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导——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文档属性

名称 记叙文写作指导——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3 15:4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一 记叙文写作指导
-----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云南云南禄丰三中 李孝文
【学习目标】:
1、学习准确表达自己的心灵感悟的方法
2、培养对生活的感激之情和敏锐的感受力
3、体味人间真情,珍惜幸福生活。
4、做生活有心人,克服被动写作,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作文写作回归到写真人真事上。
【学习重点】:
1、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2、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学习设想】:
本单元是全套书的第一单元,目的就是培养对生活的敏感,作文时要尽量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提取曾经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方法指导】:
  同学们之所以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是因为缺少对生活的敏感。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一种发现美的眼光。我们除了要对生活敏感外,还应该有一颗对生活感恩的心。可能是因为我们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已经司空见惯了,所以,我们会忽略例如一个感人的生活场景、一句真情的话、一个善意的微笑之类的能够触动我们心灵的细节。
  那么,怎样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第一、发掘感动点——抓住细节。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寻找材料,要特别留意,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曾使你的心灵受到了触动,要把它发掘出来。在发掘感动点时,要注意抓住细节,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
  第二、提炼素材——发掘主题,深化意蕴。要善于从触动你心灵的人和事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它为什么触动你?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一定要把这些感悟写出来。
  第三、整理思路——按照要求,完成文章,本单元,所进行的是记叙文的训练,根据以上你所提炼的主题,按记叙文要求,注意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形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
【学习步骤】:
1、学习 课本“心灵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相关材料。收集相关素材。
2、回忆初中所学的课文《背影》你认为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的最好,哪些地方写的最动情?
3、就课文后的练习,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进行思考和交流,谈谈选择的理由,以便互相启发。
4、范文引路
手 帕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镍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父 亲
黄方国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地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声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 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三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待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时百感交集。
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过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能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乞谅和深情致敬啊!
4、阅读以上两篇文章,谈谈两文是如何写出触动人的心灵的人和事的。
5、话题探讨:
你能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能说说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是哪天吗?
随着我们对生活认识的提高,我们慢慢读懂了世上各种各样的情感。当我们第一次看到妈妈的白发、爸爸蹒跚的脚步时,我们读出了父母之爱的伟大;当我们在朋友的搀扶下共度难关的时候,我们读出了友谊的珍贵;当我们走在家乡的羊肠小道上的时候,我们读出了乡情的刻骨铭心。
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可以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古往今来,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曾被多少常人惦念。亲情到底有多高多厚,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当今物欲横流,亲情的博大和温馨又是何等的重要。
那么,你生活中感受到过哪些亲情?
【写作练习】
一.命题及要求
  以下两个命题请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1、有一棵树,春天我们倚着她幻想,夏天我们倚着她繁茂,秋天我们倚着她成熟,冬天我们倚着她沉思,这棵树就是——爸爸和妈妈。
  人生履历中,伟人、大事固然可感,但日常生活里,令我们感动最多的往往是我们的父母亲人,观察最多的也往往是一些凡人小事,所谓“一滴水里看世界”“细微之处见精神”。一个生动的场景,一句真情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也是生活美、人性美的表现,也会折射出生活的真谛,。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回想一下,你最受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
  请围绕上述问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800字。
  2、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淡忘了,而某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却记得很清楚;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记不清了,而作品中的某个细节,或语言、或动作、或某个人物的肖像却记得很清楚。生活中令人难忘的细节的确很多。
  请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二、写作要求:
(1)事要真。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而真实的事情不仅仅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它还包括作者的所想,只要符合“四此”——此时、此地、此人、能为此事,就可以视为“真”。
(2)情要真。要抒发有真切体验的情感,只有高尚的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只有自己先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
(3)通过细节描写,加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方法参考
方法1:细化动作、延长过程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做动态展示,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
方法2:运用修辞,画其神韵巧妙的运用修辞,即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方法3:细节描写要个性化,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