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兰亭集序》梳理复习 课件(1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二《兰亭集序》梳理复习 课件(13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4 22:0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
必修2——《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 魏晋 ]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答案
本篇文化常识
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3.禊,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4.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兰亭集序》
(1)悟言一室之内  通________, _______
《赤壁赋》
(2)举酒属客 通________, __________
(3)冯虚御风 通________, _____
《游褒禅山记》
(4)长乐王回深父 通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晤”
面对面
“嘱”
劝人饮酒
“凭”

“甫”
古代男子名字后加的美称
2.解释下列句中加颜色的实词
《兰亭集序》
(1)列坐其次:______
(2)足以极视听之娱:______
(3)信可乐也:_____
(4)向之所欣:____________

答案
旁边 
乐趣
实在
以前,过去
3.解释下列加颜色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兰亭集序》
(1)是日也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判断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常指“文化”“文人”。
答案
代词,这。
代词,这次集会的诗文。
4.解释下列多义词
《兰亭集序》
引以为流觞曲水
将军夜引弓

一觞一咏
俯仰一世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答案
引导

数量词,一些
数词,一
动词,把……看作一样
答案
动词,面对、迎
动词,面对,引申为阅读
动词,从高处往低处看
副词,将要
情趣
达到
招致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居高临下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5.指出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兰亭集序》
(1)群贤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长咸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映带左右:__________________
(4)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___
(5)引以为流觞曲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形容词作名词,贤才。
形容词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名词作动词,围绕。
名词作动词,饮酒。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都作动词用,“一”,把……
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答案
介词,对
介词,在
介词,被
介词,从
介词,引出处所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其欣于所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喻之于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之盛”,定语后置句
“之大”“之盛”,定语后置句 
“于所遇”,介宾短语后置句 
“于怀”,介宾短语后置句
答案
1.群贤毕至,__________。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映带左右。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少长咸集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齐彭殇为妄作
答案