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时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1-11-23 15:2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时间: 2011年 9 月 19 日 授课时数: 第 3 课时
课 题: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能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说明技术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
(2)了解技术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3)理解技术的内涵是随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展深化的,能举例说明技术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4)理解什么是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5)认识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先举例,然后由学生自主探讨周围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发明以及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引起学生对学习技术课的兴趣,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观察生活的能力。
(2)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某些技术产生、发展的案例,理解技术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3)列举近代工业技术发展历史,从而理解技术的内涵。
(4)由学生对比举例,发现生活中符合以及违反技术自然和社会属性的事例,从而更好的理解技术的两个属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展现技术是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状态,提高学生学习技术课的兴趣。
(2)通过让学生自主的发现生活中的小困难,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技术的产生
教学难点:技术的内涵;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教学器材: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进解、演示、讨论
教学过程:
回顾上节课内容:技术的产生和技术的内涵,
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事例1、澳大利亚兔子的启示
1859年,当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夫为了打猎而从外国弄来几只兔子后,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爆发了。兔子是出了名的快速繁殖者,在澳大利亚它没有天敌,由于数量不断翻番,它很快就开始毁坏庄稼。到1880年,它们到达新南威尔士,开始影响南澳地区的牧羊业。人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灭兔行动,但收效甚微。……
技术要遵循自然规律,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是技术的自然属性。
事例2、一项立体农业生态工程(课本5页)
符合自然规律的做法 原 因
种植果树 落花、落枝、落叶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
种植豆科植物 固氮作用,增加土壤的含氮量。
树木植被的形成 改善近地表层的小气候,缩小昼夜温差,增加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提高干旱土壤养料的利用。
事例3、“永动机”梦想的破灭(课本6页)
违反自然规律(科学定律)的做法 原 因
没有本钱的能量 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直接从大气或海洋中吸收热量使之完全转变成机械能 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事例2:
原因:同学们在物理学的学习中都研究过,“永动机”违反自然规律,在这里,我们说它不具备技术的自然属性!那么同学们还能举出违反技术自然属性的例子吗?下面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古代的炼金术士试图用化学的方法把其他的物质转化为黄金,这是违反科学原理的,还有寻求长生药的炼丹士!
前段时间有人宣称他有把水变成油的技术,这也是违反自然属性的!
……
通过理解技术的自然属性可以在生活中辨别那些骗人的伪科学。
什么叫自然属性:技术是对客观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就是技术的自然属性。
同学们再举出一些合理利用自然规律,符合自然属性的技术事例。
学生分组讨论
1、利用植物生长规律和自然环境条件,建立立体生态农业体系。
2、利用太阳能发电,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利用万有引力使卫星能围绕地球运动。
……
(投放黄河奔腾、蝗虫飞舞、农田干旱的图片资料)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们的国家一直承受着各种自然灾难,黄河泛滥改道,有些地方被称做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闹蝗灾,农田颗粒无收;干旱更是困扰着靠天吃饭的中国农民。然而这一切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有了巨大改变。
投放黄河水利工程、丰收农田、农田灌溉系统图片
同学们分析下,为什么解放前后我们国家有如此巨大变化呢?
学生讨论
1、我们科学技术发展了,可以有办法阻止灾害发生。
2、人民是国家主人,自然灾害受到高度关注。
3、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轻自然灾害的愿望很迫切。
……
解放前人们也期望好的生活,为什么这些问题无法解决呢?
1、以前科学水平达不到!
2、旧社会十分腐败,灾害得不到关注。
从这个巨大的反差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并且,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由人掌握、控制和使用的。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属性。
同学们还能举出体现技术社会属性的技术案例吗?
(学生讨论)
1、人体器官移植技术,可以延续病人生命。
这种技术在科技水平达到后才出现,虽然病人一直都需要,但这是在以前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的。
2、建立三峡水电站。
这即可以满足人们用电需要,还能减轻长江的水涝灾害,满足了社会的要求。
任何的技术都是同时具备这两个属性,缺一不可!也就是说任何技术既要符合自然规律,又要满足社会需要,还要受到社会条件制约!
课后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