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理解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2.知道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板块一:工业革命之源(背景)
板块二:工业革命之花(成就)
板块三:工业革命之果(影响)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的以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含义:
板块一:工业革命之源(背景)
1、结合图片及所学知识,思考工业革命为何最早发生在英国?
图一 《权利法案》
图二 殖民地遍布全球
图三 三角贸易
图四 工匠经验的积累
图五 圈地运动农民失去土地
材料:“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大国崛起》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①政治前提:英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
②市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直接原因)
③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提供了原始资本、原料 ;
④工场手工业积累了大量技术;
⑤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开始国家:英国
材料:
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思考:工业革命最早从哪个部门开始?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棉
纺
织
业
纺纱
织布
需要提速
织布速度加快,但是纺纱速度跟不上,怎么办?
板块二:工业革命之花(成就)
飞梭织布机
1765年的一天,英国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回到家,开门后不小心一脚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他弯下腰来想把纺纱机扶正的时候,却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现在变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 他马上尝试着做,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他用女儿的名字珍妮称呼这架机器,被他取名为“珍妮机”。经过改进纺线量达到了80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2)最早国家:
英国
(3)最早部门:
棉纺织业
(4)开始标志: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开端
哈格里夫斯
时间
发 明
特点
动 力
1765
珍妮纺纱机
细而易断
人 力
1769
水力纺纱机
粗而结实
水 力
1779
骡 机
细而结实
水 力
1785
水力织布机
效率提高40倍
水 力
需要更强大、更持久、更稳定、能在任何地方、任何季节都能使用的动力
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
制约生产的不再是机器,而是……
动力不足!
1712年,铁匠纽可门制造了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早期发明的蒸汽机只用于矿井抽水,很不完善,且燃料消耗量大,效率低。
瓦特改良蒸汽机
(2)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动力革新)
2.动力革新
首先蒸汽机有一个锅炉室,把水加热,当水受热气化后变成水蒸汽,同时体积膨胀,靠巨大的气压来做推动运动,产生机械能, 以此来推动各种设备作功.
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纺织厂
煤矿
印刷厂
许多部门利用蒸汽机提供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的应用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①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
②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影响
扩大生产场所
招募更多工人
采用新型机器
明确劳动纪律
完善管理制度
手工工场
机器工厂
手工劳动
机器生产
(3)19世纪,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工业革命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方式
上图:帆船(英国大战西班牙无敌舰队)
下图:运煤木轨车
工业革命的发展迫切要求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斯蒂芬森--火车之父
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森在英国试车获得成功。“旅行者号”牵引着6节煤车,20节挤满乘客的车厢,载重达90吨,时速约24公里,由斯蒂芬森亲自驾驶。随着一声鸣叫,向全世界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
(4)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火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
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铁路时代的到来
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了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年代
内容
国别
发明人
1765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
1785
1825
改良蒸汽机
蒸汽机车(火车)
英国
英国
瓦特
斯蒂芬森
板块二:工业革命之花(成就)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意志
俄国
日本
工业革命的扩展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英国棉花加工量表
英国生铁产量表
材料一:
板块三:工业革命之果(影响)
材料二:
②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③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材料三:
随着新型工业城市的兴起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出现,无产阶级也产生了。工业革命期间,工厂主大量使用童工和女工,工厂对工人的罚款名目众多。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阎照祥《英国史》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P95材料研读:
工厂环境恶劣;工人使用机器生产,受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
材料四:
④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进程
时间
推动因素
雏形出现
市场拓展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17、18世纪
早期殖民扩张
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
17世纪中—19世纪中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⑤加速城市化进程;
材料五:
材料六:
19世纪中叶伦敦一家报纸称:泰晤士河河水受到污染,病菌孽生,鱼类几乎绝迹。河水的污染还使伦敦奇臭难耐。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6)带来环境污染
⑤
英国展品
中国展品
思考1:
万国工业博览会上中英两国的产品有什么不同?
思考2: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先进科技 工业产品
传统手工艺品
列强侵略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激发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工业革命—启示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繁荣富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我们要坚持“科技兴国”战略;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勇于创新、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
3.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要注重保护环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构建
工业革命之果(影响)
工业革命之源(背景)
工业革命之花(成就)
时间
始于英国原因
棉纺织
动力
交通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斯蒂芬森发明火车
课堂小结
一、工业革命原因:
根本: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直接:手工工场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其他: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
二、工业革命进程
1、开端:1765年,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动力变革:18世纪中期,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革新: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火车
4、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手工工场被大机器工厂取代,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三、工业革命实质:以机器生产的大工厂替代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
四、工业革命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③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⑤工业化进程带来环境污染
随堂检测
1、一位发明家耗时二十余年完成的工业动力机器(如右图所示),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依赖。这位发明家是( )
A.瓦特 B.爱迪生
C.亨利?福特 D.早期殖民掠夺
A
2、下列属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的一组选项是( )
①实现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
②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
③人类进入了“钢铁时代”
④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封建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3、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引发这场革命的发明是( )
A.珍妮机 B.火车机车 C.发电机 D.内燃机
4、“珍妮纺纱开先河,蒸汽推动世界波”所反映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5、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新时代。此时我们不能忘记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爱迪生 D.斯蒂芬森
A
B
D
习题巩固
D
1、假设你来到了1851年的英国伦敦世博会,你会看到哪些展品呢?
2.(2018深圳中考题)大国重器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下列事物,属于18-19世纪英国“重器”的是
A.卡尔·本茨的汽车 B.富尔顿的蒸汽轮船
C.莱特兄弟的飞机 D.瓦特的改良型蒸汽机
珍妮机、蒸汽机、
蒸汽机车、蒸汽轮船……
4.“1700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60%在田野耕作,而到18世纪末时,只剩不到33%。”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由于( )
A.交通发达促进人口无序迁移 B.环境污染导致人口死亡
C.工业革命导致经济结构变化 D.水土流失耕地渐成沙漠
C
3.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D.凯伊发明了飞梭
B
5.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求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C.蒸汽机的发展中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6.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重要标志是( )
A.蒸汽机的使用与推广 B.轮船与火车的使用
C.“珍妮纺纱机”的创制 D.机器制造业建立起来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