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六单元《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件2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4 16:0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1
夜宴之上有哪些可乐之事?
桃花芳园,共序天伦之乐
群秀咏歌,高谈幽赏之乐
坐花醉月,狂欢宴饮之乐
佳咏伸怀,赋诗罚酒之乐
合作探究
前六句没有写宴会之乐,把这几句删
掉,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
合作探究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王羲之《兰亭集序》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王勃《滕王阁序》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赤壁赋》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
——沈复《浮生六记》
我知道黑夜的帝国已经回归尘土
时间从我指缝间流逝
留我茫然伫立,了无困意
请赐予我那舞蹈的魔咒吧
我会尽情地跳跃旋转
……
来吧,在钻石般璀璨的天空下舞蹈,自由地挥舞
让所有的记忆和命运都淹没于浪底
让我忘记今天,直到明天来临
鲍勃 迪伦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
老之将至云尔。
——孔 子
课后延伸
将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比较,谈谈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和精神气质的异同。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教学阐释
说课总纲
教材分析
1
教学目标
4
学情分析
2
教学重难点
5
基本理念
3
教学方法
6
课程设计
7

1、感受李白散文鲜活的文气;体味看似消 极实则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生活观。
春夜宴 从弟桃 花园序
教材分析
2、感受李白独特的豪放气质,感知古代宴
游类散文中对宇宙人生的感慨寄托。?
3、从古代文人聚会之乐中感受古人生活情
趣,增长见闻,获得审美享受。
学情介绍
有利因素:
·了解李白其人及其文风,易于理解内容。
不利因素:
·容易从消极面解读作品。
基本理念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致力于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疏通文意,读诵文章。
·把握情感,理解文中看似消极却洋溢着
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情感。
·从人类历史长河的心灵咏叹看李白。
教学重难点
赏析本文语言的特色,感受其高超的
艺术魅力。
感受古人感叹宇宙人生的文化现象,体味李白带给我们的精神共鸣。
重点
难点
诵读品读
有效提问
点拨暗示
延伸探究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教学方法
课程设计 ——课文导入

以宴饮话题导入
设计意图:
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
良好的学习情境”。预设情境,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提问点拨:
1.解题寻句
2.可乐之事
设计意图:
依据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理念,通过有效提问,引导
学生疏通文本,感受桃花园宴饮之乐。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1.由宴饮之由感受生命之痛。
2.由“秉烛夜游”“桃园宴饮”感受生命之乐。
设计意图:
进一步深挖文本,继续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迁移联
想,感知生命终极之痛,理解古人珍惜光阴,追求生
命之乐的深层原因。
研读文本
对比阅读:
1. 沈复《浮生六记》
2. 鲍勃迪伦《铃鼓先生》
3.《论语》选章
设计意图:
课标指出,要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从优秀作品中发现文化
现象。由延伸阅读,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古人易于感叹人与宇宙、人生与光阴矛
盾的文化现象,展开对“生命出口”的思考,提出“生命充盈”标准,引领学
生积极看待生命之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拓展延伸
练笔实践
将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比较,
论述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和精神气质的异同。
设计意图:
新课标:重视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充分激
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
语文素养,引导学生练笔实践。
板书设计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生命之痛
生命出口——生命充盈
生命之乐

谢谢评委老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