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
B.
C.
D.
已知,则的值为
A.
B.
C.
2
D.
下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
?
A.
B.
C.
D.
用图中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做“配紫色”游戏,分别旋转两个转盘,若其中一个转盘转出红色,另一个转盘转出蓝色即可配成紫色.那么可配成紫色的概率是
A.
B.
C.
D.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E是OD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DC于点F,则DF:
A.
1:4
B.
1:3
C.
1:2
D.
1:1
如图,已知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M,N两点若点M的坐标是,则点N的坐标是
A.
B.
C.
D.
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作的位似图形,与相似比为,若点C的坐标为,则点的坐标为
A.
B.
或
C.
D.
或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点在x轴上,则P点的坐标为
A.
B.
C.
D.
如图,在矩形ABCD中,,,交AD于E,则AE的长为
A.
4
B.
C.
D.
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轴,点C在函数的图象上,若,则k的值为
A.
4
B.
C.
2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为,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__________.
若是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的值为________.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5个红球和若干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通过多次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附近,则估计口袋中白球大约有______个.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点A的坐标为,点B在y轴上,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C,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点P为斜边OB上的一动点,则的最小值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5.0分)
已知关于x的方程,
求证:不论k取什么实数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
当k为何整数时,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整数根?
九年级班要从3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选举班长.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选举班长1名,恰好是女生;
选举正副班长2名,其中男生是正班长和女生是副班长.
如图,身高米的小明站在距路灯底部O点10米的点A处,他的身高线段在路灯下的影子为线段AM,已知路灯灯杆OQ垂直于路面.
在OQ上画出表示路灯灯泡位置的点
小明沿AO方向前进到点C,请画出此时表示小明影子的线段
若米,求路灯灯泡P到地面的距离.
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小明根据学习一次函数的经验,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下表是y与x的几组对应值.
x
m
1
2
3
4
y
0
3
2
求出m的值;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了以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______.
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
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点E为y轴上一个动点,若,求点E的坐标.
如图,在中,,,点D为AC边上一点,且,动点E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作,与边BC相交于点F.
找出图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当为等腰三角形时,求AE的长;
求动点E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的过程中点F的运动路线长.
某公司准备购进一批产品进行销售,该产品的进货单价为6元个,根据市场调查,该产品的日销售量个与销售单价元个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关于日销售量个与销售单价元个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x
10
12
14
16
y
300
240
180
m
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m的值.
按照中的销售规律,当销售单价定为元个时,日销售量为________个,此时,获得日销售利润是________元.
为防范风险,该公司将日进货成本控制在900元含900元以内,按照中的销售规律,要使日销售利润最大,则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并求出此时的最大利润.
问题发现如图1,在和中,,,点D时线段AB上一动点,连接BE.
填空:的值为____;的度数为____.
类比探究
如图2,在和中,,,点D是线段AB上一动点,连接请判断的值及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如图3,在的条件下,将点D改为直线AB上一动点,其余条件不变,取线段DE的中点M,连接BM、CM,若,则当是直角三角形时,线段BE的长是多少?请直接写出答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从上往下看,可以看到选项C所示的图形.
故选:C.
根据俯视图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得到的视图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掌握俯视图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得到的视图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设,把a、b、c都用k表示,代入化简即可.
【解答】
解:,
则,,,
.
故选B.
3.【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方程没有实数根求出每个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然后根据判别式的正负情况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
解:A变形为,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此选项错误;
B.,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此选项错误;
C.,方程没有实数根,此选项正确;
D.变形为,,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选项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解: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下:
由树状图可知共有9种等可能结果,其中能配成紫色的有5种结果,
那么可配成紫色的概率是;
故选:C.
将转盘中蓝色划分为圆心角为120度的两部分,将转盘中红色也划分为圆心角为120度的两部分,画树状图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求概率,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相应的概率.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平行证明∽,然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求值.首先证明∽,然后利用对应边成比例,E为OD的中点,求出DF:AB的值,又知,即可得出DF:FC的值.
【解答】
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则∽,
,
为对角线的交点,
,
又为OD的中点,
,
则DE::3,
::3,
,
::3,
::2;
故选C.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正确得出M,N两点位置关系是解题关键.直接利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M,N两点关于原点对称,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
解: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M,N两点,
,N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点M的坐标是,
点N的坐标是.
故选:A.
7.【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变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
【解答】
解:与相似比为,若点C的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或,
点的坐标为或,
故选:D.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列方程求出a,然后求解即可.
【解答】
解:点在x轴上,
,
解得,
,
点P的坐标为.
故选B.
9.【答案】B
【解析】
【分析】连接CE,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根据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然后判断出OE垂直平分AC,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设,表示出DE,然后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勾股定理,熟记各性质并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如图,连接CE
矩形ABCD中,,,
,,,
,
垂直平分AC,
,
设,则,
在中,,
即,
解得,
即AE的长为.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为常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作于D,如图,先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再利用轴得到,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计算k的值.
【解答】
解:作于D,如图,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轴,
,
把代入得.
故选A.
11.【答案】2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熟记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求出即可.
【解答】
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a,则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解得:.
故答案为2.
12.【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与定义,属于基础题.
【解析】
解:根据题意得:
,
解得:,
故答案为.
13.【答案】15
【解析】解:设白球个数为:x个,
摸到红色球的频率稳定在左右,
口袋中得到红色球的概率为,
,
解得:,
经检验是方程的根,
即白球的个数为15个,
故答案为:15.
由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附近得出口袋中得到红色球的概率,进而求出白球个数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根据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得出是解题关键.
