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课件(3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课件(32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4 20:0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刘勰说它是“五言诗之冠冕”。钟嵘称它“一字千金”。
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再次诵读诗歌,你认为这首诗美吗?美在哪里呢?
合作探究一
   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一、美在意象。“芙蓉”“兰泽”“芳草”等词语,读之便觉香气袭人,沁人心脾。
    正值盛夏时节,江边花香日暖,娇花撩人,主人公见此情景满心想要采到鲜荷,甚至不惜“涉江”之劳。
二、美在行为。因为本诗所写的是主人公于夏日江边采摘芙蓉以送爱人的情节。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三、美在情感。美丽的花草,美好的行为,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
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合作探究三
抒情主人公是谁?
“还顾”者就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照这样看,便是男子在说话,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他的心爱的女子,“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只是他。
看法一
有情人彼此挂怀
不思量
自难忘
诗歌有两个画面
“还顾”者就是“所思”者,不是“涉江”者,照这样看,说话的人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心想自己在采芳草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那位“所思”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起“长路漫浩浩”欲归不得之叹。
    
看法二
涉江者、环顾者皆为天涯游子,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
张玉谷在《古诗赏析》中评价,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的“悬想”方式,从而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读者所感受到的,就不仅是一个声音,而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痛苦叹息的交鸣。此诗抒写的思念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终汇成了震撼人心的巨声。
马茂元先生说:“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 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因而把同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意境.情趣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采莲的热闹场面。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意境.情趣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意境.情趣
联系我们曾学过的诗歌,想想芙蓉(荷花、莲)这个意象的深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之君子者也。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有关莲(荷花)的诗句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余好修以为常。
屈原《离骚》
情感的品质
高洁
西洲曲
《乐府诗集》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
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
仰首望飞鸿。
 “莲”谐音“怜”,“莲子”谐音“怜子”,表明了女子对情郎既怜且爱的深情 。
莲花坞
王维
日日采莲去,
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
畏湿红莲衣。
这首诗所写的可能是一个男子说的话;也可能是一个女子说的话,可能是一个行者说的话,也可能是一个留者说的话,不管抒情主人公性别如何,身份如何,就在我们无限的想象中,我们发现:人类的感情是共通的,或别离,或失意,或忧伤,或执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推己及人的写法
杜甫《月夜》的前四句: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此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身陷长安时思念妻子儿女之作,原本是诗人思念妻子儿女,而诗人却采用了“对写法”。从对方落墨,想象妻子在月夜里如何对月思念自己,而孩子还不懂得母亲为何要思念长安。有评论家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
高适的《除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本是自己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亲人,却说故乡的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本是自己到了佳节便加倍地思念家乡的亲人,可作者不说自己想念家乡的兄弟,却说家乡的兄弟想念自己。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前两句写冬至之夜,诗人羁留他乡的孤独冷清的生活画面。思乡之情,不言而喻。可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人,却想像家人于冬至节的深夜还坐在一起念叨着自己。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万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司马相如
两无亿(意)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谁知过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字无可转,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卓文君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长相思》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 珠《玉楼春》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