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昌第十高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2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考试结束后,答题纸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1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病毒蔓延传播,在党中央统一领导指挥下,白衣战士、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迅速响应,积极行动,驰援武汉。诸多行业如石化、家电、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服装企业、母婴行业等也迅速建成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加入了口罩生产的行列。这些无不凝聚着中国力量,体现着中国速度,诠释着中国精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疫情爆发后,诸多行业能够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的主要原因是( )
A. 产业间关联度高 B. 生产技术成熟
C. 国际市场需求 D. 劳动力成本低
2. 3月4日中国口罩产量产能和产量已双双过亿,这将迅速提高我国( )
A. 抗击疫情能力 B. 工业化水平
C. 交通运输能力 D. 科技研发水平
3. 受疫情防控影响,最有可能得到发展的行业是( )
A. 餐饮行业 B. 影视行业 C. 房地产业 D. 互联网业
“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周期。”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 黑龙江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 )
①热量充足 ②生长周期长,有机质丰富
③夏季光照充足 ④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 促使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气候变冷 B. 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C. 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D. 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读1986~2011年我国珠三角地区某市外来暂住人口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示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增加最快的时期是( )
A. 1991~1992年 B. 1997~1998年 C. 2000~2001年 D. 2004~2005年
7. 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增加对该市的有利影响是( )
A.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 增加城市经济活力
C. 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 D. 缓解大气污染状况
8. 造成2008~2009年该市外来暂住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 工资水平下降 B. 就业机会增加
C. 经济水平降低 D. 产业结构调整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灌溉农业发达,由于南北部降水差异较大,该州实施了“北水南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 影响该州北部水稻产区分布优势条件是( )
A. 热量充足 B. 地形平坦
C. 水源充足 D. 光照丰富
10. 实施“北水南调”,可能给该州南部地区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盐碱化 B. 土壤污染加剧
C. 土壤肥力流失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工业上楼”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沿海城市改造升级老旧工业园区,发展都市型工业所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主要方式是建设高层工业楼宇,并销售或租赁给工业企业。高层工业楼宇正在替代曾经流行一时的“花园式工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从“花园式工厂”到“工业上楼”,反映出当地( )
A. 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B. 土地供应日趋紧张
C. 产业转型基本完成 D. 信息工业发展迅速
12. 最适合入驻高层工业楼宇的制造业部门是( )
A. 医疗仪器 B. 五金制品 C. 塑胶材料 D. 瓶装饮料
13. 与高层住宅楼相比,高层工业楼宇建设时较少考虑建设的配套设施是( )
A. 超市等商业设施 B. 公共交通设施
C. 水电网络设施 D. 文化娱乐设施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在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下图为“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最主要原因是( )
A. 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
B. 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C. 北部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
D. 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
15. 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
B. 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产业结构
C. 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D. 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完成16~17题。
16.图中四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关于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
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
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
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为开发该流域河流的水能,最理想坝址应选择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9.该流域的b-c河段形成地上河,洪水危害较严重,不属于其治理措施的是( )
A.裁弯取直 B.加固大堤 C.建分洪、蓄洪工程 D.在c处建大坝
20.M河流域植树造林,其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
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图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据此回答21~22题。
21.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铁路线 ②削减风力 ③改变气候类型 ④增加旅游景观 ⑤提高沙层含水量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④⑤
22.下列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 )
A.建材产业 B.沙漠旅游休闲业 C.光伏发电 D.沙生中药材产业
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的土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 000亿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山西和新疆在发展煤炭工业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 距离市场远 B. 水资源短缺 C. 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D. 交通便利
24. 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及输出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 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
C. 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D. 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读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量、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上游来水减少 B. 水库库容逐渐变小
C. 库区水污染加剧 D. 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
26. 2009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 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 水库库容变小 C. 水库清淤 D. 水库拦截率高
读沿108°E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2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为云贵高原 B. ②渭河平原
C. ③为四川盆地 D. ④为汉江谷地
28.符合⑤地地形特征的是( )
A. 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B.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C. 海拔较高,世界屋脊 D.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9.下列关于④地地形区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 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 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 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30.有关⑤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
C.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31.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后,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地区、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试述河套平原成为“塞外粮仓”的自然因素?(4分)
(2)图中甲城市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当地发展钢铁工业有哪些区位优势?(4分)
(3)经过西部大开发的十年建设,鄂尔多斯已形成了煤—电、煤—焦、煤—油、煤—肥、煤—醇和天然气—甲醇等多条产业链。简述这些产业链的发展对当地的影响。(4分)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1236km,流域面积15.1万km?,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雅马渡以上为上游,雅马渡至哈萨克斯坦的伊犁村(卡普恰盖)为中游,伊犁村至巴尔喀什湖为下游。在伊犁村以上,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自伊犁村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干流汛期较长,流量相对平稳,历史上未出现过大范围的严重洪涝灾害。下图示意伊犁河流域。
说明伊犁河成为巴尔喀什湖主要补给水源的原因。(3分)
从整体性角度说明伊犁村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4分)
(3)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4分)
(4)说明巴尔喀什湖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然而先进的节水技术,使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地方。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经特拉维夫—雅法到南部的贝尔谢巴地区,年均调水4.0亿立方米左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以色列南部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灌溉农业区,生产出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约旦河是以色列重要的水源,70%以上的河水被人为利用。死海是该地区最大的湖泊,生活在死海岸边的人们发现这里的沙漠常弥漫着大雾.
(1)说明以色列南部缺水的自然原因。(4分)
(2)分析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的可行性条件。(4分)
(3)简述北水南调工程给以色列带来的有利影响。(4分)
(4)解释死海沿岸沙漠地区弥漫着大雾的原因(2分)
南昌第十高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2次月考地理答案
选择题
1~5 BADCD 6~10 CBDCA 11~15 BADCD 16~20 BCCDC
21~25CABAB 26~30 CADCB
31【答案】(12分)
(1)位于河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耕作;临近黄河,有丰富的黄河水源灌溉;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较为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大量冲积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4分)
(2)接近煤、铁资源,原料、燃料丰富;靠近黄河,水源充足;沿线有铁路运输,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4分)
(3)有利影响:提高了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提高了附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促进工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不利影响:能源资源的开发造成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重化工业集中布局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4分)
32【答案】(14分)
(1)伊犁河上游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降水较多;天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上游来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汇水量水大。(3分)
(2)上游修建有多个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库区;上游沼泽广布,对水流起到过滤作用,导致下游河段泥沙来源减少。(4分)
(3)流域内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自下游到中游,积雪依次融化,形成春汛;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化加上山地降水,形成夏讯;中上游河段多沼泽、湖泊调蓄作用显著。(4分)
(4)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减缓区域土地荒漠化进程。(3分)
33【答案】(14分)
(1)南部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南部地区纬度低蒸发量大,干旱缺水。(4分)
(2)北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影响的时间更长,雨季长,降水丰富;沿途地势相对平坦,施工难度较小;以色列经济相对发达,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4分)
(3)改善了以色列水资源配置不均状况,缓解了南部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带动了南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方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把大片不毛之地的荒漠变为绿洲,扩大了以色列人口的生存空间。(4分)
(4) 位于亚热带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死海水分蒸发量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大气稀薄,夜间气温及地表温度明显下降,水汽凝结形成大雾。(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