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前 记 忆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1640年
1688年
1775年
1783年
1789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92年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殖民掠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有钱)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欧美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用暴力的方式推翻旧制 度(封建制度)进而夺取政权。(有钱 有权)
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首相约翰逊
她们俩到底谁在统治英国?为什么?
第十七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英国
一、革命之源
1、地理位置优越
2、拓展对外贸易
3、殖民扩张
1、阶级基础: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掠夺为英国积累了大量资本,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
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凭借地处大西洋的海上优势,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扩张,极大地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毛纺织手工工场遍及英国城乡,资产阶级成长起来。不少贵族从事工商业经营活动,成为“新贵族”。
詹姆斯一世
(1603—1625)
1603年因为伊丽莎白一世死后没有子嗣,作为女王的表外孙—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继承英国王位,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
统治理念:
统治措施:
结果:
推崇“君权神授”
国王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
强行征税
使议会和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一、革命之源
2、斯图亚特王朝推行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许多其它沉重捐税仍继续违法征收,有些甚至不合理到这种程度,纳税的总数甚至超过货物的价值。
——1641年12月英国资产阶级给国王的抗议书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这份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
查理一世
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权力
议会和王权矛盾激化
统治措施:
结果:
君权神授
君主专制
一、革命之源
3、英国的法律与政治历史传统: 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议会掌握征税权。
《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1)1215年颁布了《大宪章》
一、革命之源
3、英国的法律与政治历史传统: 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议会掌握征税权。
《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1)1215年颁布了《大宪章》
(2)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上院由贵族组成
下院由骑士、平民代表组成
上院
下院
征税权掌握
在议会手中
②
结合英国确立的议会制度,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统治政策,说说英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13—17世纪英国议会传统
17世纪英国议会
君权神授
君主专制
议会和王权矛盾激化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国王厉行封建
专制统治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①英国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王权专制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导致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②根本原因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英国的法律与政治历史传统: 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议会掌握征税权。 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一定的历史条件。
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议会与王权的矛盾激化
苏格兰人民起义
1
根本原因
2
主要原因
3
直接原因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革命之源
二、革命的发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25年,查理一世继位。继续无视英国议会的传统,任意征税。议会反对,他便解散了议会。从1629年至1640年11年间,形成无议会统治的局面。
1637年7月,查理一世强令苏格兰接受英国国教,目的是把专制统治推行到苏格兰,引起苏格兰人民的愤怒。1638年苏格兰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发动了起义,并于1639年攻入英格兰北部。
为筹集资金镇压起义,1640年,查理一世重开议会。但议员们抨击国王的专权,查理一世派军对闯入了议会,挑起了内战。
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
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二、革命的发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过程
1.背景
3.颁布机构
4.内容
5.目的
(1)开始标志
(2)高潮
(3)军事独裁
(4)王党复辟
(5)结束标志
6.意义
三、《权利法案》
1.根本原因
3.历史意义
2.时间
二、革命过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过程
(1)开始标志
(2)高潮
(3)军事独裁
(4)王党复辟
(5)结束标志
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
——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根据议会设立的高等法庭的判决,查理一世以暴君、叛徒、杀人犯和人民公敌的罪名,于1649年1月30日被斩首。
否定了君权神授,标志着近千年英国封建制度的终结。
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统治(1653~1658)
克伦威尔在内战中为打败王军立下汗马功劳。内战后,他对外兼并苏格兰,远征爱尔兰,发动对荷兰战争。
1653年他驱散议会,自任“护国主”成为实际军事独裁者,凌驾于议会之上。革命虽然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制的统治。
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国内局势动荡不安,这给王党复辟提供了机会。
克伦威尔去逝后,国家权力落入一些相互争权的军官手中,不甘心失败的王党分子也开始活动,新的内战一触即发。
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恢复君主制的势力采取了妥协——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但要求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
1688年,“光荣革命”
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统治,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结束
8
---1688“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议会废黜詹姆土二世,迎请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思考:“光荣革命”中“光荣”二字的含义?
①形式:没有流血;
②结果: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议会
王权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封建势力
时间
1649
1660
1688
民主
专制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革命爆发
光荣革命
处死国王
建立共和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0—1688)
1653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1640
革命特点: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
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启示: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2)时间:
1689年
(3)颁布机构:
英国议会
(4)内容:
(5)目的:
(6)意义:
三、颁布《权利法案》——巩固革命成果
《权利法案》规定:
▲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许可,国王不得征收捐税;
▲未经议会许可,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
限制立法权
限制财政权
限制王位的继承权
限制对议会的控制权
限制军事权
言论自由权
立法权
征税权
——颁布《权利法案》
巩固革命成果
9
《权利法案》
议会定期召开
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
征税权属于议会
国民可以自由请愿
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
废除或停止法律执行
不经议会许可不得征收捐税
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
议会主权
限制
王权
确立议
会在国
家政治
生活中
最高地
位
形成了
君主立
宪制
确定了议会高
于王权的原则
(2)时间:
1689年
(3)颁布机构:
英国议会
(4)内容:
(5)目的:
(6)意义:
用法律形式限制王权
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三、颁布《权利法案》——巩固革命成果
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君权“神”授
国王的权力来自议会
革命前后英国政体的变化:
由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变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
资本主义社会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人治
法治
民主
专制
封建社会
《权利法案》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趋势?
