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04 13:4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农业实践中,人们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嫁接成活的关键是(??

A.?选本地的砧木?????????????????????????????????????????????????????B.?接穗上的芽要饱满
C.?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D.?接穗和砧木贴合紧密
2.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①绵羊的克隆????
②菜豆的开花结果??????
③雌雄蚕蛾的交尾?
④柳树的扦插??
??⑤试管婴儿的诞生??????
⑥蝴蝶兰的组织培养
A.?④⑤⑥????????????????????????????????B.?①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⑤
3.开花不一定能结果,能结果的花一定(  )
①长有雌蕊和雄蕊??
②长有雌蕊??
③要经历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④只经历了传粉的过程??
⑤要进行光合作用?
⑥要进行呼吸作用
A.?①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③⑥
4.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指(??

A.?受精卵→蛹→蚕?????B.?受精卵→幼虫→成虫?????C.?受精卵→蛹→成虫?????D.?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5.古词云“稻花香里说三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关于青蛙生殖与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内受精????????????????????????B.?体内发育????????????????????????C.?变态发育????????????????????????D.?发育起点是蝌蚪
6.如果你留心观察鸡卵,可以在卵黄上看到一个小白点,这就是鸡进行胚胎发育的部
??
位,称为(??

?
A.?胚盘?????????????????????????????????????B.?卵白?????????????????????????????????????C.?卵壳?????????????????????????????????????D.?气室
7.女性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A.?23条+X?????????????????????????????B.?22条+Y?????????????????????????????C.?22对+XX?????????????????????????????D.?22条+X
8.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家兔的黑毛与白毛??????????????????????????????????????????????B.?绵羊的卷毛与山羊的直毛
C.?人的黑头发与黄皮肤???????????????????????????????????????????D.?豌豆的圆粒与番茄的黄色果实
9.小刚同学学习了《生物学》以后,尝试用图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1
2
3
A
染色体
DNA
基因
B
玉米种子

胚乳
C
神经系统
大脑
小脑
D
基因的多样性
物种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A.?A???????????????????????????????????????????B.?B???????????????????????????????????????????C.?C???????????????????????????????????????????D.?D
10.人类的多指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双亲一方的基因组成为AA,那么其子女均患多指???
B.?双亲一方只要含有A基因,其后代都有可能出现多指?????
C.?双亲均为Aa,那么子女就患多指?????
D.?双亲均为Aa,那么子女患多指可能性为
11.人的棕色眼睛和蓝色眼睛是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如图是一个家族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父母双方的基因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的
B.?根据遗传图谱可以看出,蓝色眼睛性状是隐性性状
C.?图中3号的基因型是Dd;9号的基因型是DD或Dd
D.?从理论上推算4号携带控制蓝色眼睛基因的几率是75%
12.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原因是(??

A.?近亲结婚所生子女,遗传病发病率不高???????????????B.?近亲结婚所生子女,遗传病发病率高
C.?近亲结婚所生子女,肯定得遗传病??????????????????????D.?近亲结婚所生女子,肯定不得遗传病
13.下列对学习生物学过程中遇到的生活常识,叙述正确的是(  )
A.?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使脂类物质沉积到血管壁上,加速动脉硬化的过程
B.?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手指应压在手腕部外侧的桡动脉处
C.?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餐、握手,工作接触就会感染艾滋病
D.?得病后可根据病症,按说明书上的信息自行判断、购买药店里的药物治疗
14.根据如图中的信息,可判断板蓝根冲剂属于(  )
A.?处方药????????????????????????????????B.?非处方药????????????????????????????????C.?西药????????????????????????????????D.?外用药
15.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B.?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C.?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医院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用碱性染料对正在分裂的细胞进行染色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染成深色的物质是________,该结构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基因是有________的DNA片段。
17.现代生物技术除包括以________技术为核心的基因工程,以________技术为核心的细胞工程外,还有发酵工程酶工程等。
18.据调查,患有流感的人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而周围的抵抗能力不强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据此材料回答: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________,传染源是__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__,易感人群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1分)
19.家蚕是人类饲养最早的经济昆虫之一,它是典型的完全变态发育。勤劳智慧的中华人民取桑葚,
去果皮,用种子繁殖桑苗,采摘桑叶喂养家蚕,用蚕宝宝吐出的丝织成美丽的丝绸,灿烂的丝绸文化代表
着中国古老文明,家蚕除了可以吐丝织绸外,蚕茧、蚕蛹皆是药材。
(1)根据资料可知桑树属于被子植物,依据是________。
(2)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提高吐丝量可设法延长________期。
(3)某同学进行了“探究温度是否对家蚕卵孵化率有影响”的实验。他选取了紫黑色的蚕卵(这种颜
色的卵是已经受精的卵)若干,分成三组放到多功能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组别



