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业
一、填空題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__________产业,是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
2.长江沿线形成了以__________、南京、__________、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__________发达地带。
3. __________地区集中了我国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4.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__________基础上的新兴产业。
5.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__________。
6.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__________,呈现出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二、选择题
7.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重工业的是
A.采矿业 B.纺织业 C.食品工业 D.家用电器制造业
8.下列城市属于长江沿江经济发达地带的中心城市是
A.上海、济南 B.南京、武汉 C.重庆、成都 D.南昌、杭州
9.下列地区位于我国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的是
A.辽中南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陇海铁路沿线
10.鞍山一本溪作为国家重工业骨干的工业部门是
A.采矿业
B.钢铁工业
C.机械工业
D.造船工业
11.下列城市位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沿海开发区的是
A.大连、青岛、广州、沈阳
B.苏州、桂林、西安、上海
C.吉林、郑州、深圳、珠海
D.海口、重庆、南京、杭州
12.影响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因素中,差异最显著的是
A.矿产原料
B.交通运输
C.消费市场
D.劳动力资源
13.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品更新换代快
B.从业人员大部分是科技人员
C.劳动力密集
D.销售收入大部分用于研究和开发
14.我国继中关村之后在上海建设多媒体谷,最主要的优势是
A.劳动力密集
B.环境优美
C.交通发达
D.知识密集,高技术人才集中
3486150174625三、综合题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阴影表示的工业带名称为__________。
(2)图中,辽中南工业区的数码代号为________。
(3)图中字母表示的工业枢纽中,表示唐山的字母
是__________。
(4)全国最大的工业区是__________,在图上的数
码为__________,该区发展工业的优势主要有:
A.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
B.运输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C.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D.科技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E.人口与劳动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区发展工业不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图是“黄河中下游某城市平面图”,回答问题。
101790557785
①纺织厂 ②时装厂 ③包装厂 ④食品加工厂 ⑤大型机械厂
⑥矿山机械厂 ⑦冶炼厂 ⑧大型化工厂 ⑨火力发电厂
(1)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计划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处建大型飞机场。应选在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划在E、F、H三地中选择一处建高科技工业区,应选在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⑨工业基地中有一处布局明显不合理,图中数码代号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加入WTO后,该城市抓住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原有工业部门中的__________工业。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主导?2.上海?武汉 沿江经济?3.沿海?4.新的科学技术?5.北京中关村 6.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
二、选择题
7.A?8.B?9.B?10.B?11.A?12.A?13.C?14.D
三、综合题
15.(1)东部沿海工业带 (2)①? (3)D? (4)沪宁杭 ?④?A:腹地宽广,为我国沿海南北海运中点,长江入海口,长江流域广大地区以这里作为进出海洋的门户?B:京沪、沪杭线在这里交汇,为海运中点和长江入海处,在海陆交通和长江航运方面具有枢纽地位,国内外联系便捷?C:地势低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河网密布,地处沿海,便于运输?D:教育较发达,科技力量雄厚?E: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好,人们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观念和经济活动能力。不利的自然条件:缺乏矿产和能源资源
16.(1)A? 地形开阔,远离高层建筑,交通发达,离市区不太远等(2)H 接近科技文化城,环境洁净优美?(3)⑧ 化工厂产生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不宜建在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地带和河流上游 (4)纺织工业、时装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