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时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1-11-23 15:2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时间: 2011年 10 月 10 日 授课时数: 第 6 课时
课 题: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技术应用的双刃剑作用,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了解不同技术应用的两面性,提高明辨是非、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正确认识技术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技术应用问题的分析、参与和决策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技术应用的双刃剑作用,可持续发展观的观念是本节的重点,因为较难理解,也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引入:看一段flash动画“一节电池的作用”(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
师:这段动画给了你什么启示?
生:电池的应用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应当保护环境…………
师:对,其它技术的应用也是这样,在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讨论的问题——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师:技术本身没有正、负之分,是它在应用的时候,在给人类带来财富,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这就是技术应用的两面性。那么我们如何正确认识技术应用的两面性呢?
二、合作探究
(一)技术应用推动社会的发展
1、展示几组图片:(让学生先直观感受技术应用的正面作用)
漂亮的服饰、多彩的食物、繁简不一的古今住房、变化迅速的交通工具、太阳能发电站、“神六”的发射和人造卫星。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
师:是什么带来的这些变化?
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师: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航天航空无不包括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技术的不断发明与应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学生阅读教材案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师:请同学们思考: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生:
师:对。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网络社会。同学们知道,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非常方便快捷而且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生: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谈谈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哪些帮助?
3、学生讨论回答:
(网上学习、娱乐、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更好的办法…………)
4、教师总结强化技术应用的正面作用:
师:其实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帮助越来越多,可以说它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技术化的社会里,正是由于这些层出不穷的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由于种种原因,同时也可能给人类带来隐患、危机甚至灾难。
(二)技术应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1、展示几组图片:(让学生先直观感受技术应用带来的灾难)
被污染的天空、河水,鱼儿死掉,森林干枯
师生同感: 天空不再蔚蓝,
河水不再清澈,
鱼儿不再畅游,
森林不再茂盛。
师:同学们,是什么带来的这些灾难?
生:
师:对,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是它带来的这些灾难。
师:刚才我们讨论了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帮助。那么,互联网又会给人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呢?它有没有给你带来过困惑?你身边的人有没有深受其害的?
2、学生讨论:
问题一: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中学生)
生:
师: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对我们中学生,同学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我们的自制力还比较差,所以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举身边的一些有关互联网给中学生带来危害的实例,以触动学生的心灵)。下面看另一种技术的应用:
师:同学们用过电池吗?
生:用过。
师:在座的各位同学可能都用过电池,电池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给人类提供动力和发明,但它又会给人类带来多少多大的危害,同学们能知道多少?
问题二:电池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对电池的危害一般人了解不多,教师直接给出,请一位同学读。
电池内部的汞、铅、镉、锰等重金属和酸碱等泄露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汞:牙齿松动、毛发脱落、手指抖动、神经错乱
铅:头昏眼花、失眠、麻痹神经系统、刺激呼吸道等
镉:肺气肿、肾病、蛋白尿等
一粒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 一个人一生吃不完
一节一号电池使一立方米左右的土壤无法利用
填埋废旧电池污染水体和土壤
焚烧废旧电池,造成大气污染
废旧电池进入堆肥,使堆肥质量下降 ………………
师:既然同学们都用过电池,那么你用过的废旧电池放在了哪里?
生:
师:有的同学养成了好习惯,将垃圾放在垃圾箱,那么废旧电池放在垃圾箱好不好?
生:。
师: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加拿大留学上海的学生在回加拿大的时候,海关有员检查他的行李,发现他带了两包废旧电池,于是问他,他说:“我在上海生活这么长时间,没有看到哪个地方回收废旧电池,所以我只好把它带回我们老家——加拿大。”这个真实的故事难道不应该令我们所有的中国人深思吗?……
师:同学们,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技术应用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它已经导致了全球化的生态危机。
问题三:全球化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生:
师:全球化生态危机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确定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无锡市饮水危机事件同学们都知道了,原因:工厂排污措施的不当、去年又是个暖冬、5月24日又下了一场PH值为6.8的酸雨,这一切都为蓝藻的疯长提供了条件,致使太湖里的水受到极度污染,进而污染到无锡市的地下水体。同学们说,这应该是天灾还应该是人祸呢?
生:
师:对。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精心呵护我们的地球。否则,受伤害的将会是谁呢?
生:
三、提升拓展
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正反两方面的讨论分析,同学们知道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我们既不能盲目崇拜技术,也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克服技术应用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造福于人类。
教学反思:
本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了同学们探究知识的热情,课堂气氛活泼有序。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当导演,学生做演员的教学理念。列举的案例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很容易将这些体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动画、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