蚕卵数(个)
1000
1000

温度(℃)
16
20
30
湿度
75﹪
75﹪
75﹪
孵化出蚕蚁所需的时间(天)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①依据实验,丙组的蚕卵数应该是________个。
②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蚕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________℃。
③该同学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应该是________。
20.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如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表中的现象。请据此回答问题: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产生了________,除此之外还会产生________。
(2)①②作为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试管________为一组。
(4)如果选择①④或①⑤作为对照实验,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需要________。
四、综合题(每空1分,共34分)
21.下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蝉等。
(2)乙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蚊子等。
(3)C和D的名称是________。
(4)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________期。如果乙图所表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
22.人的前额V形发际和平直发际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A、a表示)。下图是某家族前额发际性状的遗传情况。请据图回答:
(1)根据该家族前额发际性状遗传情况可推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控制前额发际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体细胞中的一对________上,该结构主要由________两种物质组成。
(3)8产生的精子含有________基因。在8和9生育的两个孩子中,11控制前额发际性状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12与父母的前额发际性状不同,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的变异。如果8和9再生育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是V形发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
23.苯丙酮尿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病,以下是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受基因Pp控制),据图回答:
(1)该病是由________(显性、隐性)基因控制的。
(2)I3和Ⅳl5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Ⅲ11为纯合体的几率是________。
(4)Ⅲ12和Ⅳ15

