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湖南)(2019)信息技术七上 活动一 认识无处不在的信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湖南)(2019)信息技术七上 活动一 认识无处不在的信息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1-04 11:1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一 认识无处不在的信息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本活动是七年级上的第一课,面对的学生是刚刚从小学生升入初中七年级的新生。学校不同,因此两年的学习的信息技术深程也就不同,有的学校学习扎实,有的几乎没学习。所以,我就当是没有学的情况来教学,以零基础来设计本堂课.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什么是信息(重在理解)
2、信息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学生能理解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不同的单位,个人、对信息的需求不一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子生对信息的以识度、提高子生对信思以次深
度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信息,就是什么是信息。
四、教学难点:信息的特征,理解信息的特征,
教学过程
_???è????????_
1.(1)出示4张图片
①一张贯的有出打同的树叶.②一张收音机的图片
③一张有电视的图片
④一张红绿灯的图片
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下什么是信息?息的存在,讨论一下,什么是信息,分小组过论,总结一下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各小组汇报,什么是信息的讨论结果,或者说信息是什么。
_????????????_
2、①根据学生各个小组的讨论的结果来总结什么是信息。
②让学生充分的回答,给子生的充分时间回答。
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认真分析,特别强调文字不是信息。灯光不是信息.收音机不是信息,树叶不是信息。
④突出,信息与载体的关系,分清什么是信息,什么是载体。
⑤最后总告出“信息”是什么,是否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能量,信息是客观存在的是世界三大资源。重点指出或总告出“消息”就是信息。
“树叶”给我们传递的消息就是信息,“树叶”就是信息载体“文字”给我们传递的消息就是信息,“文字”就是信息载体。
3分析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的载体性:举侧说明教师知道一个消息通知通对学生不说不问、不讲,不表达。
②信息的价值性。以商业机密。
③停息的普遍性
④价值性
⑤信息的时效性
⑥共享性具有无限性
⑦信息的真伪性
⑧传递性
特别强调信息的真伪性,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获得侵息的辨别,能辨别真伪的重要性,为一下课作为基础,如何鉴别信息的真做。
伪信息形成的原因有两种
1、人们无意中造成的,人们无意中造成可能是自身能力的限制,也可能是工作中的疏息的。
2、另一类是人们不法分子恶意加工制造的
_?·??????????_
出示课堂作业
_????????????_
什么是信息②信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