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

文档属性

名称 端午日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3 13:17:49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河南汝南二中 程艳
端午习俗;
吃粽子 悬 艾 叶 和 菖 蒲
赛龙舟 画王字
端午日
沈从文
1、掌握本课生字词,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实相生的场面描写方法 。
学习目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作品主要表现湘西美丽的景色和纯朴的民俗风情。
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
1、 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标注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先解决。然后请说说哪些字词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5分钟后汇报。)
2、 全文紧扣端午日,以什么思路来结构全文
3、全文向我们交待了哪些端午日习俗?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重点字词正音:
蘸( zhàn )酒 茶峒(dòng)
老鹳(guàn)河 呐(nà)喊 泅(qiú)水 擂 (léi) 鼓
形近字
戍(shù) 戌(xū) 戊(wù)
(戍点,戌横,戊中空)


争看划船
竞追鸭子
结束赛事
穿新衣
画王字
赛龙舟
赶鸭子
端午习俗


吃鱼吃肉


第二次 先学后教
(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自学指导:
带着下列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独立思考后,同桌之间交流。(8分钟之后展示交流结果)
思考:(小组交流完成)
1.重点阅读课文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场面描写赛龙船的欢腾场景的?
2、“莫不穿了新衣”、“莫不倒锁了门”、“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文章开篇一连用了三个“莫不”,有什么作用
3、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龙舟比赛的精彩场面的?运用了哪些准确而生动的词语?请把这些词语圈点出来。体会这些词语对表现赛船的场面的作用。
河边看划船
河上赛龙船
胜利者领赏
表现了全茶峒人都去观看的热闹场面,也表明赛龙舟是全茶峒人的庆祝活动.
持、划
缠裹 拿
挥动 指挥
敲打 调理
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
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激烈,突出了奋力
争先的拼搏精神。
“鼓声如雷鸣,加上两
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
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
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
种情形。”
进一步渲染了龙
舟竞赛的激烈程度。
桨手——
带头的—
锣鼓手—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外貌与动作


也叫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进行直接的、具体的描绘和形象的刻画。
也叫间接描写,指对描写的对象不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与之相联系的周围事物的描写来映衬烘托被描写的对象。
追鸭活动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参与追鸭子的人员是谁?
鸭子的打扮是什么?
追赶鸭子的场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三次 先学后教
(小结课文)
1、在描写这些习
俗时,作者在组织材
料和剪裁材料上有何
特点?
2、展现了茶峒人
的什么精神?
龙舟竞渡
追赶鸭子
展现了茶
峒人同庆
端午的淳
朴民风,
表现了奋
发向上、
合作争先
的民族精

当堂检测:(15分钟)
1、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基础题)
蘸( )酒 茶峒( ) 老鹳( )河
na( )喊 qiu( )水 lei( )鼓
2、读写结合:(拔高题)
课文第二小节写捉鸭子,场面写得很简略。请你试着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实相结合的方法,以“兵士们将30只绿头长颈的大雄鸭放进河里”为开头,将捉鸭子的场面写得具体一点。 (温馨提示:河面上抓鸭子一般采用:穷追猛打,迂回包抄,合力擒抓,守株待兔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