当今除英国外,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日本
明仁天皇
以后再也不能任性了!
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王成了议会的国王”。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革命前
革命后
国王厉行专制随意解散议会
权利受到议会和法律的限制
人治
法治
专制
民主
《权利 法案》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欧洲其他一些国家资产阶
级新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政治体制即政治制度,简称“政体”,世界上只有两种政体,传统的君主政体和现代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又分为君主专制政体和君主立宪制政体,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君主是否拥有实权。
政治体制
君主制
共和制
政治组织形式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没有君主,没有国王
英国靠一点一点的改革改造了一个传统的政治体系,使传
统的外壳装进了全新的政治内容。民主政治可以在完全古
老的形式中,而且成为整个西方民主制的母体,这可以说
是英国最令人吃惊的创造,也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
君主立宪制既有继承了英国议会王权有限的政治传
统,又有创新,以法律的形式对王权进行了明确的
制约,确立议会高于王权的基本原则。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革命前
革命后
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受到封建势力阻碍
权力中心
国王
政治体制
封建君主专制
社会性质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被扫除
议会
资产阶级君主
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美国签署《独立宣言》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 ——马克思
1.对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2.对世界:对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重大胜利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揭开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序幕
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性 质
国内意义
国际意义
国际意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2.革命过程
(1)詹姆士一世时期
(2)英国法律和政治传统
(1)开始:
(2)高潮:
(3)查理一世时期
(3)转折:
(4)结束: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3.革命成果: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4.革命意义: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制
君权神授,强行征税
王权有限、王在法下
君主专制、无视议会
议会和王权矛盾激化
原因(一个根本原因):
过程(三个时间):
成果(一个文件):
意义(五个关键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
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640年,议会召开,革命开始
1649年,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
1688年,宫廷政变,革命结束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推翻了:
确立了:
扫清了:
推动了:
封建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的统治
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世界历史的进程
揭开了:
北美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议会与王权斗争导致英国革命发生,英国通过前期的内战和后期的妥协,终于埋葬了封建君主专制,初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获得了国家权力,并在英国创建了新的国家政治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也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为英国的政治民主和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化国家,为英国不断走向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强占了先机,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样的确立
的起来的?有何历史意义?给你带了哪些启示?
新制度的确立是循序渐进的,是一个长期曲折的斗争过程。
制度的创新既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立足本国国情,建立适合本国情的政治制度。
1.右图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民主制度。该制度与下列哪一历史文献直接相关?(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1787年联邦宪法》D.《民法典》
2.“在1689年的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正式结束了。”该岛国这一历史转折的实现是通过( )A.发表《独立宣言》 B.发动“光荣革命”
C.颁布《权利法案》 D.开展宪章运功
A
C
3.《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是指(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4.“17 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D
B
5.英国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逐渐把“王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这里的“王权”被关进了哪个“笼子”里?(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权利法案》
6.“在1689年的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正式结束了。”这个岛国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7.议会发布了一项文件,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文件保证了议会的官论自由,并规定除非得到议会同意,禁止在和平时期保留军队。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互信得到了保证。该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民法典》
D
A
A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也不能随意废除法律和停止法律的执行等。由此可知《权利法案》确立的原则是( )A.议会高于王权 B.人权和法治
C.三权分立 D.人文主义
8.【避免暴力的联合】1688年,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贵族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史称“光荣革命),以几乎不流血的方式,保存了英国革命的成果,此次“联合”( )A.出现了克伦威尔独裁 B.颁布了《人权宣言》C.走出了中世纪的蒙昧 D.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D
A
10.(2019·河南)15.詹姆斯·哈林顿曾提出:1640年开始的英国内战的原因是财产发生了转移,从贵族手里转移到“人民”手中了。因此无论内战的结局如何,权力最终一定要转移到“人民”手中(人民:仅指有产者)。据此可知,哈林顿的观点是( )A.政治权力维护财产权利 B.财产权利决定政治权力C.贵族转移了财产权利 D.“人民”掌握了政治权力
11.(2019·河南A卷)14.麦考莱在《英国史》中说,“对1688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赞颂乃是: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此后人们相信“影响宪政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政本身内部找到”。符合麦考莱观点的是( )A.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 B.工业革命是英国近代的最后一次革命C.《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D.1688年后英国没有对宪政进行任何改进
B
A
10.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指
A.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B.封建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C.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A
康熙皇帝
(1661~1722)在位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中英两国在最高权力的分配上有何不同?这对后来两国历史的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联系对比 思维拓展
《权利法案》: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
中国皇帝
英国国王
权限
拥有无限权力
权力来源于议会
与法律的关系
凌驾于法律之上
受到法律的制约
政治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对本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中国近代社会落后挨打
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英国崛起为世界大国奠定了基础
认识
确立先进的政治制度能够促进国家的迅速发展,我们要不断地进行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
比较今天中英两国
中国
英国
国体(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
政治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君主立宪制
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两党制
立法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议会
行政机关
国务院(总理)
内阁(首相)
国家元首
主席
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