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04 18:2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简单的数据汇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生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教材注意借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收集和整理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统计的意识,逐步体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填统计表、分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统计学习的欲望,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性。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思路。力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通过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活动进行整理,从中获得一些感兴趣的数据,并学习了在随机发生的事件中,用符号分类记录,获得有意义的数据。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分组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通过和同伴合作的方式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积累开展分类统计活动的经验,并为以后学生学习复式统计表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教材内容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作业纸、骰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迪士尼打算推出“生日当月免费玩”的活动,如果我们全班去游玩,哪个月去最优惠?我们要知道什么?你准备怎么办?
学生自由发言。
先要统计“全班每个月出生的人数”。
教师适时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简单的数据汇总。
设计意图:柏拉图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个环节中,我用学生感兴趣的迪士尼乐园引入,更能让学生接受,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引发对数学的思考,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
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讨论收集数据方法。
分小组进行数据统计。为了高效、有序的完成活动,教师出示小组活动方案。
出示月份统计表,学生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小组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2.汇总数据。
经过统计第一小组哪个月去最省钱?第二小组哪个月去最省钱?第三小组呢?……
学生回答。
如果全班学生一起去游玩,哪个月去最省钱呢?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小结可以对6个小组的统计结果进行汇总。
引导思考:刚才我们得到每个小组的统计结果,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先把每个小组的同一月份的数据相加,再汇总成一张表格,即全班同学的月份汇总表。
师生共同汇总,教师将最终的汇总结果填入汇总表中。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3、按季度汇总。
按季度优惠。你知道是哪几个季度?如果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应该怎样设计统计表?
出示下表: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数



学生思考,集体交流,教师将结果填入表格内。
提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上面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你从每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把数据按不
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提问:如果要在全校同学中调查,又该怎么样做?
追问:你认为得到的结果和我们班的结果一定相同吗?(不一定)
4、归纳总结。
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在本环节中,我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让学生在保持高度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以愉悦的心情,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掌握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实现自主体验,获得自主发展。
三、巩固新知,提高认识
1.骰子新玩法。
(1)提出要求:拿出骰子,三人或四人一组做游戏。
教师出示游戏规则。
学生分组合作,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教师巡视。
(2)提问:掷( )的人数最多,掷( )的人数最少?
追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汇总表在生活中的用处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汇总表,感受汇总表的用处和价值。
设计意图:以上内容,我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而游戏的题型设计,既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又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回顾再现,升华新知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感觉自己今天表现如何?你感觉你组内的其他同学表现如何?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得到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环节的设计不但让学生的学习从课上延伸到课后,达到“课虽止而意犹存”的效应。而且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
板书设计:
简单的数据汇总
班级月份汇总表
班级季度汇总表
第一组月份统计表
第二组月份统计表
第三组月份统计表
第四组月份统计表
第五组月份统计表
第六组月份统计表
设计意图: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的板书突出教学重点,能直观地给学生呈现出完整的内容体系,启迪学生的思维,便于学生掌握要领,而且还能培养其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