密切的四种液体中,属于悬浊液的是(  )
A.“伊利”纯牛奶
B.“娃哈哈”矿泉水
C.肥皂水
D.血液
2.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硫酸铜
B.植物油
C.蔗糖
D.高锰酸钾
3.在配制氯化钠溶液过程中,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
A.称量过程中砝码和氯化钠放反了托盘
B.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C.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水溅出
D.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采用仰视读数
4.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
5.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t℃时的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g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6.某温度下,140g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40g
KNO3.若向此溶液中添加25g
KNO3和50g水,保持温度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②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8.6%
④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30.2%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不是溶液,但加入后者以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A.水、泥土
B.植物油、水
C.碳酸钙、稀盐酸
D.糖水、冰水混合物
8.不属于溶液的物质是
A.糖水
B.牛奶
C.碘酒
D.盐酸
9.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A.泥沙
B.蔗糖
C.面粉
D.橄榄油
10.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丁>甲>乙
D.四杯溶液中溶液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11.20℃时,将
35
g
硝酸钾和氯化铵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
g
水的烧杯中,现象如图甲;升温之后现象如图乙;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
的溶解度比
NH4Cl

B.a
中溶质是
KNO3,b
中溶质是NH4Cl
C.图乙中硝酸钾和氯化铵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64%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溶于水时,均出现放热现象
B.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作为溶质
C.在盛有50ml
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g
B.海水的凝固点比水高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汽油作溶剂可以除去衣物上的油污
14.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增加
B.将t1℃时b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D.t2℃时,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将a提取出来
1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若甲的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二、填空题
16.根据如图中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
(2)32℃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 
 ;
(3)将KNO3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加水或 

17.最新爆发的“新冠肺炎”的疫情中,为预防被传染,几乎每一个人都带上了口罩,而口罩是一次性用品,在疫情期间不仅口罩难求,而且价格也是比平时高出不少,对普通人来也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因此合理使用口罩非常重要。2017年《科学报告》一篇文章称,只需在普通口罩上添加氯化钠涂层,就能将其转化为“特效口罩”。口罩使用过程中,涂层中的氯化钠会溶解于病毒自身携带的水中,形成溶液,杀死病毒;杀死病毒后,水分蒸发,一段时间后,氯化钠再次析出。
(1)钠原子转化为钠离子,其核外电子数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常温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已知:常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2)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符号为_________,口罩使用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直保持不变,此判断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18.我国属于海洋大国,浩瀚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1)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煤、_____、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天然气燃烧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填图中字母)。
②若8g
A参加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为_____g。
(3)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下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
②将t2℃的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2℃以上时,可能会析出_____晶体。
19.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请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填空。
通常情况下,水果所提供的大量营养素是________.土豆切成丝放置一会后变色,这是因为与空气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功能.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鉴别自来水是否是硬水.
20.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1.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流程简图和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
已知:①母液中有一种铵态氮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
(2)结合图2分析,图1反应1中NaHCO3作为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从图2中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
(3)图1中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
(填离子符号),
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
(4)从图2可以看出温度高于60°C,NaHCO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
四、实验题
22.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如图所示。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1)小明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
(提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炭粉、铁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
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初步验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得出结论)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黑色粉末加足量稀硫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无蓝色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实验①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_____________,肯定不含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②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_____________。
(2)小明思考: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的铁粉在空气中发生了缓慢氧化,进而放出热量。
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请再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3)人们利用化学反应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下图:
(1)甲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__________。
(2)乙装置:
①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生成H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装置:
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4.有一赤铁矿样品(主要成分为Fe2O3),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探究:小明取10g赤铁矿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和酸),不断加入稀盐酸到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加入稀盐酸的量如图所示。求:
(1)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
(2)计算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25.现有大理石样品12g(主要成分CaCO3,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请计算:
(1)共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2)所用稀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D
2.C
3.C
4.D
5.A
6.B
7.C
8、B
9.B
10.D
11.B
12.B
13.D
14.C
15.B
16.(1)KNO3;(2)NaCl;(3)升高温度或减少溶质
17.变小
9:25
Na+
错误
18.石油
ACD
22
MgCl2溶液
MgSO4
19.维生素氧气乳化吸附肥皂水
20.(1)甲;
(2)相等或甲=乙;
(3)N;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1.过滤
此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
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Na+、NH4+
CO2
温度高于60℃时,碳酸氢钠开始分解
22.铁和四氧化三铁

氧化铜
Fe+H2SO4=FeSO4+H2↑
炭粉
燃烧燃料做饭等
制造新物质等
23.长颈漏斗
良好
MnO2
Zn+2HCl=ZnCl2+H2↑(或Zn
+
H2SO4=
ZnSO4+
H2↑)(合理均可)
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
NaOH溶液
24.(1)80%
(2)10%
25.(1)4.4(2)7.3%(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