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第6课《孔雀东南飞》(课件39张 )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第6课《孔雀东南飞》(课件39张 )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4 18:5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孔雀东南飞
《玉台新咏》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汉民族最早、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与《木兰诗》,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本诗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文学常识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乐府”
诗经
离骚
孔雀东南飞
语言形式
四言
杂言
五言
表现手法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现实、浪漫
表达方式
抒情诗
抒情诗
叙事诗
思想内容
忧国之情
爱情悲剧
对比
情节结构
孔雀失偶(1)  
兰芝抗婚(13-21)
告诫后人(32)
双双殉情(22-31)
兰芝被遣(2-6)
夫妻誓别(7-12)
引子
开端
发展
进一步发展
高潮
结局
起兴
情节分析
孔雀失偶(1)  
思考:“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作用?
1.兼用比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别离
3.统摄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2.孔雀徘徊返顾,为全诗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
情节分析
兰芝被遣(2-6)
兰 芝 自 诉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情节分析
兰芝被遣(2-6)
仲卿求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情节分析
夫妻誓别(7-12)
不久当还归,还必相迎娶。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夫妇话别
情节分析
夫妻誓别(7-12)
新妇严妆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情节分析
夫妻誓别(7-12)
兰芝辞别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情节分析
夫妻誓别(7-12)
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夫妻盟誓
情节分析
兰芝抗婚(13-21)
入门上家堂,
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
不图子自归。
兰芝伤归
情节分析
兰芝抗婚(13-21)
阿兄得闻之,
怅然心中烦。
刘兄逼嫁
不嫁义郎体,
其往欲何云?
情节分析
兰芝抗婚(13-21)
府君得闻之,
心中大欢喜。
视历复开书,
便利此月内,
六合正相应。
太守迎娶
情节分析
双双殉情(22-31)
同是被逼迫,
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
勿违今日言!
生离死别
情节分析
双双殉情(22-31)
我命绝今日,
魂去尸长留。
揽裙脱丝履,
举身赴清池。
兰芝殉情
情节分析
双双殉情(22-31)
府吏闻此事,
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
自挂东南枝。
仲卿殉情
情节分析
告诫后人(32)
两家求合葬,
合葬华山傍。
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
合葬化鸟
托物起兴(孔雀失偶)  
兰芝抗婚
告诫后人
双双殉情
兰芝被遣
夫妻誓别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故事脉络
兰芝自诉
仲卿求母
夫妇话别
新妇严妆
夫妻盟誓
兰芝辞别
兰芝伤归
刘兄逼嫁
太守迎娶
兰芝殉情
生离死别
仲卿殉情
合葬化鸟
爱情悲剧
人物形象——刘兰芝
形体美
足、头、腰、耳、指、口、步
精妙世无双
品质美
勤劳:兰芝自诉
善良:与小姑别
知书达礼:与婆婆别
精神美
反抗性
焦母
兄长
人物形象——刘兰芝
美丽、勤劳、善良、坚强、知书达礼、多才多艺、不慕富贵、敢于反抗、忠贞不屈。
一个聪明美丽、勤劳能干善良、知书识礼、坚强忠贞、富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
人物形象——焦仲卿
对爱情
忠于爱情——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对母亲
开始——既孝又怨,不敢违抗。
后来——对爱情的忠贞战胜了对母亲的孝顺、屈从,不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缢于庭树,作了最强有力的反抗。
人物形象——焦仲卿
孝顺、懦弱、忠贞、忠于职守、消极反抗、委曲求全。
一个忠厚善良,忠于爱情,由顺从到抗争(消极抗争)的叛逆形象。
人物形象——焦母、刘兄
焦母:蛮横无理、独断专行、自私自利
刘兄:性情暴躁、爱慕富贵、冷酷无情
深入探究
思考:兰芝被遣的原因?
1.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
2.《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3.《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时代背景
深入探究
思考:兰芝被遣的原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思想;
VS
蛮横无理、独断专行、自私自利
聪明美丽、勤劳能干善良、知书识礼、坚强忠贞、富有反抗精神。
人物性格
深入探究
思考:兰芝被遣的原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思想;
焦母蛮横无理、独断专行的性格与具有反抗精神的兰芝产生矛盾冲突;
VS
蛮横无理、独断专行、自私自利
忠厚善良,忠于爱情,由顺从到抗争(消极抗争)。
人物性格
深入探究
思考:兰芝被遣的原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思想;
焦母蛮横无理、独断专行的性格与具有反抗精神的兰芝产生矛盾冲突;
封建家长制的影响。
深入探究
思考:兰芝、仲卿双双殉情的原因?
在当时,儒家经义中的“孝”充当着捍卫封建礼教、维护封建家长权威的坚实堤坝。所以焦母能用高压政策对待儿子,刘兄能用威逼手段胁迫妹妹,将他们双双推向了婚姻的坟墓。从这个角度看,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实质充当了杀害他们的刽子手。
时代悲剧
性格悲剧
兰芝不仅美丽善良,而且外柔内刚,所以当她面对独断专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也绝不屈服。
仲卿官宦世家,从小生活在母亲的威严之下,养成了懦弱无能的性格,所以当他面对母亲的逼迫时,注定他不可能主动争取婚姻的幸福。
深入探究
思考:本文主旨?
这首长诗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特别是封建家长制的罪恶;表达了对刘兰芝、焦仲卿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热情讴歌了他们忠于爱情的美好品质和他们为争取婚姻自由、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势力的斗争精神 。
艺术成就
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
艺术成就
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以美禽比拟夫妇的手法是民歌中常用的;多处运用铺陈手法,如兰芝自诉、新妇严妆、太守迎娶等场景,将主人公性格特点、心理活动等表现得更为突出;善用比喻手法,蒲苇、磐石之喻在两个场景中的不同表述,对情节发展以及人物性格刻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自主探究
诗歌写兰芝离开之前盛装打扮有什么用意?
仔细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诗歌最后写兰芝、仲卿死后化鸟双飞,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兰芝在与婆婆和小姑辞别时的反应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