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达标(三)(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达标(三)(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04 18:4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达标(三)
一、选择题(24分)
(2017·期末·广东广州市天河区)甲、乙两车沿平直的公路通过相同的路程。甲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路程上分别以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和后半段的时间内分别以

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关系是
A.
B.
C.
D.无法判断
(2019·期中·北京北京市西城区)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A.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
B.央视春节晚会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
C.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的交谈
D.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2019·期中·广东深圳市福田区)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蜡、沥青、食盐
B.冰、玻璃、沥青
C.玻璃、蜡、铜
D.海波、铝、冰
(2018·期末·广东深圳市)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C.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2019·期末·天津天津市和平区)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2018·期末·湖南长沙市)关于自然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冬松花江畔“树挂”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放出热量
B.冬天的室外,小雪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吸收热量
C.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需吸收热量
D.初春时节,哈市路面的冰雪逐渐消融是液化现象,需放出热量
(2018·期末·天津天津市)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在学校周围植树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2019·同步练习·上海)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飘动的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二、填空题(15分)
(2019·期中·北京北京市西城区)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

()

()

(2018·期末·广东深圳市)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
,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
:站立在电梯中上升的乘客相对地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相对电梯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018·期中·重庆重庆市渝中区)如图,两平面镜

相交成角
,若入射光线跟
镜面平行,经镜面反射后,射出的光线与
平行,则角

度;如图,两块平面镜相交成
,一束光线
射到平面镜
上,要使最后反射回去的光线与
重合,但方向与
相反,那么光线
与平面镜
的夹角
应是
度。
(2019·同步练习·上海上海市)如图所示,当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
时,反射角为
,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若保持入射光线的位置不变,使平面镜绕入射点转过
时,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将转过

(2020·同步练习)一质量为
千克的固体,将其运到月球上后,其质量
,如果它熔化后变成了液态,其质量
;给此物体加热,其密度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18·期中·江苏常州市天宁区)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混合,假设混合前后体积不变,则混合液的密度为

三、计算题(24分)
(2020·同步练习)献血是我国公民的一项义务,已知
毫升人体血液的质量是
克,求:
(1)
血液的密度是多少?
(2)
成年人体内的血液约有
毫升,则成年人体内血液的质量大约是多少千克?
(2019·期末)矿石中提炼出
千克的金属,测得该金属的体积为
,求该金属密度

四、实验题(12分)
(2019·单元测试·天津天津市)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

.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

.用细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

.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

(1)
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错误的步骤是
,应当怎样改正:

(2)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2019·单元测试)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位同学的读数视线,
是错误的,会造成测量值
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铅笔的长度为
厘米。
五、作图题(7分)
(2019·单元测试·上海上海市)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右侧图中画出响度是原来的一半、
音调是原来的两倍的声音波形图。
六、综合应用题(18分)
(2020·同步练习·上海市)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
一节课的时间为

(2)
飞人刘翔
米跨栏成绩为

(3)
一场足球比赛时间为

(4)
沪杭高铁开通后上海到杭州只需

(2019·单元测试·上海上海市)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物体放在同一凸透镜(焦距为
厘米)前的不同位置上,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所示的


三图。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
分析比较图


中的像和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知:

(2)
分析比较图


中物与像的距离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知:

(2016·期中·广东广州市越秀区)回答下列问题:
(1)
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
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
球运动时间长,
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2)
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汽车行驶了
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C
【知识点】平均速度
2.
【答案】A
【知识点】噪声
3.
【答案】D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4.
【答案】C
【解析】甲乙丙形状不同,音色不同。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响度、音调、音色
5.
【答案】C
【解析】远视眼镜是凸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
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
【知识点】远视眼及其矫正、凸透镜成像规律
6.
【答案】C
【解析】初冬松花江畔“树挂”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放出热量,故A错误;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放出热量,故B错误;
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逐渐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C正确;
初春冰雪消融是雪吸热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吸收热量,故D错误。
【知识点】专题:物态变化的综合问题、升华
7.
【答案】B
【解析】在学校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错误;
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B正确;
教室安装隔音玻璃,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D错误。
【知识点】控制噪声
8.
【答案】D
【知识点】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填空题
9.
【答案】书的边缘未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对齐;刻度尺的刻度歪斜;;
【解析】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物体左侧没有对齐刻度线;
()刻度线没有靠近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10.
【答案】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
【解析】()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乘电梯上升的站着的乘客相对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乘客相对电梯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电梯上升的乘客相对地面运动的,相对电梯厢是静止的。
【知识点】机械运动、参照物
11.
【答案】;;
【解析】()作出光的反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入射光跟平面镜
平行,出射光跟平面镜
平行,
,,则
,。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所以
,,
所以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根据题意可知,反射光线与镜面
垂直时,光线经镜面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则最后反射回去的光线与
重合,但方向相反,如图所示:
由图知,反射光线与
的夹角为
。则
与平面镜
的夹角也等于

故答案为:;。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12.
【答案】;;;
【解析】()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因此入射角是

因为现在反射光线与水平面的角度为
度,所以与入射光线比,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设入射角为
,反射角为

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若保持入射光线的位置不变,使平面镜绕入射点转过
时,反射光线正好与入射光线转动的方向相反,即也转过


反射光线又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即反射角改变了
,反射光线改变了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13.
【答案】不变;不变;;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
14.
【答案】;
【解析】设液体的质量为
,则混合液体的质量为

根据

两种液体的体积分别为:,,
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
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将①代入②得:。
【知识点】密度的计算
三、计算题
15.
【答案】
(1)
(2)
千克
【知识点】密度的计算
16.
【答案】
【解析】该金属密度

答:该金属密度是

【知识点】密度的计算
四、实验题
17.
【答案】
(1)
;;用细铜丝绕圈总长度
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
(2)

【解析】
(2)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的正确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缠绕适当的圈数
,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
,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细铜丝的直径

【知识点】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8.
【答案】甲;大于;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五、作图题
19.
【答案】略
【知识点】音调、响度
六、综合应用题
20.
【答案】
(1)
分钟
(2)

(3)
小时
(4)
分钟
【知识点】时间的估测
21.
【答案】
(1)
物体放在同一凸透镜前的不同位置,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像距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像也变大
(2)
物体放在同一凸透镜前的不同位置,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与像的距离随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物距由
倍焦距外减小时,物与像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1)

知,物距在
倍焦距之外,像距小于物距,成缩小的实像;

知,物距等于
倍焦距,像距等于物距,成等大的实像;

知,物距处于焦距和
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物距,成放大的实像。可得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距在不断减小,像距在不断增大,成的像也在增大。
(2)
计算三次物像之间的距离,发现物距从大于
倍焦距减小到大于
倍焦距小于
倍焦距时,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可知,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与像的距离随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物距减小时,物与像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知识点】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2.
【答案】
(1)
甲;乙
(2)

【解析】
(1)
底片上每隔
记录一个点,根据底片可以判断,甲底片的点数比较多,则甲球运动时间长;根据打点间隔可以判断,甲球每次一个点通过的位移都相等,则甲球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球底片上相隔两个点的位移越来越大,则乙球速度越来越大。
(2)
图甲中速度计上的速度值为为
;图甲中速度计上的里程数为
,图乙中速度计上的里程数为

内行驶的路程
,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知识点】平均速度、时间的测量、变速运动、长度的测量、速度、匀速直线运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