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________。
(5)Ⅲ代中12、13、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
(6)Ⅱ5表现正常,她产生的卵子类型是下图中的________(多选:填写字母)。
24.一提到细菌和真菌和病毒。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它们中的很多是对人类有益的,嘉嘉同学做了如下几个实验探究发酵技术的不同之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的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凵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据此,请分析回答问题。
(二)①牛奶煮沸后冷却②放到常温环境中1天③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④密封瓶口
(三)嘉嘉和他的同学一起将实验(一)(二)中主要使用的菌种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若将该装置放于阳光下。
(1)实验(一)中三个烧瓶中最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________。
(2)实验(二)制作酸奶的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用序号表示)。
(3)实验(三)图可用于探究有关光合作用的什么问题?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4)图中________(填图号)属于真核生物,图戊是一种微小生物,他是使用________才能够观察到。
(5)夏天食物容易变质,为了防止食物变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放冰箱储存;②用微波妒高火加热5分钟;③脱水中储存。其中,只能起到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
25.??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爆发,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预防有了新的发现和研究。下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简单,是由________构成。根据其寄生的细胞,可推断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________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是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
(2)2020年3月,由我国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已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________,进入人体内后________,从而提高了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
(3)下列图①~⑤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填数字)
(4)目前,我市新冠疫情防疫工作已转为常态化防控。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两条具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考点: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
解析:嫁接时,被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
故答案为:C。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2.答案:
D
考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①绵羊的克隆、④柿树的嫁接、⑥蝴蝶兰的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②菜豆的开花结果、③雌雄蚕蛾的交尾、⑤试管婴儿的诞生都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
【分析】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答案:
D
考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绿色植物开花后,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雌蕊作为活细胞时刻进行呼吸作用,因此②③⑥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
4.答案:
D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故答案为:D。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5.答案:
C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青蛙的幼体在水中发育,起点是受精卵,蛙的发育的四个阶段: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发生巨大变化,为变态发育。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蛙的发育的四个阶段: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6.答案:
A
考点:鸟卵的结构
解析:鸡卵包括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气室等,其中卵黄和卵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另外卵白还有保护作用、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在卵黄上有一个小白点叫做胚盘,胚盘内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鸟卵的结构,比较简单,熟记基础知识是关键,鸟卵的结构主要为:卵黄、胚盘、卵白、气室、卵黄膜、卵黄、系带、卵壳膜等,其中,卵细胞包括卵黄膜、卵黄和胚盘,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的是卵白和卵黄。
7.答案:
D
考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以上可以看出,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因此女性正常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条+X,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及性别决定,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性表示为22对+XY,女性的表示为22对+XX,当生成卵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会分开,男性形成两种类型的精子22条+X和22条+Y,女性只形成一种卵细胞22条+x。
8.答案:
A
考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A.家兔的黑毛与白毛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符合题意。
B.绵羊的卷毛与山羊的直毛是不同生物同一性状的表现形式,不符合题意。
C.人的黑头发与黄皮肤同种生物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符合题意。
D.豌豆的圆粒与番茄的黄色果实是不同生物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9.答案:
A
考点:神经系统的组成,种子的结构,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A.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上有基因,A符合题意。
B.玉米种子包括种种皮、胚和胚乳,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不包括胚乳,B不符合题意。
C.大脑和小脑是并列关系,不属于包含关系,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如图可知Ⅰ到Ⅲ的逻辑关系是:1包含2,2包含3,或者从1到3是一种从大到小的关系。
10.答案:
C
考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A、双亲一方的基因型为AA,那么子女的基因组成中均含有A基因,因此均会患多指,A正确;
B、双亲一方只要含有A,其后代都有可能出现多指,B正确;
C、双亲均为Aa,子女也有可能不患多指,如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就正常,C错误;
D、双亲均为Aa,那么子女的情况为AA:Aa:aa=1:2:1,可见患多指的可能性为
,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人类多指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只有基因组成中含有A基因就会患病,即患病的基因型为AA或Aa,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aa。据此答题。
11.答案:
D
考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3号和4号都是棕色眼睛,后代中出现了蓝色眼睛,由分析可知,蓝色眼睛是隐性性状,3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Dd。同理可知,5号和6号的基因组成也是杂合体,即Dd。
遗传图解如图:
A.从遗传图解看出,父母双方的基因是通过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的,A正确。
B.棕色眼睛性状是显性性状,蓝色眼睛性状是隐性性状,B正确。
C.从遗传图解看出,3号的基因型是Dd;9号的基因型是DD或Dd,C正确。
D.从遗传图解看出,4号的基因型是Dd,可见4号携带控制蓝色眼睛基因的几率是100%,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12.答案:
B
考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故答案为:B。
【分析】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13.答案:
B
考点:血管,艾滋病及其预防,安全用药,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A.据分析,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使血压升高,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容易引起心肌梗塞、心肌缺氧等心脏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A不符合题意。
B.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切脉是汉族独创的诊法,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切脉”时,手指应压在腕部外侧的桡动脉处,B符合题意。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C不符合题意。
D.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HIV主要存在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及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14.答案:
B
考点:安全用药
解析: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板蓝根的说明书上有“OTC”,可判断是非处方药,是口服药。
故答案为:B。
【分析】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
15.答案:
B
考点: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免疫及其功能,计划免疫
解析: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A不符合题意。
B.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B符合题意。
C.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的作用,如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卡介苗是由减毒型结核分枝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疫苗,可用于结核病的预防,其接种对象为3个月以内的婴儿或3月龄~3岁用5IU结素试验阴性的儿童,多在新生儿出生时接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二、填空题
16.答案:
染色体;DNA(分子);蛋白质(分子);遗传效应
考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分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17.答案:
转基因;克隆
考点:现代生物技术概述
解析:解: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以克隆技术为核心的细胞工程外,还有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等。
【分析】1、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们期望的目标基因,经过人工分离、重组后,导入并整合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状。
2、克隆技术:
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成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含义是无性繁殖。
