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新课导入
变革前
变革后
火车
电车
电话
飞机
轮船
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延时符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火车、轮船、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是如何引入中国的?西装、西餐、洋货是如何在中国流行起来的?旗袍、中山装是怎样出现并风靡一时的?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曲折历程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840
1860
1911
1918
1914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艰难曲折历程:
洋务运动时期
一战后
一战
期间
辛亥
革命
1945
国民党时期
发展
产生
短暂春天
受挫
未能恢复
1920
1.产生:
2.初步
发展
(1)时期:
(2)原因:
(3)表现:
甲午战争后
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张謇
实业救国
孙中山
辛亥革命
康有为
戊戌变法
救国
张謇兴办实业
实业:
是指以制造业为主的工商企业
3.“短暂的春天”
(1)时期:
(2)原因:
(3)表现: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①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
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②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实干兴邦
探究一
近代民族工业(
)的发展历程
问题探究
发展阶段
发展特征
形成原因
19世纪
六七十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新中国成立
产生
洋务运动的开展
发展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
“短暂的春天”
黄金时代
内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再度受挫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曲折
探究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纺织业
面粉业
地区分布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整
体
水
平
落
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一、过程:
二、发展不平衡:
三、整体水平:
艰难曲折
集中在轻工业,
集中沿海沿江大城市
落后
畸形发展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
近代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1)原因:
(2)表现:
(3)特征:
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颁布了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②劝禁女子缠足
③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④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
⑤饮食、服饰、丧葬、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
出现崇洋逐新的趋向
⑥旗袍、中山装受人青睐
社会生活变化不平衡
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溥仪剪辫装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子掀起剪辫子
③废除跪拜礼,改称谓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④易服饰
马褂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⑤新式风俗
西餐
西式蛋糕
洋酒
知识归纳: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1)交通运输业
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传入和使用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剪发辫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
易服饰
穿中山装、西服、旗袍成为时尚
改礼节
废除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称呼
习洋俗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流行,时装,烫发流行
西方文明带来的影响
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也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但从根本上说,
顺应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潮流,
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变化
生活
经济
曲折历程
短暂的春天
发展特点
洋务运动时期
产生
一战后受挫
一战期间短暂春天
辛亥革命
发展
一战期间放松对中国侵略
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
中华民国鼓励发展实业
轻工业多、重工业少
主要集中沿海沿江
新旧并呈
多元发展
变化特点
衣
食
行
风俗
生活风俗变化
2.
19世纪末,身为状元的张謇弃官从商,选择了创办实业的道路,“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
一时。下列由张状元创办的企业是
A.汉阳铁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大生纱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1.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A.荣宗敬
B.荣德生
C.周学熙
D.张謇
C
D
B
C
4.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比较落后
B.以重工业为主
C.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D.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
3.
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以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战胜利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