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十二个生字,会写七个生字,认识“弓”“走”“钅”三个部首。
过程与方法:
能准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了解生字的记忆方法,并能介绍自己的姓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以《百家姓》为载体的中国传统姓氏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了解生字的记忆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班级中学生的姓氏。
2、搜集百家姓中常见的姓氏。
3、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圈画生字,熟读课文。
搜集一些常见的姓氏。
第一课时
设置情境,导入课文
教师介绍自己,并请几位同学介绍自己,从而引出“姓氏”。板书课题,边写边说明“姓”字女字旁的写法。
教师介绍姓氏,即“家族系统的称号”。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借助生字自由拼读儿歌,圈画生字,遇到读不准的字请教同学,反复读。
将生字朋友放进文中,再读课文。
进入课文,学习第一节
指名读第一节,其他同学圈画第一节中出现的姓。
指名说出第一节中的姓。
师生合作读“李”姓,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合作对答说一说“张”“胡”“吴”“徐”“许”五个姓。注意“徐”“许”两个字涉及到偏旁。
说一说除了拆分法与偏旁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介绍自己的姓。大屏幕出示课后读一读第二段问答。
师生一问一答,明确还能通过组词介绍自己的姓。
学生分组,互相介绍自己的姓。之后指名介绍自己的姓。
合作读第一节。
走近传统,学习第二节
1、教师引读: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2、大屏幕出示第二节,说一说你发现了这一节的姓氏前后有什么不同。
3、教师讲解单姓与复姓的区别。
4、教师指出省略号,明确中国姓氏之多,引出《百家姓》。明确《百家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5、播放《百家姓》视频,请学生读一读认一认这些姓。
6、拍手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通过翻阅《百家姓》搜集更多的姓氏,并能用你所学的方法介绍这些姓氏。
板书: 百家姓
拆分法
、 偏旁法
组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