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场——数苹果
张敏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六册P76。
教学目标:
通过数苹果、数正三角形,初步学会一组一组地数的计数方法。
在问题解决中初步建立建模能力。
通过学习、游戏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学会不同的计数策略和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选择适当的计数策略和方法计数。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出示“数”。
小朋友们这个字读什么?还可以怎么读?连起来怎么读?(数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曾说过:“数起源于数”。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数一数?
用不同计数方法数数。
数梨:一个一个地数。
数樱桃:两个两个地数。
数橙子:五个五个地数。
数铅笔:十个十个地数。
数苹果:怎么数?
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数苹果。
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数苹果。
小组探究。
你是怎么数的?怎么列算式?
反馈交流。
两个两个地数:25×2=50(个);
五个五个地数:10×5=50(个);
十个十个地数:5×10=50(个);
沿斜线数:1+3+5+7+9+9+7+5+3+1=50(个);
沿斜线数:2+4+6+8+10+8+6+4+2=50(个)。
……
小结。
当物体数量较多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其特点或规律,再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数数。
数正三角形。
出示:用边长为1cm的小正三角形排列并组合成的一个大正三角形。
数完苹果,我们再来数数正三角形,图中有多少个正三角形呢?可以怎么数?
(讨论)
自己先数一数,再与小组交流。
反馈交流。
边长 个数
1cm 1+3+5+7=16(个)
2cm 1+2+3+1=7(个)
3cm 1+2=3(个)
4cm 1(个)
一共:16+7+3+1=27(个)
你发现了什么?
再添加一层,现在有多少个正三角形?(尝试完成,反馈交流)
小结:
不管数苹果,还是数正三角形,都要先观察其特征,有顺序、有规律地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1、数4×4正方形。(用边长为1cm的小正方形排列并组合成一个大正方形)
有了数正三角形的经验,怎么数正方形?(共同讨论)
边长 个数
1cm 4×4=16(个)
2cm 3×3=9(个)
3cm 2×2=4(个)
4cm 1×1=1(个)
你发现了什么?
2、数5×5的正方形。
3、[机动]数带有★的正方形的个数。
四、本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苹果
两个两个地数 边长 个数
五个五个地数 1cm 1+3+5+7=16(个)
十个十个地数 2cm 1+2+3+1=7(个)
沿斜线数 3cm 1+2=3(个)
…… 4cm 1(个)
有规律、有顺序 一共:16+7+3+1=27(个)
不重复、不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