3、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4、细胞工程:
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们的设计蓝图,进行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及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
5、酶工程:
又称蛋白质工程学,是指工业上有目的的设置一定的反应器和反应条件,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于其它目的的一门应用技术。
18.答案:
流感病毒;流感患者;空气、飞沫;抵抗能力不强的人
考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流感就可以通过空气和飞沫进行传播。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周围的抵抗能力不强的人属于易感人群。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三、实验探究题
19.答案:
(1)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2)幼虫期
(3)1000;温度(温度的高低);20℃;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率有影响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科学探究的过程,被子植物
解析:(1)根据勤劳智慧的中华人民取桑葚,
去果皮,用种子繁殖桑苗可知,桑树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所以属于被子植物。(2)“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由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幼虫取食桑叶,每隔5、6天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幼虫停止取食并吐丝结茧;结茧后幼虫化为蛹,到了蛹期蛹皮变硬不能吐丝,蛹不食不动;蛹过一段时间能羽化为蚕蛾(成虫)。因此为提高吐丝量,可设法延长其中的幼虫时期。(3)①②该实验是“探究温度是否对家蚕卵孵化率有影响”,所以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温度,除温度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丙组的蚕卵数应该是1000个。分析表格可知,20℃时,孵化率达到98%,所以蚕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
20℃。
③在一定范围内,16℃时孵化率为90%,20℃时孵化率为98%,30℃时孵化率为68%,所以实验结论: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率有影响。
【分析】(1)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2)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20.答案:
(1)二氧化碳;酒精
(2)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产生二氧化碳
(3)①③
(4)适宜的温度
考点:单细胞生物,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所以有气泡产生,除此之外还会产生酒精。(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所以①②作为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产生二氧化碳。(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
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则实验变量是温度。
【分析】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在有氧的情况下,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有氧存在时,酵母菌生长较快。在缺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
四、综合题
21.答案:
(1)不完全变态
(2)完全变态
(3)若虫
(4)蛹;c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1)甲图中,A是成虫,B是受精卵,C、D是若虫,这种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且若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蟋蟀、螳螂、蜻蜓、蝉等。(2)乙图中,a是成虫,b是受精卵,c是幼虫,d是蛹,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蚊子、蜜蜂等。(3)C和D的名称是若虫,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是因为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若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4)乙图中,a是成虫,b是受精卵,c是幼虫,d是蛹,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c幼虫时期。
【分析】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比较如下:
发育方式
不同点
相同点
举例
发育过程
发育特点
完全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和成虫有明显的差异,有羽化现象
都是有性生殖;都属于变态发育
家蚕、蚊、蝇、蜜蜂
不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若虫、成虫
若虫和成虫相似,无羽化现象
蝗虫、蟋蟀、螳螂
22.答案:
(1)V形发际
(2)染色;蛋白质和DNA
(3)A或a;AA或Aa;可遗传;3/8(37.5%)
考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8、9是V形发际,生下12是平直发际,则可推断V形发际是显性性状,平直发际是隐性性状。(2)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3)亲本产生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成对的基因也要分开,8的基因为Aa,则产生的精子含有A或a基因。8、9是V形发际,生下11是V形发际、12是平直发际,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则11控制前额发际性状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12与父母的前额发际性状不同,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父母基因组成为Aa,再生一个孩子表现为V形发际,该孩子基因组成有两种可能:AA或Aa;这对夫妇生一个V形发际孩子的几率为75%,又因为生女孩的几率为50%,则生一个平发际女孩的可能性为75%×50%=37.5%。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23.答案:
(1)隐性
(2)Pp;PP或Pp
(3)0
(4)Pp
(5)PP
(6)D、E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1)根据分析可判断,该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2)由于8有病,3正常,所以Ⅰ3的基因型是Pp,由于16有病,9、10无病,都是Pp,所以IVl5的基因型是PP或Pp。(3)由于6有病,所以Ⅲ11为纯合子的几率是0。(4)由于8有病,所以Ⅲ12基因是Pp,而Ⅳ15的基因型是PP或Pp,所以两者相同的基因是Pp。(5)Ⅲ代中12、13、14都正常,而8有病,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PP。(6)由于1有病,所以Ⅱ5的基因是Pp,它产生的卵细胞有P或p两中可能。可见D、E正确。
【分析】从系谱图看,3、14无病,6有病为隐性遗传病,再根据8有病而12、14无病可知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9、10无病,16有病,则双亲均为杂合子,15为定杂合子概率是2/3,6有病则11一定为杂合子,7号个体的基因型最可能是显性纯合子。
24.答案:
(1)甲
(2)①③④②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四)嘉嘉同学做完实验后,观察了几种微生物的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4)乙、丙、丁;电子显微镜
(5)①③
考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发酵技术,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1)甲中既有糯米,又有酒曲的发酵作用,同时也密封确保无氧,使得酒曲在此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乙中无酒曲,米中的淀粉不能被分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不能被进一步分解产生酒精;丙中无糯米,酒曲不能对此分解产生酒精,因此能产生酒的应该是甲。(2)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先是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然后冷却。再在冷却后的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相当于接种。乳酸菌要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因此容器要密封,以创造无氧的环境。最后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培养1天,即可。故正确的顺序是:①③④②。(3)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图B中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长得旺盛。此图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4)戊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甲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它们都属于原核生物;乙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丙蘑菇、丁曲霉都是多细胞的真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它们都属于真核生物。(5)①放冰箱保存的原因是低温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③脱水储存能够减少水分,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②用微波妒高火加热5分钟起到了杀死细菌、真菌的作用。因此,起到抑制作用的是①③。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发酵产生乳酸。
观图可知:甲是细菌,乙是酵母菌,丙是蘑菇、丁是曲霉都是真菌,戊是病毒。
25.答案:
(1)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动物;甲
(2)抗原;产生抗体
(3)②③⑤
(4)出门戴口罩;勤开门、窗,通风换气
考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和由遗传物质组成的核心构成。新冠肺炎病毒是引发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寄生在动物体中,因此属于动物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属于传染源,是图中的甲。(2)疫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属于抗原,当抗原进入人体后,可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3)人体的免疫依靠的是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其中第一、二道防线属于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图2中②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③⑤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①和④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②③⑤。(4)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是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对一定场所进行消毒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在教室内预防传染病,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来说,应勤开门、窗,通风换气;室内定期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出门戴口罩等。
【分析】(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如肝炎病毒、痢疾杆菌、蛔虫等均属于病原体。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2)图1中甲能够通过乙把病原体传给丙,丙就会变成甲,所以甲是传染源,乙是传播途径,丙是易感人群;图2中②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③⑤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①和④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