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重点:了解东汉的建立的三要素
重点:掌握汉光武帝刘秀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影响
学习目标
01
02
03
04
01
02
重点:掌握外戚宦官专权的危害
02
03
03
重点:归纳黄巾起义的概况
难点:了解王朝兴衰的原因。
02
03
05
知识导入:猜猜我是谁?
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
我和景帝一直坚持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
我和我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我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我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但我后世帝王被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最终失去了政权
汉文帝
汉高祖
汉武帝
光武帝
公元前202年
西汉
(刘邦)
时间轴
公元25年
公元220年
东汉灭亡
魏国建立
西汉
公元9年
新
(王莽)
东汉
(刘秀)
东汉
光武中兴
黄巾起义
外戚宦官专权
新
光武帝刘秀
“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 ——毛泽东
一、光武中兴
(一)西汉灭亡:
1、时间:公元9世纪
2、原因:
(1)西汉后期,朝政腐败
(2)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
汉武帝
汉昭帝
汉废帝
汉宣帝
汉元帝
汉成帝
汉哀帝
汉平帝
汉孺子
王政君
封后
王莽入中枢
“大司马”
“安汉公”
摄皇帝
受禅称帝
王莽
易代和复古是西汉末年颇为流行的社会思潮,最终实现这两个要求的希望都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这就是外戚王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二)东汉建立:
(1)时间:公元25年
(2)建立者:刘秀(光武帝)
(3)都城:洛阳
洛阳
长安
光武帝刘秀
BC202年
9年
25年
西汉
新朝
东汉
(三)汉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1、背景:
根据材料一说说东汉初年,光武帝面临着怎样的社会局面?
材料三:“祸拏(ná)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 《后汉书·桓冯列传》
译文: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人们流离失所,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人民无不怨恨在心。
局面:社会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尖锐。
东汉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假如你是光武帝,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维护统治?
“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
2、措施:
问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课本说说光武帝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
材料二:“王莽时吏人没入为奴婢不应旧法者,皆免为庶人。”……(十二年)三月癸酉,诏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为庶(民)……(十三年)冬十二月甲寅,诏益州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民);……“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减轻农民负担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以“柔术”治天下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东汉收获渔猎画像砖
画面情境:以其滑稽、喜乐的形象,浓缩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下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强项令董宣》
董宣,东汉人,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奴白日杀人,匿公主家,吏不得逮。及公主出行,以奴为骖乘。宣候之,乃扣马,……即格杀之。公主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许棰,请自杀!”即以头撞楹流血满面。……帝笑,令强项令出,并赐钱三十万。
——出自 南朝 范晔《后汉书》
问题:根据《强项令董宣》的典故,光武帝对敢于冒犯皇亲国戚的小县令非但不罚,反而重用,说明了什么?
重用人才
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释放奴婢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省减刑罚,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减轻赋税
减轻刑罚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合并郡县
裁剪官员
2、措施:
以“柔术”治天下
2、措施:
{8EC20E35-A176-4012-BC5E-935CFFF8708E}经济
政治
民族关系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以“柔术”治天下
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监督官吏
惩处贪腐
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乌桓内迁,把鲜卑内迁,“鲜卑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缓和民族矛盾
3、影响:
根据材料三、四,说说光武帝采巩固统治的措施带来什么影响?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西汉末
6000万
东汉初
1000多万
57年(光武帝去世时)
2100万
105年
5300多万
材料三:东汉人口统计表
材料四:垦田倍多,境内丰给。
——《后汉书》卷七六《王景传》
吏称其官,民安其业。
——《后汉书·刑法志》
光武中兴的含义:一是使衰落的汉朝重新振兴;二是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三是天下出现兴盛局面。
据范晔《后汉书·郡国一》《后汉书·郡国五》编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5DA37D80-6434-44D0-A028-1B22A696006F}
背景
措施
影响
文景
之治
西汉建立,政局稳定,初步发展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三十税一)和徭役;“以德化民”,废除酷刑;提倡勤俭治国。
使西汉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光武
中兴
东汉初建,政权不稳,百废待兴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三十税一),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使东汉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对比
探究
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归纳两汉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和作用,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共同点: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都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生产;都减轻了农民负担,轻徭薄赋;都维护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等。
启示: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关注民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等。
4、启示: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一)东汉衰败:
光武帝为加强皇权,虽“置三公”却“事归阁台”。(即:削弱“三公”的权利,使所有权利集于皇帝一身,加强专制。)——《后汉书· 光武帝纪》
(1)皇帝年幼,太后主政重用亲戚,外戚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除掉外戚,宦官由此把持朝政。(直接原因)
(2)封建专制王权至高无上和皇位世袭(根本原因)
封建皇权的专制
皇位的世袭制
根源
皇帝年幼,无法主政
太后掌权,重用外戚
皇帝长大,依赖宦官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汉顺帝去世后,梁冀拥立汉冲帝,联合太尉李固等录尚书事。汉冲帝驾崩,拥立汉质帝。涉嫌毒杀汉质帝,另立汉桓帝刘志。专擅朝政,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大肆将官爵给予亲族。梁冀把持朝政二十年。在他掌权期间,立三帝,毒一帝。
跋扈将军
党锢之祸
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两次。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结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党人被残酷镇压。
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给东汉的统治带来了什么影响?
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
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2、影响:
三、黄巾起义
1、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流民流离失所(根本原因)
(2)自然灾害频发(直接原因)
2、领导者:张角
3、时间:184年
4、特点:
有组织、有准备
5、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太吉。
中考真题演练
1.(2020·山东青岛·6)“(公元 25 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 并定都于此。”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
A.西汉 B.东汉
C.蜀汉 D.后汉
2.(2020·湖北襄阳·11)“光武中兴”盛世局面的开创者是
A.诸葛亮 B.曹操
C.刘秀 D.赵匡胤
【B】
【C】
3.((2020·山东省临沂·4)毛泽东在《后汉书·光武帝记》批注中称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该皇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ān)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A.释放奴牌,缓和矛盾 B.监管官吏,惩处贪官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废除酷法,减轻刑罚
【D】
中考真题演练
4.(2020·广东省·5)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A.官僚机构腑肿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 D.外戚势力膨胀
5.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外戚权利的膨胀 B.宦官把持朝政
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王莽施政的危害
【D】
【D】
中考真题演练
建立
25年、刘秀(关武帝)、洛阳。
衰
兴
措施:课本64页①②③④⑤⑥
黄巾起义
时间:东汉中期后
东汉的兴衰
瓦解了东汉政权。
光武中兴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影响: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