14.【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涉及到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并求出点C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过点C作轴于E,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和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再求出OE,然后写出点C的坐标,再把点C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计算即可求出k的值.
【解答】
解:如图,过点C作轴于E,在正方形ABCD中,,,
,
,
,
点A的坐标为,
,
,
,
在和中,
≌,
,,
,
点C的坐标为,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C,
,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故答案为.
15.【答案】
【解析】解:作A关于OB的对称点D,连接CD交OB于P,连接AP,过D作于N,
则此时的值最小,
,
,
,
,,,由勾股定理得:,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
,
,,
,
,
,
,
,
,由勾股定理得:,
,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即的最小值是.
故答案为:.
作A关于OB的对称点D,连接CD交OB于P,连接AP,过D作于N,则此时的值最小,求出AM,求出AD,求出DN、CN,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最短路径的确定方法找出点P的位置以及表示的最小值的线段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解:当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必有一解;
当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综上:不论k取什么实数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
方程有两个整数根,
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即,
,
解得或,
又k为整数,
或,
或2.
【解析】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情况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注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的关系,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分两种情况讨论:当时和时,当时,根据方程各项的系数,利用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此题得证;
根据方程有两个根,可知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因式分解或公式法解方程,有一个根为,另一根为,可得是1的约数,得k的值.
17.【答案】解:选举1名班长,恰好是女生的概率是.
分别用男1,男2,男3,女1,女2表示5位同学,从中任选2保,按正,副排列,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男1,男,男1,男,男1,女,男1,女,男2,男,男2,男,男2,女,男2,女,男3,男,男3,男,男3,女,男3,女,女1,男女1,男,女1,男,女1,女,女2,男,女2,男,女2,男,女2,女共20种,其中男生是正班长,女生是副班长有6种,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概率的知识,关键是知道求概率的方法.
女生人数除以学生总数即为所求概率;
列举出所有情况,看恰好是1名男生和1名女生的情况数占总情况数的多少即可.考查求概率问题;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得到所求的情况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答案】解:如图:
如图:
,,
,即,解得.
即路灯灯泡P到地面的距离是8米.
【解析】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熟知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的延长线与OQ的交点为P;
连接PD并延长交路面于点N;
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列式即可得解.
19.【答案】;
令,
;
如图
;
该函数没有最大值或该函数没有最小值
【解析】解:;
故答案是:.
令,
;
如图
;
答案不唯一,可参考以下的角度:
该函数没有最大值或?该函数没有最小值;
该函数在值不等于1;
增减性.
由图表可知;
根据图表可知当时,把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得;
根据坐标系中的点,用平滑的直线连接即可;
观察图象即可得出该函数的其他性质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根据图表画出函数的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解:把点代入,得,
则.
把点代入,得,
则点B的坐标为.
由直线过点,点得,
解得,
则所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如图,直线AB与y轴的交点为P,设点E的坐标为,连接AE,BE,
则点P的坐标为.
.
,
.
.
,.
点E的坐标为或.
【解析】把点A的坐标代入,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把点B的坐标代入,得出n的值,得出点B的坐标,再把A、B的坐标代入直线,求出k、b的值,从而得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设点E的坐标为,连接AE,BE,先求出点P的坐标,得出,根据,求出m的值,从而得出点E的坐标.
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
21.【答案】解:∽,理由如下:
在中,,,
,
,,
,
∽;
分三种情况
如图1,若,则,
又∽,
,
,
;
如图2,若,则
又∽,
,
,
;
如图3,若,则
又∽,
,
.
综上所述,当为等腰三角形时,AE的长为或或3.
设,BF长为ycm.
在中,,.
,,
由得:∽,
,
,
,
当时,y有最大值,
当E到达AB中点时,F距离B最远;当E越过A运动,最终和B重合严格说无限接近,
的路线是一来一回,即BF的最大值的2倍,
点F运动路程为.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最值,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灵活运用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用的数学思想是分类讨论思想.
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已知条件证出,即可得出结论;
分三种情况:若,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若,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AE即可;
若,则,由∽得出即可.
由得出∽,得到,得出y是x的二次函数,即可得出结果.
22.【答案】解:设,
选取图象过点,,?
,
解得:?,?
,?
当时,;当时,;
按照中的销售规律,当销售单价定为元个时,日销售量个,
此时,获得日销售利润?元.
按照中的销售规律,设销售利润为w,依题意则有
,?
即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由题意日进货成本控制在900元含900元以内得:,?
解得?
的对称轴为:,?
,?
抛物线开口向下,当时,w随x增大而减小,?
当时,w?最大,?
即以15元个的价格销售这批产品可获得最大利润1350元.
【解析】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有一定难度.
观察可得该函数图象是一次函数,设出解析式,把其中两点代入,即可得解;
先求得日销售量,则日销售利润可求;
按照中的销售规律,设销售利润为w,依题意可得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可求解最大利润.
23.【答案】解:;;
,
理由如下:,,
,,
,
,,
∽,
?
,
,且,
∽,
,,
;
若点D在线段AB上,如图,
由知:,
,,
,
,且点M是DE中点,
,
且是直角三角形
,
,
,
,
若点D在线段BA延长线上,如图
同理可得:,
,
,
综上所述:BE的长为或.
【解析】
【分析】
本题是相似形综合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是本题的关键.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可得,通过证明∽,可得的值;
通过证明∽,可得的值,,即可求的度数;
分点D在线段AB上和BA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讨论,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即可求,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由勾股定理可求BE的长.
【解答】
解:,
,
,
,且,
∽
故答案为;;
见答案;
见答案.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